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95太监到来(2/2)
1790年乾隆80大寿,那么刘汉很有可能在1787年被调回京师。
现在已经是1795年,刘汉感觉时间很是紧迫的。
“不知道圣上有什么话?”刘汉目光望向曹公公。
刘全是代表和珅、曹公公是代表乾隆,两个传话筒身份的人。
起初用固伦和孝监视着刘汉,现在改用一帮太监来监视。
刘汉并不反抗,没人监视自己、那么就到了逃跑的时候。
说白了这是满人的天下,汉人永远都是被提防的对象。
“奴才哪能传递什么圣意!
不过奴才听万岁爷经常说你,有能力!有本事!国之栋梁!
最近还说你做事情做得过于冒失,没有一个官样。
要多读一读圣贤之书,不能像个野蛮人一样蛮干事情。”曹公公说话很巧妙。
敲打!来自乾隆的敲打!这无疑证明刘汉是有功!
说话的艺术只有聪明人能够听得懂,讲究的是一套又一套。
乾隆担心刘汉骄傲自满,所以不能明着说话、要有人传话。
看似是夸赞刘汉,实际上是在打压刘汉、他始终在乾隆的手掌心。
“圣明不过圣天子!”刘汉总结一声,自己回去写奏折。
乾隆很喜欢地方大臣写奏折,不管是什么内容、反正每月都要有。
没有锦衣卫,却有着天下百官充当耳目,让乾隆稳坐龙椅。
一旦不上奏折、或者拍马屁了,那仕途就此结束。
乾隆是有着大智慧的人,他对帝皇之术的运用、乃众多皇帝中之最。
“最近开销大主要是扩大产业,我把新安县重新扩建一番、改名为海都。
前期的巨大投入,都是为了后面的巨大收获。
现在有公公们的支持,我们彼此的投入都会减少。
我准备汇聚天下商人、海外洋商,你说这有多少财富?”刘汉回到上个问题。
不借助这些人的财富,根本无法建造一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而海都要是无法建成的话,就无法让西洋人心服口服!
因为这个世界上,能有举国之力的国家、只有华夏!
老百姓是很愚昧与无知,但在大是大非上面、永远是一致。
“我们准备投个30万两白银!”曹公公竖起三个手指头。
“刘管家!我记得和大人最开始投入一千万两白银吧?”刘汉询问道。
“是呀!原本我以为太多了、太浪费,没想到是太少了!”刘全看着刘汉的眼神,立刻懂得了。
“一千万两?”曹公公感觉无法呼吸。
刘汉与刘全对笑着,太监们明显诚意不够、30万两白银是打发乞丐。
曹公公心里估算起来,一千万白银的大工程、那该有多大的利润呀!
“刘总管!三日!三日内!奴才必有答复!”曹公公知道自己要凑及百万白银才行。
宫里那些有银子花不出的太监,都可以把银子支援过来。
数万的太监一人100两都能搞个百万白银,所以难度不是很大。
刘汉看着激动的曹公公,内心知道自己已经搭上了太监这条线。
有了利益的绑定,他们是会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
那帮死太监生活在紫禁城,钱留在身边只能发烂、不如投入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