魏惠王篇(14)(1/4)
中原第一次大战
魏惠王伐邯郸,眼见大功即将告成。
然,天有不测风云。
齐国,这根搅屎棍插手,又不按常理出牌,兵围大梁。魏、赵之争,演变成齐、魏、赵三国相争。
很快,魏惠王又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宋、卫两国,组成联军,加入齐国,攻伐魏国襄陵。
宋国和魏国一直都有领土纠纷,宋国加入齐国伐魏,魏惠王还能理解。
可,卫国为啥也加入了伐魏的阵营呢?
魏惠王一边骂卫成侯小人一枚,另一边悔恨自己看错了人。魏惠王帮卫国击退赵军,收复失地,又出兵攻入赵国腹地,替他雪耻。卫成侯不感念魏国的恩情,竟然反过来加入齐国,攻伐襄陵,简直是太不要脸。
当然呢?对于卫成侯而言,这叫识时务。
一个人倒霉了,所有的倒霉事,都会主动找上你。
魏惠王没想到帮助卫国,征伐赵国,不只是齐、宋、卫联军,还有楚国、秦国。
楚国和秦国又是如何加入伐魏的大营呢?
先来说说楚国,这个老牌,又在春秋时称王的诸侯国。
楚国趁着魏国主力,在伐邯郸。又见齐、宋、卫联合伐魏。楚国不愿错过揍魏国的机会,当机立断,也以救赵的名义,对魏国不宣而战。
魏惠王得知这个消息,大骂不已,说楚宣王太不要脸。
那么,魏惠王为什么会这样生气呢?
现在就来介绍一下,缔造楚国宣威盛世之一的楚宣王。
公元前370年,楚肃王甍逝无子,楚宣王继位。
楚宣王继位后,见魏国不好打,也不敢惹。于是,战略目光调整,不再往北进兵,盯上了西边的巴、黔等地。
魏惠王和楚宣王的关系,时而和睦,时而开战。总体上来说,楚、魏两国是和平多余战争。
魏国伐赵,关楚国什么事。楚国竟然趁着魏国不宣而战,你是魏惠王气不气。
当然呢?魏惠王忘了,大梁这个地方,曾经是楚国中原的重镇。
这个地方是楚国的耻辱,楚国君臣从没有忘记收复失地。
楚宣王见魏国主力伐赵,齐国参战助赵伐魏,宋、卫诸侯组成联军,攻伐魏国襄陵。楚宣王见魏惠王被诸侯攻伐,当然要痛打落水狗。
此时,不伐魏,更待何时。
于是,就在齐国出兵助赵击魏的同时,楚宣王拜景舍为将,以救赵的名义,攻伐魏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