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想达到的目的(2/4)
谁说李林甫不是个玩意儿了?最起码这几句,说的就让徐义跟舒服,也正合徐义的心意。
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另一堆人来,当真是让他们了解呀?就是徐义真有心,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就是想营造这么一个气氛,走这么一个形式,让朝廷明白,细柳营军城无意藏着掖着,是开诚布公的。
于是,一份朝臣从未见识过的奏章出现了。
徐义的这一份奏章,从修建细柳营军城开始,将细柳营军城的土地作为朝廷的出价,将朝廷钱粮的拨付、朝廷各世家大族的出资等等,计算出了一个所谓股份的架构性框架。
这一点大家是接受的,毕竟这涉及到了玉真公主、长公主、内务府,包括朝堂三成以上的臣工世家······谁反驳,那就是反对三成的重臣。
只是接下来关于整个火器的成本核算······过于详细,罗列的过于琐碎,却不得不承认,每一项都是制造火器必须的。
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产,整个过程详细到人们几乎是看到了整个工坊的制作过程。
挺让人信服的!
再接下来看,就没有一个人心里痛快了。
“圣人,这样的造价,别说是整个大盛朝全部军伍推广了,就是神策军,朝廷也是难以为继!”
李林甫的话,听着似乎是在感叹火器的成本之高,而言外之意,就是说,徐义这奏章就是在胡扯了!
可不就是胡扯嘛!看徐义这样罗列的火器成本,就凭这一次神策军出征幽州,那就是两年的朝廷岁入之数。怎么可能供养起神策军的延续?
信安王想起李林甫在细柳营军城所说的话,再看看老神在在的徐义······真有点看不懂了。
李林甫清楚,圣人是要想推广火器,就不想忤逆圣人的意愿,便在徐义广邀众臣时,直接将这事委托给徐义了。
价低了,自然是皆大欢喜,价高了,他就有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