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0105(4/4)
除了位于辽宁一带的地方,北京、河北等地你要说苦寒,那地方的人肯定也是不依的。
关键是,燕国临海。
光是渤海一带的海产品,处理好后送往内陆,就是一大笔进项。
赵馨直接按照地图,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对比古今现状,然后将那些地方在现代的发展规划直接套用在了如今的燕国土地上。
各种基础设施在那些地方快速铺建,这些年积累下来的高产作物种子也已经送了过去。
两年时间过去,已经卓有成效。
虽然比不上北京是首都时候的繁荣,但当地百姓也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
魏国百姓坐拥土地,已经非常高兴。
又得知秦国要帮助他们发展,更是喜不自禁,一个个翘首以盼。
这样的情况看呆了齐楚二国,一些嗅觉敏锐的,已经从中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与秦国的交锋,绝对不能失败。
一旦失败,他们都将如其他国家的贵族一般,再无翻身之地。
只是高层与百姓的需求向来不共通,这也直接导致了二者想法不同,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做出的反应也截然相反。
比如面对秦国的攻打,两国统治阶层战战兢兢,百姓却一边反抗,一边又忍不住心生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士兵的战斗力,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忽视百姓,所以尽管对百姓的力量满怀戒备,贵族的傲慢却让他们并未因此多做什么。
楚国清醒一些,想要与齐国联合。
唇亡齿寒,一旦楚国灭亡,齐国必然受到秦国的攻击。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曾发生。
只是当时秦国派人过去挑拨,让齐国笃信秦国攻打楚国与齐国毫无关系,最后被秦国分而化之,逐步将两国国土纳入囊中。
齐国高层很蠢,这毋庸置疑。
但之前秦国发起的“打贵族,分田产”还是让他们生出了一点点的戒备。
于是面对楚国的联合邀请,齐国也变得摇摆不定起来。
嬴政却并未如前世一般,派人前去挑拨。
而是,征召了更多士兵。
今时不同往日,前世秦国打下其他国家后根本来不及消化大片土地与百姓,这直接导致灭国战争中的主力一直都是老秦人。
但这辈子有赵馨从旁辅助,新增的土地与百姓都很好地融入了秦国。
也即是,秦国如今可以征召的士兵,是嬴政前世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