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行路难(2/3)
黑脸军士原先家里有四口人,都是当地村子里的农户,几经战乱,最后就剩下老家里一个孤老母亲。
他当兵得的东西,也都给了家里,隋朝末年这个时期里,人人都是身不由己,战争带来的苦难实在太沉重。
“俺还有两年,就能回老家了,到时候…”,原来他们二人只要完成这次护送自己的任务,就能提前解甲归田,拿一笔银子回老家了。
唐僧静静地听着,尤其是黑脸士兵说到自己家里,他都能看到对方眼睛里的光亮,只觉得如鲠在喉,有点说不出话来。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呐”,唐三藏这样想着,这年头虽然已经改朝换代,当今圣上又是贤明君主,朝政清明,大唐江山已初有盛世之兆。
但具体到下面,百姓的生活中,像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唯一的盼头不过是家里的老娘。
就为了能吃饭,能活下来,他这个家里唯一的壮丁就要出来卖命。
能看出来黑脸士兵的表情是很乐观,但说出的话,却字字透露着凄凉,唐僧甚至感觉周围的山风拂过,耳朵有点热,带上了冰凉冰凉的触感。
往年跟着方丈修习佛法,得知自己的家世后,他也曾痛哭流涕,沮丧郁闷过。
因为他自幼学佛、念经、做功课,经常要念回向文,其中讲的便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谓父母恩,位列四重恩之首,在佛经的定义中,父母恩也有几个等级划分。
其一、父母在时,供给饮食、衣物、被褥,使其安享晚年,死后如礼安葬,尽到为人子的生养死葬之责任,这被佛家称为小孝。
其二、便是在“小孝”的基础之上,倘若能够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使父母感到荣光,如此可称为“中孝”。
其三、接引父母,令入佛智,也就是把父母“接引”进佛门,让他们也皈依我佛,如此方能免于苦海挣扎,是为“大孝”。
然而唐僧自幼出生时,便被母亲放在江河上,到了寺庙里,连父母的样子都不记得,偏偏又患上了失忆,对于父母亲人,第一印象想到的便是方丈。
他本是无处可孝的情况,照说,比黑脸士兵还要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