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总动员令(1/4)
但是这三个政权是有区别的,果敢特区的民众基础是土生土长在缅甸的华裔果敢人,而另外两个特区则是少数民族,只不过领导集体却是华人和中国人。
而第二特区佤邦和第四特区又互有不同,第二特区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其中包括来自Z国的,而第四特区的领导人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现在的第四特区主席林继文就是中国海南人,现年刚过不惑之年。特区秘书长蒋耀隆是中国畹町人,曾在解放军中服役,后来出国参加缅共革命。如同这两位一样,其绝大多数领导人是从Z国出去的知青。
沈佩绂认为,在其他三个特区之中,最容易争取的是第四特区。
第四特区的前身是原缅共红极一时的“八一五”军区,一九bā • jiǔ年的时候,其领导人宣布脱离缅共,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目前拥有兵力五千余人。
第四特区严格来说是一个极为袖珍的弹丸之地,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总共才不到八万人而已。地理面积也是相对最小,控制区总面积只有接近五万平方公里,而且在外部环境上还处于夹缝之中。
第四特区的北部是强大的掸邦第二特区南部通道的起点,作为“和平民主民族阵线”中的小兄弟,第四特区只能配合和支持的第二特区的行动;南部与原大毒枭坤沙部很近,常常面临坤沙的压力;东面是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州;在西面归属于其势力的土地仅为三十余平方公里,其余全部为缅甸政府军控制。
由于这种外部形式,第四特区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使得他们不得不采取走钢丝的战术,平衡各方势力对自己的影响,其中的分寸与尺度的掌握均属不易。
与第二特区佤邦的关系是第四特区的重要方面之一,从实力与活动的空间上,他们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前者。佤邦联军在缅北奠定了霸主地位之后,包括果敢共和军在内,各家均是惧其三分,第四特区为了生存更是如此。双方在交界点曾有一些属地纠纷,不过后来已经基本解决。佤邦联军搞的军事演习,第四特区仍然派员参加。
第四特区在处理与缅甸政府的关系上,倒是极为巧妙,深得军政府的“支持”。
缅甸政府的实力人物对第四特区抱有较大兴趣,将其作为其所谓的“民族和解政策”运用的典型,曾多次进入第四特区考察、访问,维持着双方形式上的友好。
与政府的接触当中,第四特区一方面强调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承担属于自己份内的各种义务;另一方面却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比如在保留武装的问题上,而且多次婉拒政府派军警到其辖区共同管理的“好意”。林继文本人的私宅离国境线不到数米,万一有突发情况,跨界逃亡十分的方便。
第四特区区别于其他武装——尤其是果敢共和军——的最大特点是走经济发展路线,已经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追求。因此第四特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各支dú • lì武装当中,是相对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首府小孟拉,今日已是大楼平地而起,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粮食自给有余,财政收入大增。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于来自Z国的支持,例如农业。事实上,他们与Z国的经济合作十分的广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