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2(1/2)
孙女打招呼也不理。就等着传志上来解释。
传志并没有马上来,好一会儿,把饭做好让楼下的吃着才上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把母亲的来意说了一下——传志真是汗颜,母亲竟惦记着小舅子何冲,哪跟哪呀,就凭何家现在对王家如此地防备和责怪,这就属不该提的那一壶!然后他就痛心地看着何琳放声大笑。朗朗笑声让楼下吃饭的人狐疑,也让传志有点恼羞成怒:“至于嘛,老人糊涂,也是一番好意,你不用这么狗眼看人低,拿捏别人的心态!”
嗯,这人还真敏感又有自知自明。何琳不笑了,反而帮他:“代我弟弟谢你妈了,真不容易,我们何家人又懒又笨,想打光棍也没机会了。怎么着,你去说还是我去说?”
传志厚着脸,“按我的意思她们就不该来,既然……”
“既然来了,能撮合一下就撮合吧,万一将来真成了我的弟媳妇,就可以当牛做马地侍候我爸妈了,生不了儿子还能数落到脸上,我这个当姐姐的还可以带着孩子去蹭吃蹭喝兼指手画脚,蹭不好就把丫打一顿出出气再说……”
这指桑说槐的话,传志不爱听,让他痛心的是她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刻薄有暴躁。他看着何琳突然大放异彩的脸,“你承认我妈也是出于好心吧?”
何琳几乎又笑出来,“我承认你们王家以前攻击我们何家的话都是屁话,完全出于嫉妒,要不也不会把你们家的另一位优秀代表硬塞到我们家来。”
传志转身蹭蹭下楼了。何琳也抱着孩子下去了,这可是看戏兼反攻的好机会。
王老太太对儿媳妇很客气,还善意温和地接过孙女到自己怀里来。这是当奶奶的第一次对孙女表达爱意。何琳却不买账,做戏的成分太大了,还怕一不留神掐死她呢,又有就会生带把的孙子了。她就一眼不眨地盯着婆婆。传志有点郁闷,感觉老婆太神经质了,自己老娘姿态摆到如此低,还这么疑神疑鬼的一副挑剔的样子,像什么样!坐在老太太旁边的小凤乍一看还是个不错的姑娘,五官很周正,只是皮肤没那么白,浑身透着一股正经人家出来的小家碧玉的端正和淳朴,手指长长的,骨节有点宽,不用打磨就是贤妻良母的好料子,只要给机会给舞台,隐隐约约有小姨郁华清的影子,但不会有她的泼辣。唉,就因为此女太周正太传统太淳厚了,明显与何冲不是一路上的,何冲热爱艺术,体型玲珑俊美,性情不按常理出牌,喜欢剑走偏锋,凡事不愿走与常人相符的路数。当然他不是个坏孩子,只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而已。这么好的姑娘给他真是白瞎了。
小凤很有里面,对何琳有点诚惶诚恐,与王家人的理所当然完全不同。何琳一直眼睛打量她一只眼看婆婆,看着婆婆把面条胡噜进嘴里,嚼碎,吐在手里要塞进孩子嘴里时,飞快抢过天勤,说声孩子困了,要睡觉了,跑回楼上,呕吐不已。一张老嘴里有多少陈年细菌呐!
老太太却并不尴尬,早看惯了这个媳妇的作风和怪模样。
饭后,把小凤打发到另一个房间,传志小声责怪母亲,“不说一声你就领来了,何冲要是不同意,脸多难看!”
老太太不以为然:“不看,咋就知道不同意?小凤长得又不赖,又是过日子的人,还大学毕业,比城里姑娘差哪里?”
“不是差不差的问题,现在对偶式自己找朋友,谁还介绍?”
“介绍咋的了,介绍好的又不是介绍坏的,好姻缘还分自己谈的别人介绍的?”
“关键是你看何冲像不像安安分分过日子的人!”
老太太显然没明白儿子所指,“男孩子在结婚之前还不都那样,丢三落四,吊儿郎当,结了婚就好了;只要他爹妈是过日子的人,孩子一般错不了,将错错一窝,兵错错一个。反正俺看那孩子不孬,将来小凤在北京成了家,你二妗子家反正得济。”
传志为难了,怎么给岳父说呢?一点过渡也没有就把人带来了,怕人笑话,现在已让何琳笑话了。姑娘再好也没这个送法的,叫人看低。传志拐弯抹角地与何琳商量:要不给小凤找个工作吧,先干着,以后再说。
“别价啊,人家是来相亲的,你打什么岔啊,再说,她工作了,住哪里啊,住咱楼下?赶紧的,装修小房,咱搬出去,这房租了你就不用四处招揽人了。”
正合传志意,“不是解决不了没办法嘛!”
何琳笑:“没办法你妈整天招这么多人干吗?你以为你是北京市长啊?”
“提起我妈你就急。”
“你妈净干让人急的事!”7
何琳给何冲打电话,先笑骂着把事大致说了一下,“不感兴趣也没关系,你得过来一趟救火,你别让我为难。再说,说一句no也没那么难,万一你看中人家呢?”
何冲向来与姐姐们关系不错,没什么事就答应了。
“找个饭店,你请客吧,别的不说,咱何家少爷得保持有款有型的啊!”
何冲也答应了,没有钱不会借嘛。这事可大可小,姐弟俩本打算过过场卖个面子吧老太太打发了,没想让父母跟着操心。恰恰郁华明没打算操这心,这么没谱儿的事根本没想,倒是老何觉得过意不去,行不行反正人家给自己儿子介绍对象,中间还隔着女婿传志,父母都不露面不好,自己就和儿子赴宴了。还有一个不速之客是郁华清,都没想到她会出现,也不知是何冲还是何琳的快嘴告诉她的。有点拍天下不乱,她穿戴整齐,非常及时地来凑热闹了。
老何有点担心,提前悄悄告诉她:“咱话少说,让人家说。”
郁华清马上声明:“把心放肚子里吧,我扛着嘴是来吃烤鸭的。”
何冲在马甸烤鸭店宴请了大伙。老太太听说一只烤鸭二百多块,吃了一惊,“都赶上养一群鸭子了!”
大家只是善意地笑笑,唯有何琳充满不屑。现在老太太的什么事她都难有好感。相同姿态的还有郁华清。
一行人坐定,门楣高下就显出来了,绝不是为富人说话,打击穷人和农民,老何一家早已是城市中产,早已过了温饱阶段,早已在礼仪、风度和修养上花时间话金钱了,也因此他们显得从容、优雅、淡定、举重若轻,反观小凤和老太太,置身与豪华饭店,局促、紧张甚至有点格格不入,加上有点自备,想大大方方都没有那么容易。这多少让传志有点难堪,他可以说社会不公,城乡二元化对立,忽视了bā • jiǔ亿农民的利益,过度倾斜照顾了城市,这种大道理谁都可以声讨,却无法拯救饭桌上微妙的眼神和尴尬。
菜是老何点的,大家推来推去,都不定。男方家长照顾回族,只要了个羊肉,鱼和素菜。
郁华清快人快语:“这将来可吃不到一块啊,我们家以前吃饭时,都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老何感觉给小姨子使眼色,打住,打住!
上过大学的小凤思辨能力也很强,张口接了句:“有时照顾少数人并按少数人的标准也体现了一种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