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高考恢复了(2/2)
“明钰,真的,真的恢复高考了,我不会是在做梦吧?”燕子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心也放了下来,只是却依旧激动不已,恢复高考啊。
“是真的,这次没有人限制你了,只要你能考上就可以回城了。”明钰含笑道:“到时候肯定人人都羡慕你。”
“哦耶。”燕子高兴的在厨房门口又蹦又跳,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了下来,看到梁诗诗和明钰都看着她,不由得又扑哧一声笑了。
明钰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自己的哥哥,见到哥哥,明钰也不由得激动了,她知道哥哥一直都想回城,一直都想回上海,为此,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找,就是不想在这北大荒扎根。
“哥哥,恢复高考了,这次咱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城了。”
“是啊,明钰,你要好好的学习,到时候咱们一起考上大学,回家看妈妈,妈妈肯定会高兴的。”明诚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道。
明钰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我上个月去信让妈妈把咱们大姐的高中课本寄过来,估计这几日也快到了,你注意查收一下。”
“好,我在此就先谢过妹妹啦。”明诚也算是正经读完了高中,拿到了高中毕业证的,水平还是不弱的。
“若是妹妹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明诚不放心,又继续嘱咐了一遍。
明钰暗想:我好好的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要再重新参加一遍高考,可真够憋屈的。
渐渐的,明钰发现连里也与往日不同了,拿惯了锄头镰刀的操起了笔杆,开惯了拖拉机的捧起了书本,就连烧火做饭的都背起了书包。而那背惯了语录的嘴巴读出来是“rning”
田野里也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油灯下面总是留下许多长长的身影。
一时间不仅高中教材,就连初中教材都成了抢手货,没有教材,油印手抄,没有教师,老三届知青临时客串,毕竟只有他们受过完整的教育,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
明钰所在的连里,有六成是高中毕业生,有三成是初中毕业生,剩下的一成就是小学毕业生以及小学没毕业的。几年甚至长达十年的劳动早就把学校里学到的那点东西又还给老师了。实在没有自学能力的,也捧起了书本来装模作样。在怎么样,也得向大家看齐吧。大家都深恨平时的时候为什么不多读些书,可算体会到了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九月十月正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连里最忙的时候,可是知青们的心早就散了,以往热火朝天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就是连长和指导员看到这种景象,也不由得感叹道:“人心散了,队伍都不好带了。”
可是生产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强扭的瓜不甜,知青们干活都不卖力,人来了,心没来,一边干活一边还在想着数学课本里的某个公式。如此一来,连长和指导员都不满意。他们也不想耽误知青们的前程,但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总不能看到上万亩的小麦,大豆,玉米烂在田里吧。
连长和指导员进行了政治动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往的手段全用上,可是全都失效了。连长和指导员也都没辙了。
高考是在冬季,离高考只剩一两个月了。连长和指导员没有办法,只能将任务摊派到人,谁先干完谁就可以早点回去复习,一时间大家的积极性又被调动了起来,都想早些干完,早些复习,到时候也好多考几分。
明钰所在的食堂并没有受到影响。大师傅知道明钰等四人要参加高考之后,也不再晚出早归了,说来大家平日里相处的还不错,就连大师傅经常从厨房里带点食物回家,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明钰来了之后,大师傅发现她做菜水平很不错,更是放心大胆的偷懒了,每天快到中午才来,做好午饭后,拎着东西又早早的回家了。
如今知道恢复高考了,便也不想耽搁明钰等人的前程,每天早早的就来了,直到把晚饭都做好了才回去。呆在食堂的时候,也不再做甩手掌柜,而是知道帮忙摘菜洗菜了。倒是让明钰等人轻松不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课本。
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在连长和指导员的领导下,在全连知青和职工的努力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连里终于胜利的完成了秋收任务。扔掉了镰刀锄头,拍拍身上的泥土,知青们又聚在一起放下心来挑灯夜战,这次他们不是捧着语录本,而是捧起了数年甚至十年未捧起的教课书。连里的会议室成了他们新的战场。明钰和梁诗诗晚上干完活的时候,也去那里复习,会议室足够大,有电灯,不像是宿舍,还要点油灯。会议室里有壁炉,晚上烧起来整个房间都暖哄哄的。会议室里很静,大家都静静的看着书,偶尔有讨论,也是非常小声的,生怕打扰到了别人。
老三届的知青成了连里最受欢迎的人,谁让他们当时完整的学完了高中知识呢。比连里一些连字都能认错的知青强上不少,大家有问题都去问他们。
这个时候的人相当的淳朴,也愿意帮助别人,大部分老三届知青对大家都是有问必答,就算是不会的,也会找别的知青们一起研究,把答案给弄出来。
林睿也报名参加了高考,每天晚上和明诚一起在会议室里等明钰和梁诗诗,四个人一起学习,明诚和林睿都是高中毕业,水平比明钰和梁诗诗高上不少,通过交流,明钰也发现了自己不少不足之处,慢慢的改正了过来。
这次考试分文理两大类,文科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包括政治,数学,语文,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还要加试外语。
明钰决定报考英语专业,梁诗诗准备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明诚准备报考法学专业,林睿要报考经济学专业,具体哪个学校,得看考的怎么样了。
明钰和明诚已经约好了,这次就往上海报考。林睿也知道两人的打算,也想报考上海的高校,而梁诗诗想离家近,开始琢磨起南京的高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