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交手(3/3)
党委一把手在角力中一般都占据着主动优势,除非这个市委记是个门外汉,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例子肯定极少。
外面盛传的前任市委记是被自己逼走,王青松心里多少也承认这一点,但并不代表这种情况可以无限的复制。
雾都市的上任市委记因为背后有点关系,当初是在央企干了多年,升到厅级之后,从省里边一个职能局挂了两年下来雾都市的,可以说对方在基层工作的经验上,并不真正熟悉了解,所以被自己偷袭得手了。但是沈国良不一样,他也是从县长,县委记再到市委副记,市长这样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基层的工作经验可丝毫不亚于自己。
而沈国良上任至今,王青松知道自己如果轻易表现出退让的姿态,那么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自己这一系的力量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他不得不继续借助着以往打下的一些人脉来保持着强势。但是强势的背后,王青松也并不是没有留有余地,他一直在等待着对方抛出和解的橄榄枝。但是和解并不是代表着默契,其实终归不过是利益地一次平衡妥协罢了。
听了沈国良的一段话之后,王青松稍微沉吟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道:“沈记,雾都市下辖有六县五个区,经济发展不起来,固然与县区的领导班子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站在相对公允的立场,客观的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省里的领导们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批评,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往下推,还是要实事求是的来分析我们雾都市经济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想办法去改变目前这种不利局面”。
“老王,我知道你是出于一片理解基层,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好心”。
沈国良吸了口烟,微笑着道。瞄了身旁的这位市长一眼,脸色慢慢变得平淡了起来,道:“但是,啊!实事求是地说,雾都市的某些干部在发展经济上的观念和思路确实是有一些问题。组织部门就整个雾都市六县五区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县区级班子中,真正懂经济,思路开拓,有发展眼光,有冲劲,想要作一番事情的干部并不是很多,而那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氛围倒是相当浓厚,这样……嗯!绝对不行!”。
本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