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5(1/2)
完全不同。
看见桃青宜此番气色精神都不错,心情才好些。连带着对樊渺也有了几分笑意。
桃青宜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都是庶出。人都说,桃府人丁旺,别人家男多女少,只桃府女儿多、男儿少。
两个姐姐都考过科举,谋了官职,也娶了夫郎。大姐家的嫡女如今正是粉嫩可爱的年纪,二姐家的小公子却是小小的一团。
小妹妹今年十四,是从书院里回来的——她已在外求学两年。
除了家人,来拜寿的还有青年才俊、同窗旧友,有些人桃青宜也没见过几回。
来人的贺礼,都是由唱礼的管家念一遍名字,再向在座的众人展示一下。这些个贺礼五花八门,总之不会没了面子,名画名字,或是祥瑞兆头的翠玉金石,纷纷价值不菲。
轮到了年樊渺和青宜,唱礼的寻常念一句:
“孝儿媳樊渺,根雕,松鹤延年——”
厅上一个由红绸盖着的大物件,由下人掀开红绸,东西展露在众人面前。
开始没准备好的时候,桃青宜还担心如何准备寿礼,樊渺负担得起,又能让母亲开心……可是没来得及让他担心太久,樊渺就去城外的山里,选了树根,刻了根雕。
根形本就奇特,樊渺又技艺非凡,最后成品上,竟是右边站了个栩栩如生的、手托仙桃的老寿星,左边是形态优美的松树和仙鹤。
老寿星身上,纹路发丝,和常人几乎没有差别。仙鹤也仿佛振翅欲飞。松树只是陪衬,可疏密有致、别具风格。
下面留了比较宽的地方,刻上字——“松鹤延年”
放在一个长方形的陶盆里,培上土,还真像长出来的。
桃青宜见到的时候,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今送到桃敏文寿宴上,盖着的红绸一揭开,众人眼球掉了一地——
她们准备看笑话的,却看了珍品。这根雕,价值胜过在场的任何一件物品。
材料难寻,匠心独运。
看样子还是新作。这样的作品,许久不曾见了。如此一来,樊渺的风头盖过了在场的众人。
桃敏文为此多看了樊渺几眼,目光有赞许有疑惑。如此一来,桃青宜的两位姐姐,看樊渺的目光,也变了变。自己的贺礼价值连城,却被这根雕抢了风头,根雕的主人还是个包子妹,她们二人心里,自然不会舒服。
青宜的妹妹尚未成家立业,当众作了首长诗作为贺礼之后,大姐便开口:
“今日母亲大寿,众贤齐聚。小妹尚未成家立业亦是作诗一首、文采斐然,吾家小女年幼,今年刚满五岁,却也是长孙女,该为祖母献礼。作诗自然不成,也愿在座各位捧场,点诗来,凡是诗三百篇,我家小女都能背出,作为贺礼!”
粉嫩的小女孩站到场上,场面一时热烈起来。从简单到复杂,诗三百众人挑了兆头好的那么十几首,小女孩一一背出。
人皆称桃府后继有人,夸赞声一片。见众人夸赞自家小辈,桃敏文也很是受用。风头重新回来,大姐脸上喜形于色。
一片熙熙攘攘中,开了宴,众人被引起了兴致,纷纷说要作文赋诗,以助酒兴。桃青宜的大姐、二姐也是其中积极性最高的。
桃敏文便点头同意,领头作了一首,意为大家齐聚、欢乐满堂的诗,大家纷纷夸赞,便以相聚为题,继续作诗、作词,甚至有人即兴了短文。
樊渺和桃青宜只是端坐着,不紧不慢地吃喝。并没有参与其中,在这场合中显得格格不入。
便有个少女很是不服气地站起来,作了一首出彩的诗后,指名要樊渺来和一首——
“在下素来仰慕桃家公子才名,想必妻主也是才高八斗,冒昧相求,能否来相和一首、图个气氛?”
她是桃敏文旧友的女儿,也是有名的才女。却不是柳城人,特意从京城赶来的。自从偶然得见了桃青宜的诗作、画作,便以娶他为夫作为目标,苦学多年,想着年龄到了便来求亲。
后来事情发生得始料未及,她没来的及做什么呢,梦中情人就嫁了包子妹。如今看见桃青宜,只觉得,才貌双全、称心的很,看樊渺就更不服气。
场面一时间有些冷。人都知,桃府公子嫁了包子妹。这卖包子的小贩,如何才高八斗?
樊渺场面中尽量不存在一般慢慢吃菜,如今却被指名道姓作诗,瞬间也是一愣。
桃青宜则担心地皱起眉头。
作者有话要说:^_^吾会努力更新。
☆、惊艳,分别在即
惊艳,分别在即
方才少女所咏是宝塔诗。宝塔诗特点,逐句增字。
她作的诗说的是,池中荷花风格高洁,奈何污泥为伴。初看咏物,实则讽人。她口中的荷花是桃青宜没错,污泥就是樊渺了。最后说,荷花应与清池好。这清池,大概是她自己。
一首诗下来,文艺不俗,却也离了欢聚主题,另有所指。
樊渺幼年也是背会诗书、熟读古文。可她七岁离家,颠沛流离,九岁安定下来却再也没读过书,哪里还有作诗的情趣。
只是对方的讽刺,她也听得出。
不对上一首,今日便在众人面前丢丑。人会说,才子嫁了莽妇。倒显得桃青宜在众人面前也低了一等。可她近年来接触的只有……
樊渺于是放下筷子,抿一口茶,开口道:
“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