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朝野震撼(3/4)
这时符凯伟又好奇地问道:“‘储事’是什么?”这次他是真好奇了。
“嗯?”秦九韶犹豫了一下,还是大嘴巴地说了出来,“也没什么,就是官家欲立储,当时的左相吴相公犯了忌讳,嗯……”
前几个月,朝堂上发生了一次立储fēng • bō。
赵昀无子,希望立自己亲弟弟的儿子赵禥为太子,但是赵禥有智力残疾,当时的左丞相吴潜因此反对,希望择选优秀宗室过继为储君。
这就触到了赵昀的逆鳞了,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远支宗室,和上一任皇帝宁宗几乎没什么关系,因为机缘巧合才当上了皇帝。
当时的赵昀还叫赵与莒,他家虽然是宗室,但是关系太远,本来已经差不多泯然众人,过着平民的生活了。可是当初宁宗也是无子,委托当时的权相史弥远挑选合适宗室为储君,史弥远的手下就相中了赵与莒。其实当时可选的宗室还有很多,但是赵与莒根底最浅,最方便控制,所以史弥远最后将他扶上了储位,并且在他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内一直把持着朝政。
那既然境遇相似,感同身受,所以赵昀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旧事重演了!侄子再傻,但毕竟血脉够亲近啊,现在你吴潜想选个别的宗室,是不是想效防史弥远旧事?
右丞相贾似道就识抬举得多了,他察言观色,领悟了赵昀的想法,坚决支持立赵禥为皇太子,并最终与党羽一起促成了此事。赵昀自然对此很是满意,对他更加信任。
事后,朝堂大震动,吴潜的地位不稳,贾似道趁机清洗了不少平日就看不顺眼的官员。而上个月又发生了郝经被劫的大事,虽说直接相关人都是贾党一系,但毕竟吴潜才是百官之首左丞相,首先要背一个失察之过。
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贾似道乘胜追击,指示党羽收集吴潜的黑料,弹劾了他一个“欺君无君”的大罪,最终成功扳倒了他。吴潜被夺取职位、贬往外地,一系列官员也趁机被扳倒,从此贾似道在朝中再无对手,真正的大权独揽了。
“……总之,贾相公便是由此做了左丞相。”秦九韶总结道。他当初和吴潜多少也有些来往,所以此时不好落井下石,还算客观地讲清了这场**的来龙去脉。
符凯伟听他讲完,懵懂地点了点头,也没怎么在意,毕竟他早就知道贾似道会位极人臣的,也不在意其中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