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篇(4)(2/2)
话说,天下诸侯,为了避免王室子弟因争夺王位,自相残杀。
周公制定了嫡长子、嫡长孙继承制。
久而久之,这套礼制,影响诸侯深远,也成为了诸侯奉行的准则。
然,嬴姓赵氏一族,出身差了点,也被诸侯看不起。为了让嬴姓赵氏,在乱世之中延续血脉。于是,嬴姓赵氏有一套自己的继承制,那就是选择守得住江山的人,这就是立贤。
所以,赵氏一族,不是说你是嫡长子就能继承宗主之位,还要贤能、善战。
转眼间,日落月升。
赵简子见几个儿子灰头土面的回来,便已经猜到了结果。
又过了一段时间,赵简子见赵毋恤最后一个回来,问:“我藏的黄金,你们谁找到了。”
世子伯鲁摇头说:“孩儿,没找到。”
其他诸子也说:“没有找到。”
赵简子见赵毋恤没有说话,问,“你找到了吗?”
赵毋恤说,“孩儿找到了。”
“黄金,在何处。”
赵毋恤在常山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赵简子藏的黄金。但他下山的时候,碰巧太阳落山,阳光映衬下,代国一片金光闪闪。
赵毋恤看着美丽的景色,流连忘返。
因为他读书多,陷入沉思,再加上悟性高,很快有了一个答案。
赵简子所说的黄金,不是真正的黄金,而是指代国的疆土。
赵毋恤想明白了赵简子的用意,这才下山。
赵毋恤将自己看到的黄金说了出来,“以常山之险,可攻代。代国就是父亲想要的黄金。”
赵简子没想到这个儿子,能够知道自己的宏图志向,彻底下了决心,大笑:“你已经找到了黄金。按照约定,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世子。”
“我是世子?”赵毋恤闻言,瞪大眼睛,很久没有回过神来。
赵简子对着家臣和诸子说:“从现在起,毋恤就是我的世子。”
家臣不敢违背赵简子的意愿,齐声说:“恭贺世子。”
伯鲁硬件实力不错,软件差点,悟性比不过赵毋恤。自己不争气,也不敢有怨言,也说:“恭喜弟弟,成为世子。”
其他诸子见老大都点头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赵毋恤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竟然成为世子。
从此,赵简子一心一意培养赵毋恤。
无论是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让这个儿子参与。
赵毋恤也能干,很快就适应了这些事。
有时,还能给赵简子提意见。
面对命运之神的青睐,赵毋恤没有桀骜不逊,反而更加谦恭,对赵简子、家臣尊敬有加。
赵简子见儿子长得不好看,身份卑微,却没想到他的文治和武德不弱自己,倍感高兴。
赵简子后继有人,别提多么高兴。
这一刻,赵毋恤才相信那个疯老头说的话,是真的。
多读书,读好书,会令他成为赵氏的一家之主。”
春秋冬来,又过了几年。
赵简子年龄大了,身体恶化,每况愈下。
赵简子临死前,将诸子和家臣喊到塌前,交代后事,“我死后,毋恤,就是赵氏的宗主。振兴家族的使命,我就交给你了。”
赵毋恤含泪说,“父亲之言,孩儿不敢忘。”
赵简子看着几个儿子,担心自己走后,家族陷入内斗,叮嘱说,“赵氏一族存活至今,实属不易。你们几个要相互团结,相互扶持。你们不能同室操戈。”
诸子齐声说,“孩儿谨记。”
赵简子看着家臣说,“我走后,你们要辅佐新的家主,扬我赵氏威名。”
家臣齐声说:“喏。”
赵简子交代完后世,单独留下赵毋恤,问:“你打算如何兼并代国,扩我赵氏疆域。”
赵毋恤说:“以常山为根基,兵伐代郡。”
赵简子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又问,“我们为何要拿下代郡。”
赵毋恤说了两个理由:1、扩疆,为赵氏开拓生存的空间。2、代郡盛产良马。”
赵简子见儿子看得远,又说,“代郡之兵,善战。用武力强攻,胜了,也会元气大伤。我们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代郡。”
赵毋恤见其父这么说,想必早就有主意,虚心求教,“请,父亲示下。”
“我死后,以会葬的名义,会见代君。代君是你的姐夫,定会前来送葬。剩下的事,我就不用说了吧!”赵简子又多说了几句,遣退赵毋恤,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死神最终还是来临了,赵简子叱咤风云一生,总算走完了他的人生。
赵简子死后,赵毋恤继承家主之位,成为赵氏新的领袖。
那么,赵氏一族,在赵毋恤的带领下,将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