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篇(9)(1/2)
三家灭知
水攻,是个好计策。但,挖土作业,是个复杂的工程。
那时候,没有挖掘机,这类武器。只能靠人力挖掘。
工作量的强度是很大的。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很难。
否则,水患,威胁了上千年,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如果你认为只是挥动锄头,挖挖土,刨一条沟,然后放水就行了。
你这样想,那就错了。
说明,你根本不知道,水利工程有多复杂。
沟渠挖得不深,相关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水患就会殃及自身。
伯瑶提供理论依据,也指导挖土作业。但,挖土、运土、搬石、伐木,这些脏活、累活,他才不去凑热闹。
在伯瑶眼中,他是靠脑力吃饭,不是靠体力挣钱的人。
再说呢?他是三家联军的老大,怎么能去干这种活。
于是,这种挖土作业的事,交给了韩、魏两家。
韩、魏也不想打赵氏,接受了这份挖土作业。
伯瑶掘汾河提,水灌晋阳城。
看着水势上涨,渐渐漫过晋阳城头。
伯瑶大喜,“赵氏,完了。”
知氏家臣皆说,“恭喜家主。”
伯瑶轻笑说,“谁能想到,叱咤风云的赵氏,竟然被水给灭了。我没想到,水,可以覆灭一家之姓啊!”
就在伯瑶高兴地同时,魏、韩两家,吓得不轻。
韩康子用眼神看了魏恒子一眼,似乎再问,“他说这句话是啥意思。难不成,他想用水,灭了我们。”
魏恒子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回答,“看样子,他是想用亡赵氏的办法,亡了我们啊!赵氏完了,我们也危险了。”
为什么韩、魏两家听到伯瑶这句‘以水亡赵’,他们会感到害怕呢?
因为古人设城,有很多特点。沿河设城,也是其中之一。
赵氏的晋阳,沿汾河设城。魏氏的安邑,韩氏的平阳,也是沿河设城。
伯瑶说用水灭赵氏。那么,以后也可以用水灭韩、魏。
韩、魏听了,岂能不害怕。
韩、魏两家走后,知氏家臣郗疵见两家宗主不对劲,又撞见他们和赵氏家臣,心中起疑,建议说:“家主,我们要提防韩、魏。”
伯瑶见家臣太过小题大做,轻蔑说:“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有什么好提防的。”
郗疵提醒说:“赵氏即将覆灭,我没看见韩、魏两家,很高兴的样子。我们要提防韩、魏,临阵倒戈。”
伯瑶完全没拿韩、魏两家当回事,“他们敢这么做,赵氏,就是他们的下场。”
郗疵见家主不信自己,还要喊韩、魏对质,只能连夜逃跑,去了齐国避难。
临走前,郗疵说了一句:竖子不听我之言,知氏早晚会败在他手中。
知果也发现了韩、魏不对劲,喊伯瑶提防。
伯瑶不听,依旧不理睬。
伯瑶盲目自信,最终踏进了鬼门关。他也错过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韩、魏两家宗主,看着晋阳城危在旦夕,他们的担忧,不弱与赵氏。赵氏完了,韩、魏两家,也会跟着完了。韩、魏两家也知道,保住赵氏,就等于保住韩、魏。
韩康子想起伯瑶说的那些话,还有曾经欺负他的日子,压低声音说,“我们要不联合赵氏,灭了知氏。”
魏恒子也受到伯瑶的羞辱,赞同说,“知氏嚣张跋扈,亡了赵氏,定会亡了我们。趁着赵氏还有可战之力,我们联合起来,讨伐知氏。”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倒戈,攻伐知氏。
很快有个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怎样才能把两家的心思,传给赵毋恤?
就在这时,家臣来说,“家主,赵氏来人了。”
张孟谈不愧是能说会道之人,几句话下来,切中了厉害。
韩、魏两家,稍微停顿少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