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坑里的盐(3/4)
“看来外面那些经常被晒干的小水坑中,也会有咸味的,那是雨水带来的……咦?听说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的海水才是咸的啊?”阿咦又奇了,并看着那烤着的饼干发呆了。
张静涛想到这里,忽而发现,‘咸’这个字,似乎就蕴含着这一文明。
而阿咦,只呆了一秒,她的眼睛就亮了,依稀明白了什么。
因她看到了饼干在蒸发水蒸气。
她就又看向了水坑,显然明白了那坑里的水为何会被晒干了,无疑,那些水就是变成了水蒸气,飞天上去了。
“嗯嗯,只是泥土太脏了,或许有看不见的小虫子,吃了肚子痛,一定要烹熟才好。”伏夕说。
这说法自然是不错的,所谓的高温都不能杀死的虫子或细菌,其实是没有的,大祭司曾说,这是邪道分子为了夸大某些细菌的生存能力,以便于把这些细菌定性为不灭物,刻意宣传出来的。
哪怕是细菌,也不过是细胞生物而已,怎么可能休眠成石头,在高温下不灭。
为此,大祭司说,邪道分子就把那些伪造的耐热细菌称之为‘自然发生。’也就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无需父母,无需生活环境,无需吃喝拉撒,就能出现并存在,神奇到了极点。
事实上,吃任何肉类,只要烧得足够熟,就是安全的。
而火能灭杀任何生物,是所有的野兽都懂的,野人对火能把任何生物烧成一堆焦灰更是十分清楚的。
当然,在各种烧法中,烘、烤和烹,都是很不容易将食物的内部也烧熟的,这些字的字义蕴含的文明信息,《枢密》中也都粗略记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