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7(2/4)
所以,此人在南方九州官商中的名声极坏。却也有一部分官员依附于他,形成了一个党派,朝中对他不满的官员私下称之为‘内党’。
不知多少吃了大亏的豪门的官员想把他拉下马,不过自己行贿之事却无法张口,何况此人确实是在大力推行新政,手段或许有问题,目的却没有问题,以他现在圣眷之隆,没有抓到大把柄是很难扳倒的。
他采用这般什么也不顾的手段果然取得了莫大的结果,赵如意主持的南方九州革新的速度和成效,比西北的相国萧瑟还更快更好。
要知道,南方九州和西北情形大不相同。西北经过战火,世家豪门死的死散的散、田地房舍烧的烧荒的荒,人人都没头苍蝇一般等着盼着有人主持大局。相国大人一来,将田地统一收归官府,重新丈量了再按照百姓能提供出的证据归还。以往大量虚假瞒报的田地都浮出水面,成了官田,再发放给农户耕种,一切进行的都十分顺利。
而南方两百多年未经战乱,土地兼并情况严重,没到万不得已,世家豪门怎么肯将口中的利益吐出来?那南方本来是青瞳和萧瑟预计了革新中最困难地方、青瞳甚至要用京都失守来给南方世家压力。此刻被赵如意阴招阳招一起来,居然能比萧瑟做的更快,简直可称为奇迹。
在王庶受到的帝王教育观念中,这是异才,汉武帝时期的张汤、武则天时期的周兴、来俊臣都属于这等异才。这类人名声极坏、能依靠的唯有君王,失去宠幸则万劫不复,所以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忠心不二的人,异才是只掌握在帝王手中的暗器,关键时刻可成大用。
从这一点上,别人说皇帝为色所迷、所以重用奸佞,他倒不这么看。像赵如意这般美色,喜欢他一点也不奇怪,但是沉溺重用则未必了,或许只是帝王手段中的一种。毕竟南方推行新政这件事如果不用赵如意,而是换成王敢、换成武本善、换成孙嘉、换成他王庶,任何一个人去办,别说像赵如意取得这么大成效了,恐怕只能搅成一团糟。
知人善用,这不正是帝王之术吗?王庶心中暗叹,昔日那个皇妹、如今已经是个成熟的政客了。他心中再也不存不切实际的希望,喜爱美色、热血沸腾、重视亲情,如果皇帝是这样的人,他还或许有生存的希望,但是一个成熟的政客,是绝对不会留下他这样的隐患的。
大概今晚,就是自己生命的终结了吧——王庶想清楚这一点,奇怪的是,他此刻心中竟然一点也不愤懑慌乱。昔日刚刚流放流流州的时候,他还未必会死,心头的愤懑和绝望却那般煎熬,让他夜夜难眠。现在没有希望了,他倒能如此平静。
回顾此生、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只要能做的他也都做了,还有什么遗憾?王庶唇边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意,心头一片祥和。
赵如意捧着黄绢,来到王庶身旁便站住不动,上下打量着王庶,神情间没有丝毫畏惧一个亲王的表示。
王庶淡淡的笑,静静的由着他打量,却没有回视。
这一刻,他不卑不亢、气度雍容、沉静如水、内敛如山。
男子的美除了相貌,还有让人说不出却能明确感觉到的一股气势。王庶血统带来的天生高贵,一下子就将繁花一般美丽的赵如意给比下去了。
赵如意垂下眼帘,羽毛一般的睫毛顿时隐藏住了他的眼神,他双手举过头顶,将黄绢放在王庶手上,又搬过一把椅子:“殿下请。”躬身深深一礼,便退回帘子后面。
回到帘子后面,赵如意双手握的紧紧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杀了他!这个人是如此气势惊人,是如此具有威胁,所以,必须杀了他!”
王庶心中一片空明,坐下来,仔细看起手中的黄绢。上面的字迹很熟悉,确实是十七妹的笔迹。并不是说他熟悉青瞳的字迹,他熟悉的是昔日那个对手,太子的字迹,至于这个十三岁后,就不再和他同室求学的十七妹的笔迹是什么样,他根本没有注意过。但他的母亲德妃利用太子的字迹,骗的青瞳母亲自杀,此事过后他就记住了,当今皇上和太子的笔迹是一模一样的。
第一封黄绢是作战计划,说的是关中战役,怎么和西瞻二十万联军作战,什么时候把握什么分寸,用哪一员战将,都写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