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掌嘴(2/4)
想到这里,李振蜒偷偷看了王斗一眼,正巧王斗也是微笑向他看去。二人相视,都是呵呵而笑。
王斗道:“各处灌井凿成后,一井可溉田数十亩,邱墟荒野,尽成佳壤良土,来年保安州必将人烟辐镂。成为我东路数一数二的繁盛富庶之所,这全赖知州大人的仁德啊!”
知州李振斑矜持地道:“操守大人过誉了,保安州屯田之政,有赖大人多多劳心。本官及诸位同僚看在眼里,都是叹服不己。”
二人相互吹捧了几句,又各自移开目光,各怀心事。
王斗看着眼前的田野,叹了口气,干旱啊,蔓延山西的大旱己经波及到了保安州之地,放眼望去,在桑干河的两岸,原本诸多的草地绿树己经干枯,连桑干河的水位都下降了不少,离河稍远,便是大片开裂的土地。
因为越幕越旱,所以各地打制的灌井也是越来越深,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其实相对灌井,王斗倾向使用筒车,特别是那种兰州大水车。灌井需要使用人力畜力提水,而筒车挽水入筒,倾于视内,流入田亩昼夜不息,比起灌井来效率太高了。
不过那些近河良明都被文武豪强侵占,使用筒车又需要修建水渠水池。太麻烦了,就使再灌井吧。希望来耸屯田有个好收成,不论如何。自己己经尽力了。
年初起,各地流入保安州的流民便不少,到了这四月初,估计流入保安州境的流民总数达两千多人。
往日里流民到了各地,大多衣食无着,侥幸的能找个干苦力的活己经非常不错,大多是卖儿卖女,甚至抢掠偷盗为生,最后演变成暴民流寇。对于救济流民,王斗己经很有心得,他早派出军士指挥这些流民在城外搭建窝棚,建立茅厕,设立粥厂。又招募他们中的青壮男子干活。采石伐木,挖掘灌井等。
保安州现今大力挖掘灌井,舜乡堡开设各种的伐木场,铁厂,石料厂。煤厂,矿山,又有各样新设的砖窑,石灰窑等,集要的人手不少,这些流民只要有一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活都愿意。他们中的青壮男子被招募后,流民演变成暴民的机会立时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中的老弱及妇女,干得动活的,王斗将她们招募到被服厂,火药厂等地。
实在不能干活的,便在粥厂用稀粥救济,所以流民虽多,却是井井有条。如崇祯九年初保安州饥民到处病死饿死的情况己是不见。
王斗与知州李振斑等人来到州城外的流民窝棚处,破旧的窝棚,好大的一片,不过窝棚内外还算洁净,所有的垃圾都及时清理,里面居住的流民们气色也不会那么差,这都是因为及时救济的原因,让这些流民们可以有效地活下去。经过各个厂矿工地分流,这个流民窝棚人数己是不多,只余数百老弱病残住在这里。
不过时近中午,流民窝棚川”流多了起来,在州城附近出安干活的人纷纷回来,给家人带回了几个慢头饼子。看到王斗等人过来,他们都是安静下来,看众人身上的官服,还有他们身后那些人高马大的护卫,定是州城内什么大官,百姓对官员的畏惧总是深入骨髓的,见这些官将过来,哪有人敢吭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