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中游防线(2/3)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文天祥便颔首道:“如今军情紧急,不兴那些繁文缛节了,这就开始议事吧。首先有个好消息要告知诸位,那便是兴国周知军已经表态愿意封闭五关,坚决将元军拒之于门外。另外,行在那边也派沪国公西进收复徽州,不日便可抵达江州与我军会师,届时,江防便可稳固了。”
闻讯,帐中诸人也都高兴起来,纷纷发出了庆幸和祝贺声,甚至还有人吟起了诗句。
紧接着,文天祥又道:“所以,我们这些日子得守好了才行。如今南岸既固,江水之上也有大战船拦江,那么所虑者只余江北了。元军占了黄州,必会继续进逼蕲州,蕲州管知州虽也组织了一些兵力,但远远不够,必须由我们协防才行。如何防御,还得议个章程出来。边都统,你精通兵法,又熟悉当地情形,你便先给大家讲讲吧。”
蕲州位于江北,依山凭江,控扼着自西向东最后一段狭窄的咽喉地带。过了蕲州,江北地形就相对开阔,元军可以肆意前往安庆、庐州等地,难以堵截了。所以,这蕲州是非守不可。
边居谊刚起身,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有一名文士出席发问道:“蕲州固然重要,可也总不能让我们江西人流血吧?北岸下游便是安庆,安庆吕虞卿兵多将广,为何不让他来出力?”
他话音刚落,帐中就响起了不少赞同声。吕虞卿就是吕师夔,他现在驻扎在安庆,手中握有上万正规军,而且名分上归属于靖安朝廷,本来就是元军传檄讨伐的对象,这时候他不出力,还要让谁出力?
不料文天祥却突然色变,道:“此事休得再提!当下最该防的就是这个吕虞卿,他们吕家人都不可信,老实在安庆呆着还好,万一到了前线与元军接洽上了,说不得便会临阵倒戈!此子事后自有法办,如今不去管他,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便可。”
自从文天祥早就对结党营私、势大难制的吕家人有偏见,而得知襄阳是因吕文焕投降而失陷,便更是对他们没什么好看法。(实际上历史上他就跟吕家人很不对付,吕氏族人吕师孟明明没投靠元朝,他偏偏也看他不顺眼,事事与他不配合,闹得下不了台。)
提议被否决,倡声的文士很不服气,但也不好忤逆他,只能悻悻退下了。
见场面尴尬,边居谊便咳嗽一声,走到一副巨大的壁挂地图前,说道:“那我讲讲蕲州吧。蕲州境域广大,单凭我军现今的兵力难以全守,但所幸州内自西而东有三水,巴水、浠水和蕲水,而我军水师强悍,可以据水阻敌。
不过,巴水临近黄州,已经被元军占住,不复为阻碍,现在首当其冲的就是浠水了。浠水在道士矶北方三十里外,下游近江段倒是无虑,王伯厚已经去坐镇蕲水县了,水师可以控制,但上游有些狭窄或浅滩段,须得驻兵看住了……”
(注:此时蕲水县虽然名为蕲水,但其实位于浠水口,大致是后世浠水县兰溪镇的位置。另外,后世蕲春县城也在内陆,但这个时代的蕲春城是沿江的,也就是后世蕲州镇的位置。)
文天祥听到这里,频频点头,对边居谊道:“那么,边都统,还劳烦你点出需驻守的要地。诸位也都看看,哪家觉得合适的,便可领兵过去协防。”
边居谊听了,嘴角直撇。乖乖,这可是军务啊,难道不应该是指派人过去还要下军令状的么,怎么还自愿起来了?
但文天祥其实也没办法,他手下这支“大军”其实都是各士绅自组织的团练凑起来了,一个个都听调不听宣。你要是好声劝着,他们觉得有面子了,还能出点力,否则就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因此,怎么打仗,只能商量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