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2/2)
“禅儿说得有理,”老皇帝沉吟片刻后道,“封儿,国中事务如今大半已交于你手,身为太子,你着实不宜擅离。”
冀封心内也深知此理,只是……
冀禅明白他心中的顾虑,便道:“大哥若信得过我,便让我去吧。”
冀封看了他片刻,终于颔首,道:“那么此行……便有劳二弟了。”
二人告辞出了宫门,冀禅看了看冀封,道:“大哥此番……是想亲自去寻秋丫头吧。”
“果真什么都瞒不过二弟。”冀封笑得有些黯然,“西秦这边太久没有消息,只能冒然一试了。”
“大哥只管安心留在京中便是,”冀禅出言宽慰道,“我此行若是遇到秋丫头,便是绑也要将她绑回;若不曾遇到,也定当竭尽全力替大哥探听些消息回来。”
冀封被他说得笑了笑,迟疑了片刻,道:“我这里有一物,二弟此行兴许会用得上。今日你且去我府中用晚膳吧,之后,我将东西交付与你,再同你细说。”说罢拍了拍他的肩头,“走吧。”
冀禅立在原地看着他远走的背影,顿了顿,才举步跟了上去。
纵然冀封没有说明,但此物是什么,他心中却似乎已然猜到。
*****
冀禅坐在轿子里,身形随着颠簸微微地晃动着。
自太子府回来的此时,已是月上中天。月光隔窗透入,光阴柔和如纱,将他一半的面容照亮了几分。
而他此时此刻正低着头,神情专注地看着自己怀中之物。
一个精致的锦盒。
片刻之后,冀禅伸出手,慢慢将其打开。锦盒里,一个镶着金边的玉牌,在烛光的照耀之下,泛着圆润的光泽。
金玉牌。
这是西秦、东齐两国三十年前签订盟约时唯一的信物。有金玉牌在手,便可自由出入敌方国境,不受阻碍盘查,这便是所谓的“见金玉牌即放行”。
若两国因故生了间隙,在惊动全国之前,国君可私下往来调剂而不受盘查限制,这原本是此规定的初衷。然而两国之间虽已三十年无战事,但国君的关系已远不如其祖辈,盟约本身也在日渐淡化,故这金玉牌便鲜少露面了。
但有一点是从来不曾改变的:金玉牌,仅仅是世代国君相传。
冀封暗中将此物交给他随行,虽然多少有些坏了规矩,但冀禅心知,纵然表面上平静如常,实则自打沈秋逃婚而去后,自己这个大哥心内早已乱了方寸。
只是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冀封太子之身,此时已拥有金玉牌,便说明……老皇帝已然有意传位于他。也许是一载之后,也许是数月之后,也许,不过几日之后……
他忽然发现,自己竟是半点机会也无。
当真……是半点机会也没有了么?
冀禅将手伸入锦盒内,触到这冰凉温润之物。慢慢托起,用力握在掌心。
感觉到它慢慢变得温热,他静静地看着,目光却是一点点变得深邃。
忽然就着这握着金玉牌的姿势,一拳打在车壁上,力道之大,连带着锦盒也微微晃动起来。
——大哥,我……不甘心!
*****
自打重掌大权之后,段云亭一改昔日荒唐作风,一夕之间一鸣惊人,成了个励精图治,废寝忘食的圣明天子。
起初那些朝中旧臣还颇有些不习惯,上朝奏本时都忍不住偷眼看他。然而段云亭规规矩矩地坐在龙椅上听着,听罢内容,准奏的准奏,再议的再议,倒也处理得井井有条。
于是群臣们纷纷含泪奔走相告:陛、陛下当真转性了!
但……这只是表象而已。这一点,没人能比沈秋更清楚。
这日退朝之后,她照例站在书案边,替段云亭打理奏折兼磨墨。由于苏逸当真被派去边城收缴段霆均留下的人马去了,故这段时日只剩沈秋一人受段云亭的折磨。
身旁没有外人的时候,段云亭便恢复了本性。此时他一手撑着侧脸,歪歪斜斜地坐在椅子上,双眼倒还是盯着手边的奏折。
沈秋见他这副样子,心里实在很想损他几句,但忍了忍,终于没有开口。
“哎哎哎,这些大臣也真是,朕如此日理万机,他们还成天给朕找事,”正此时,段云亭举起几本奏折晃了晃,倒是先说话了,“你看看,赵大人弹劾朱大人强娶民女,朱大人弹劾郑大人始乱终弃,郑大人弹劾李大人豢养歌妓却从不娶亲,李大人弹劾葛大人家里妻妾成群,这葛文忠倒好,直接上折子说朕该成婚了!”
沈秋闻言,心想前面几人弹劾得虽不靠谱,但这葛大人所言却是在理。你一国之君,如此年纪还不成婚,日后哪儿来的子嗣?但不知为何,这番话她在心底打了个转儿,却终究没有说出口来。
段云亭拿眼睛瞥了瞥她,见她并不回话,便把奏折往桌上一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站起身来。
“走,随朕出宫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