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报复(2/4)
徐谦却是微微一笑。道:“这倒不是,是毛学士有请,却不知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张书吏呆住了,此时徐谦已经呵呵笑着进了内阁的办公值房,张书吏不可思议地看着徐谦的背影,这徐谦和毛学士的关系谁不知道?这个时候,毛纪请徐谦去说话是为了什么?
以毛纪的xing子,既然已经恨透了徐谦,就算是有案牍上的往来。那也是派个人去知会也就是了,又为什么把人请去?这里头莫非有什么蹊跷不成?
张书吏越想越是一头雾水,左右张望一眼,急匆匆地往杨廷和的值房去了。
却说徐谦到了毛纪的值房外头,让人通报一声,毛纪在里头听了也是一头雾水,这徐谦和他算是死敌,这个时候来见自己做什么?
若是在以往,毛纪必定会将徐谦扫地出门。可是这几ri却是不同,毛纪一直心神不宁,此次整垮了蒋冕,非但没有让他好受。反而让毛纪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杨廷和是个专断的人。什么事都是自己拿主意,自己这个内阁学士反而成了他的下手。以前蒋冕在的时候,他倒是不觉得。那时候他专心对付蒋冕,只想着能巴结住杨首辅,可是蒋冕走了,他表面上好像成了胜利者,可是真正一琢磨,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胜利者永远是杨廷和,自己不过是个看客,因为无论蒋冕跨不跨,他都是个纸糊的学士,一点份量都没有。
而杨廷和决议让杨一清入阁更是让毛纪大惊失se,同时也更加意识到了这一点,杨一清能力比自己强,资历比自己更老,再加上是杨廷和举荐,显然二人密不可分,毛纪早就听说正德朝的时候,杨廷和和杨一清之间的关系就是极好,世人都说他们是二杨,一个擅文,一个擅武,杨廷和在文事上很有一手,甚至水平隐隐超过刘健,可是杨一清曾经在边镇任职,对兵事了若指掌,他曾三次总制军务,主管三边防务,使边境安定,许多人将他比作是大明朝的郭子仪。
一个这样的人入阁,那他毛纪成了什么?现在户部尚书的委任还没有下来,他毛纪还不是次辅,一旦杨一清入阁,只怕这次辅就轮不到他毛纪头上了。
毛纪越想越是觉得不对劲,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甚至可以说,若是放任杨一清入阁,他的地位甚至还不如蒋冕在内阁的时候,到时有什么事,还不都是二杨商量,他毛纪什么都不是?
既然如此,就只能铤而走险了,那上书弹劾杨一清的言官是毛纪授意的,他的意图很明确,绝不能让杨一清入阁。至于杨廷和,他倒也有自己的算计,现在蒋冕刚刚垮台,想来杨廷和就算知道这是自己暗中布局,怕也不会急着对付自己,最多心里留个疙瘩罢了,等风头过去,自己再去向杨廷和示好就是,内阁大臣之间闹点矛盾不算什么,只要自己态度诚恳,再对他马首是瞻一些,想来杨廷和还不至于对自己下什么重手。
事情是做下来了,主意也是已经打了,可是毛纪仍然有些不安,从本心上,他对杨廷和有一种很深的戒备,正是和杨廷和走得太近,所以毛纪才更加深知这位首辅大人的手段。
这几ri他心里很是不安宁,可是现在,徐谦找上门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