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火葬场)给国师以国殇(2/2)
或许是这次找的医师医术不错,也可能是休息了的缘故,沈折枝的身体逐渐好转,提出了继续赶路的事情。
季景之见沈折枝确实不想继续待在医馆里,便遂了他的愿,开始慢慢朝着边境而去。
图中经过有较繁华的城镇,发现居民皆是着素衣,家家挂白幡,镇口还烧着纸钱,纸灰落了一堆,应当是一直未曾间断地在烧着。
市镇景象消失在眼前,沈折枝拉下车帘,不再看着窗外。
“这些人怎的都穿着白衣,还家家挂白布,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蹲在药炉前的少年见沈折枝拉下了车帘,没了风景可看,便自己拉开一角看着,车外的光明明灭灭照进车厢,时不时照在沈折枝肌肤上,泛出一片莹润的光。
沈折枝摇头,微侧着头,姿态懒散,道:“不知。”
少年便又转头去问赶车的马车夫。
马车夫也道“不知”。
少年正准备扯着嗓子去问跟在后面的侍卫,被季景之止住了。
“孙厚,莫胡闹。”
季景之觉得有些头疼。
孙厚是跟着从京都来接应他的人一起来的,原本他是让府里的老医师跟着一起来,结果老医师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折腾,便派了他徒弟,也就是孙厚过来。
只是这人也太能闹腾了些。
沈折枝觉着孙厚活灵活现怪机灵的,他却只觉得这人上蹿下跳,没一刻安生。
“哦。”
被称作孙厚的少年垂下头来,手上翻搅着药炉下的柴火,应了声。
他面上看着老实,心理却盘算着等会儿找个人来问问此事。
季景之虽是喝止住了孙厚,但心里也有些疑虑。
他们经过了好几个市镇,瞧见的都是这副模样。
这种层次的哀悼只有在出现大规模战争或是皇室极为有权势之人过世才会有的国殇。
宋国与齐国接壤,若是宋国出了什么事,齐国多少也会受波及,加之他现在正在宋国,但凡是有重大事情,手下定会通知他。
宋国最近除了岚帝登基,极有手段的国师身死之外,并无重大战争或是变故。
可是临时出了什么岔子?
孙厚和季景之这两个外国之人在这里琢磨着,此前身为宋国国师的沈折枝却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并无半分波动。
他既已选择了这条路,便永远不会回头。
他已将江山交给了李盛风,李盛风也否认了他的存在,那这宋国,便与他没有任何干系了。
汲汲营营十余载,他自认问心无愧,接下来的事情,权看李盛风自己处理了。
比起这件事,他更好奇的是季景之现在是怎样看他的。
那天他昏倒之后,凡十八定是将此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季景之。
他原本以为季景之得知后会来问他,结果等他醒来后又等了几天,季景之仍然没有要说起这件事的意思。
是不在意,还是不知如何问起?
罢了。
他不提,那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再行了半日,沈折枝撩开车帘,发现已经能够看到边境城郭的轮廓了。
马车逐渐驶近,已经能够看到守城卫兵的身影了。
季景之坐在车上未曾动作半分,身后的随行侍卫马与守城士兵进行交涉,孙厚拉开一点帘子缝隙,趴在窗边看了半晌,最终还是溜下车去了。
只过了一会儿,便听侍卫的声音在车外响起,说:“主上,能够通行了。”
“只是前面有梯阶,马车过不得,只能下车步行几步。”
季景之看了眼沈折枝,直接起身下马车。
他没走,反而是代了小厮的工作,撩起马车帘,在门旁伸出手候着。
“折枝,下来罢,我接住你。”
“不用了。”
沈折枝扶着马车框,准备自己跳下马车。
季景之没有缩回手,甚至更往前递了几分。
“你病刚好,莫摔着了。”
沈折枝大病初愈,身子未好全,加之长久未活动,季景之担心他摔着了也是自然的。
见季景之倔着,沈折枝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将手递到了季景之手里。
季景之唇角微弯,俊朗眉眼瞬间软和了下来,将手里的手捏紧了些。
微冷的手被季景之带着薄茧的手掌稳稳握着,沈折枝一手按着衣襟,轻盈跳下马车。
俊美无铸的男人握着美人的手,面上一派温和,牵着美人的手往前走着,动作极为小心翼翼,一旁的守城卫兵看了过来,惊得瞪大了眼睛。
这就是齐国城卫口中暴戾恣睢战无不胜的镇南王爷?
怎的与传言中这么不同?
沈折枝被季景之牵着,一步步向前走着。
只过了这城门,便是离开宋国了。
只要过了此处,宋国与他,便无任何瓜葛。<author_say>抱歉抱歉来晚了!啥也不说,粉包谢罪!(但作者穷,所以钱钱比较少orz)
更新时间改一下哈~改为每天下午5点,10点更新怕有的小宝贝熬夜(?′?`?)
是每天下午5点嗷!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