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战损(2/4)
午饭结束后,老先生把李承乾单独叫了出去散步。
一步一步的走着,见李承乾还是那副难看的样子,李纲笑了:“怎么,老夫以为你会忍不了,不再看这本书呢。”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无奈道:“虽然这书看的弟子恶心,但是弟子知道,您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
李纲点了点头,小声说:“老夫既然为太子太师,除了教导你识字写字外,还要教导你各种道理。各种先贤的典籍,你总能很快的接受。但是啊,做太子,跟做皇帝还是不同的。老夫让你看的这本杂记,其实是最真实记录了隋末乱世场景的书。你深居东宫,就算能在言语中体会到乱世的残酷,也是有好处的。
盛世不兴兵,不论是政权的更替,还是某些人的叛乱,深受伤害的,终究是百姓啊。况且,只要出兵,就会有人死去。这个世界上哪来的无敌军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常态。老夫叫你看这个,就是让你心中警钟长鸣,不能什么时候都想着用出兵来解决事情。”
听完老先生的教导,李承乾试探着问:“您也觉得父皇的举措,有问题?”
很明显,老先生的教导,有几分影射罗艺事件的意思。
李纲没想到李承乾这么聪明的发现了他的意图,只能苦笑道:“老夫不是皇帝,所以揣摩不了皇帝的心思,也教导不了你什么是帝王学。只是这次无端的出兵,连你都看出了皇帝的做法,老夫又如何看不出来?”
看着老先生感慨的样子,李承乾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次的事情,说怪皇帝也对,说不怪皇帝吧,也对。
罗艺这个外姓郡王的存在,的确是大唐的一个隐患。只是,这样明面上催长他的野心,诱导他反叛的所为,文人所不耻。但不声不响的用莫须有的罪名干掉他,也不妥。
所以啊,当皇帝,还真不是一个轻快活儿,总是容易成为矛盾的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