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0092(3/3)
赵馨笑了笑:“这些孩子倒是认真。”
卫逊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是下官无能,手中没多少钱财不说,还得留下给家人花用,没办法给孩子们买下纸笔。”
虽然普通纸笔价格不算贵,但要他供应这么多孩子,还是困难。
但要让孩子的家长供应,就更不可能了。
纸笔价格不贵,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
赵馨倒没有多说,反倒开口道:“你何不做一个沙盘?直接用木头做一个托盘,里面装满沙子,岂不比蹲在地上或者趴在地上更好?这些孩子的家人既然愿意让他们跟着你学认字,显然也是有点儿其他想法的,你何不直接让他们自己打一副桌椅?”
中国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国家没办法负担所有孩子在读书上的开销,乡镇学校又无人捐赠,所以一般都是让孩子自己带读书的桌椅。
一个人买几十套桌椅当然贵,可一家人一套就不算负担了。
这个时候的木材,又不贵。
何况小农经济,不说家家户户,一个村子里面至少也是有一个木匠的,手艺不一定多出众,寻常桌椅却不是问题,
卫逊双眸发亮,赶紧拱手道谢。
赵馨并不在意,而是让卫逊带着自己去看苜蓿。
苜蓿虽然是牧草,但也算豆科,种植在土里对土地增肥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之前卫逊就发现在荒地上种植苜蓿,两三年就能让荒地变良田。
他当时还说,可以在整个秦国种上苜蓿。
虽然夸张,但这个想法还是很不错的。
卫逊赶紧让人叫了一个读书人过来带孩子,自己则带着赵馨去看了那些苜蓿。
如卫逊所言,长势良好。
赵馨蹲下抓了把土起来,土质确实比旁边每种苜蓿的土壤颜色要深一些。原本的土是浅黄色,一看就没啥肥力,但种了苜蓿的那些土壤已经变成了褐色。
“多留一点儿种子。”
“这是自然。”
从农庄离开之后,赵馨的脑子里一直想着那些孩子的身影。
她第一次带着嬴小政出来的时候,这附近的孩子别说是读书认字了,几乎都看不到他们的人影。
因为没有足够衣物蔽体,许多孩子都只能待在床上。
而现在,那些孩子不但都有了保暖的衣服,他们的家长甚至有了让孩子读书的想法。
饱暖之后才会思□□,显然农庄附近这些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已经可以做到温饱,甚至有了少许余钱,才能生出旁的心思。
原因很简单,因为吕不韦与嬴子楚带回来的种子。
农庄是第一个试验点,确认种子的种植办法后,第一批试种的百姓必然不会少了农庄附近这些经常接触的人。
所以他们的生活水平,在这短时间迅速提高了。
而从这些人身上,足可以窥见整个咸阳的生活水平,甚至是两三年后咸阳之外那些地方的百姓的生活水平。
赵馨忍不住思考,是不是可以开始培养属于秦国自己的人才了?
秦国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在统一后,有足够的管理人员,以及负责推广秦律政令的基层官员与小吏——
君不见,嬴政前世说是统一,但很多地方的管理人员其实还是各国本地人,下面的人阳奉阴违,对秦国消化地方非常不利。
但又没办法,谁让秦国之前不重视文教,国内没多少足够可用之人。
之前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没到,所以没办法发展教育。
但现在,生活水平到了啊。
赵馨正想着,下一个目的地就到了。
玻璃坊。
她下马车后,直接去了相里悟办公的地方。
相里悟得知她来,赶紧出来迎接,等人坐下后,他才笑着开口:“太后今日不来,下官许是也要进宫一趟。”
赵馨看向相里悟:“有事?”
相里悟点头:“是武器坊那边的事,下面的人采矿,将磁矿当做铁矿带了回来。下官想问,那些磁矿是否要全部做成司南?”
司南,也即是如今的指南针。
赵馨愣了下,惊喜地看向相里悟:“带回来了多少磁矿?”
磁铁,可以发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