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2/3)
宁王狂怒,当着皇上的面直言道:「既是想断儿臣子嗣,那么儿臣娶再多女人进门亦无用,何苦欺负良家女子。」
这话,把皇上也给牵连进去了,从此父子关系更形冷淡。
然梁朝重文轻武,国力积弱不振,若非宁王善战,周边诸国岂有不虎视眈眈之理?因此,尽管皇上冷落宁王,却无法不重用他。
幸而云华月中毒时已怀有一个月身孕却不自知,后来得知她有孕,宁王与神医陆鸣、鬼医宁朝天暗商后,当机立断,决定以子救母——?胎儿诞生日,亲母毒解时,牺牲孩子,拯救大人。
可是对一个母亲而言,看着孩子替自己承受这样的折磨,这种心痛难以言喻,恍如凌迟酷刑。
幸好,五年下来,不管是王爷或府中谋士,都觉得保下梁钧曜是万幸之举。
这孩子天资过人,虽时时受苦,却乐观活泼、良善慈悲,他两岁习字,三岁记诗,五岁已能写文,心思灵敏,远胜同龄孩童。
见大少爷如此,下人们不胜欷吁,真正是天妒英才。
「……曜儿要牢牢记住,弟弟的掌心有一颗朱砂痣,后背有日形胎记,他的名字会叫做梁梓瀚,记住了吗?」云华月再三叮嘱。
望着母亲挂着愁绪的眉目,梁钧曜伸出手轻轻顺过,他是个早慧的孩子,从小到大受病痛折磨,吞苦捱难,许多事看得清楚,他知道的……知道宁王府有难。
「记住了。」梁钧曜用力点头。
云华月感激地搂住大儿子,真好,在这危急时刻,还有个儿子能让她依靠。
她的心微微酸涩,想起当年爹临终前仍不赞成这门亲事,因为他心里头相当明白,皇家水深,人心如墨。
都说江湖人心凶狠,手染鲜血、脚踩人命,可再狠,都狠不过这群自私自利、权谋算计的朝中人。
想她夫婿受命出征,满朝臣官不敢做的事,王爷做了,他正面迎敌,杀得匈奴溃不成军,捷报不断传回京城。
本该是举国腾欢之事,殊不知谣言传出,竟说王爷拥兵自立,打算与楚国联手,打回京城,传闻皇帝手里还掐着王爷与楚王相商的密信……
怎么可能?这是再傻不过的蠢话啊!
倘若王爷有这般心思,与其面对骁勇善战的匈奴,何不战戈朝内?依王爷的实力,怕是不到三日,铁蹄便能踏平朝堂,站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
偏偏皇上相信了,七道金牌,道道催促王爷返京。
在皇上派出丞相柳信率领三万禁卫军要将王爷「带」回来的同时,云华月心底就明白了,待王爷返京,皇上就该清算宁王府了,王爷犯下的……会是叛国罪吧?
一生忠君、一世爱国,竟落得如此下场,教人情何以堪?
目光凝在曜儿、瀚儿身上,她必须保全两个儿子,为王爷留下血脉,来日为宁王府报仇!
带大云华月的奶娘辛嬷嬷走进屋里,禀报道:「夫人,事已成。」说完,她接手抱过二少爷,这样好看的孩子啊,竟是无福在母亲身边长大。
「嘴巴都封住了?」
「是,狠狠打一顿,全赶出去了。」辛嬷嬷回道。
云华月让辛嬷嬷将宫里送来的产婆狠打一顿,逼问是谁命她们下毒手,谋害小少爷,现在……宁王次子夭折的消息,应该已经传进宫里了。
「丽嫔那里如何?」
「魏太医已经安排妥当,待丽嫔发动,便将二少爷带进宫。」
自从七皇子诞生之后,近十年来,后宫未再传出喜讯,数月前,丽嫔与大皇子妃柳氏先后怀上孩子,近日都将临盆,皇上知悉此事,龙心大悦,日后必定对丽嫔所出倍加重视。
然四个月前,魏太医为丽嫔把脉,确定她怀的是女儿。
丽嫔的位分虽然不高,但进宫三年,跳上窜下、交好诸妃,暗地扯皇后后脚,足见是个野心勃勃的,知道自己怀的是个女儿,自然会想尽办法细细谋划。
云华月对魏太医有救命之恩,她恳求魏太医为丽嫔献上一计——?从外面找来一名男婴,与其腹中女儿成为龙凤胎。
丽嫔闻计,喜不自胜,欣然同意。
「魏太医的家人,都安排好了吗?」
「是,已送至江南安顿下来。」
江南是云家的势力范围,她的父亲和兄长虽然已经不在了,但璇玑阁还在,她握在手中的武林势力也还在。
「丽嫔那里……」
「风、雨、霜、雪已经混进丽嫔身边当宫女,上个月皇后赏赐丽嫔的诸多物件中,有麝香、红花之毒,被四人识破,眼下四人颇受丽嫔重用。」
在丽嫔同意行龙凤胎计策的同时,璇玑阁便开始在丽嫔身边暗暗布置,他们将会护瀚儿平安长大,也将助丽嫔登上后位。
「伺候瀚儿的奶娘呢?」云华月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