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1/2)
’,说是‘进门有福’。”
临清龙带着杜晨飞进到一户已经被强制搬迁的空院子里,指着那井盖,说:“上面那把手被雕成了如意的形状,这便叫如意井盖。”
杜晨飞点点头。
两个人在老屋区里走了一圈,临清龙没有说关于任何音乐的东西,只是介绍着关于古宅的故事。但杜晨飞知道临清龙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歌词中的感情,关于沧海桑田,关于物是人非。可是有些东西没有亲身经历过再怎么看也无法看懂。上次那首《千古》因为有原著依托,只要看了书便很容易体悟其中的感情,可是这次……
杜晨飞抿抿唇,他觉得自己有点明白了,可又有点不明白。
杜晨飞的第一首歌就因为临清龙的苛刻要求而陷入了瓶颈,虽然临清龙宽慰他不必心急,好好体悟,可是杜晨飞怎么也无法找到临清龙要求的那种感情。
恰好这时高露来了邮件,说了一些她的事情,只是很凑巧的是,高露说她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顺利,和当下杜晨飞的状况很相似的是,高露的技巧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感情诠释上总是无法满足老师的要求。
杜晨飞看了顿时觉得遇到了知音,倾述的欲望汹涌而至,立刻将自己面临的瓶颈也说了。虽然倾吐之后心中烦闷消减许多,但瓶颈就是瓶颈,不是一封信就能解决的。唱歌的事情磨了两三天,杜晨飞急了,临清龙却依然是不紧不慢的,说让他慢慢思考,要是思考烦了就听听碟子放松一下。杜晨飞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找碟子来听。
临清龙家里的碟子不是一般的多,除了音乐方面的,也有不少电影,有如雷贯耳的经典影片,也有听都没听过的陌生影片。
杜晨飞找来找去,挑了一片似乎是讲某大家族历史巨变的影片来看。
临清龙当然也希望杜晨飞赶快找到感觉,虽然按照杜晨飞现在的状态去唱也能唱出好声音,但临清龙的要求却更高一些,对于音乐他向来是力求完美的,而杜晨飞又是不调教不成器的孩子,他自然不能放松要求。
当然,临清龙也不是完全就这么放任了杜晨飞,他也在尽可能地寻找办法。但在书房里参阅各类资料多日却始终没个头绪,他也有些累了,眼看又是一个半天过去,午饭时间到,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放下书,准备叫杜晨飞出去吃饭。
临清龙推开影音间的房门,幽蓝的屏幕光下就看到杜晨飞不住地用手在脸上抹来抹去,听那低微的抽泣声,似乎是哭了。
“晨飞?”
临清龙惊讶地唤他,杜晨飞转过头来,脸上果然挂着泪痕。
“怎么了?”临清龙心疼地抽过纸巾给杜晨飞擦擦眼泪,“是不是又看片看哭了?”
杜晨飞吸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嗯,这部电影好伤感……”
临清龙无奈地摇摇头,杜晨飞在这方面神经比较“纤细”,特别容易被艺术作品打动,看片看到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临清龙摇摇头,正想笑骂两句,却听杜晨飞道:“临大哥,我知道那歌怎么唱了!”
第11章
电影虽然没有特别描写所谓的沧桑巨变的情怀,但在整个家族的兴衰中,那种感怀却尤为深刻、凄哀。
录音间外,临清龙闭着眼睛静静欣赏杜晨飞那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这一次,他没有再喊停。
淅沥沥的雨声中,歌声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江南少女,在江南独有的烟雨迷雾里撑开一把青花纸伞,提着印染的裙摆,悠然而闲适地慢慢行走,走过了古镇朱门青石桥,走过了清泉映月年岁无边,而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美丽的少女慢慢走出视线,走出岁月,无力,无声,无奈,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痛楚,正如歌词中那个遍寻不至的爱情。
临清龙再次确定,杜晨飞是个善于复制感动的人,这样的人在表达作品感情的时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给他找到相似的感动即可。但同样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找不到相似的感动就很容易陷入瓶颈——特别对于杜晨飞这样阅历尚浅心态还不够成熟的人。
临清龙开始考虑要如何提升杜晨飞自身的艺术修养了,或许应该多让他看一些艺术作品,培养对各种感情的理解?
最困难的过去了,接下去都显得很顺利。另外一首“花窗”没有太丰富的意境内涵,带着一点教堂的神圣气息,小调旋律的优美情歌,很好把握。
录完了,临清龙让杜晨飞留下听苏小妖的录音,原来苏小妖也快发专辑了——再过不久就是寒假,黄金档期可不能错过了。
杜晨飞一下子兴奋了,他可喜欢苏小妖了,觉得苏小妖的嗓子特别有魅力,可是两个人在一个公司却没有交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
没等多久,苏小妖就来了,还是那典型的装扮:扣着鸭舌帽,t恤外套着夹克,下面是紧身铅笔裤,鲜艳的撞色搭配也只有他能穿出feel,整个人看上去很时尚也很妖气。
苏小妖进门首先看到临清龙,便抬抬手,招呼了一声:“龙少。”随后他的目光落在杜晨飞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带着些许好奇问:“你就是杜晨飞?”
杜晨飞看到偶像立刻笑开了花,很谄媚地说:“是,是,小妖你好,我可崇拜你了!你给我签名好不好?”说着他还真的掏出了一本本子递到苏小妖面前。
苏小妖愣愣,随手签了,看着杜晨飞宝贝似的收起来,不由得多看了一眼临清龙,突兀地说了一句:“龙少,你的口味可换了啊。”
临清龙淡淡一笑,看似随意地将一头雾水的杜晨飞拉到身边松松揽着,避开了话题:“你去录音吧。还有,需要的时候你带杜晨飞一下,他准备出道了。”
苏小妖嘿嘿一笑,似乎是在揶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