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4(1/4)
班才穿了人生中第一件新衣服”
“呵呵,你现在不是穿得很好吗?”
“红兵,那你是没去过南方,你知道现在的南方是什么样吗?你没去过深圳。你去深圳,就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了”
“有多精彩我不知道,反正我入狱到出狱,这么多年,我没发现咱们这里有什么变化。你看看,这些厂房,这些烟囱,不还是十年前咱们上高中时的那些吗?”
“咱们这里是没变化,但是人家南方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东北的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而南方尤其是特区的经济蓬勃发展。东北正在由当年的全中国最富庶之地沦为平庸。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当年几乎所有东北人,竟然还都抱着所谓的铁饭碗、金饭碗浑然不觉。
赵红兵,又不懂张岳究竟在说什么了。
混子,对政治和政策的嗅觉总会比普通市民灵敏一些。“春江水暖鸭先知”。二狗模仿造句:“政策一变混子知”。
三十一、海归混子(上)
在那段日子里的每日醉生梦死的赵红兵仅仅觉察到了社会上的混子的确在发生变化,但他却对当时正在整个中国经济剧变的理解没有张岳透彻,他还没有意识到,以后没钱万万不行。
张岳和赵红兵两人都万万没想到的是,一直以来都是共和国版图上最富足的地区之一的东北,在这次变革中彻底被落了下来,由排头兵变成了后进生。
在五年以后的一个夏日的夜里,赵红兵和张岳二人最后一次溜达在马路上聊天时,他们发现,马路边的那些工厂还是那些工厂,厂房还是那些厂房。工厂虽然在,但曾经几千人熙熙攘攘的工厂却只剩下了门口看门的风烛残年的瘦小枯干的老头,在杂草丛生的工厂大院里抽着烟袋追忆当年国营工厂的辉煌。几千名工人,已全部下岗。
短短五年间,国人对东北人的评价也由豪爽大气变成了男盗女娼。东北的天,还是蓝的,东北的草,还是绿的,东北的土,还是黑的。东北的星空,还是璀璨的,但五年后的东北绝大多数“城市人”仰望星空时,肯定无法像温宝宝一样“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更多的,肯定是无奈与迷惘。
还好,现在写的还是1993年,那年的我市的人民生活普遍还算富足。
聊了一夜的张岳和赵红兵都认为,必须要收拾赵山河。虽然赵红兵出狱以后多数时候都是与人为善从不主动生事,但在对赵山河和东波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赵红兵依然是当年的那个赵红兵,本色不改。
既然赵山河回来了,那么好,在我市,以张岳当时的势力,不可能有找不到的人。
恶战一触即发。
前文说过,赵山河讲义气,并且只对他表哥陈卫东一人讲义气。
这边张岳在找赵山河,那边赵山河也在期待着与张岳一战,他已做好了准备。赵山河当时要躲的不是张岳,而是公安局,张岳的手下表哥开枪废了陈卫东,动静搞的太打了,被公安局通缉。公安局在审问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赵山河重伤害富贵致残一事。所以赵山河也是公安局的抓捕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