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西北六道之魔道(3/4)
老粟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回头,语气恭敬的回答:“还请道长赐教。”
要说六道,必须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轮回六道的由来。
这个问题,又衍生出了第二个问题——道教早,还是佛教早。
道教早。
道教起源于黄帝时期有,距今大约是四千七百年的历史。
而佛教,是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距今两千五百多年。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派遣蔡愔(或说张骞)等十八人前往西域求佛访道,在大月氏国遇见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得到了佛像和经典,并载以白马,佛教正是传入华夏。
而六道轮回,原为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被佛教引用,又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
生死轮回说法,特指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生后会六个去处,也被称为六道。
六道,是佛门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分别是天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道)、饿鬼道、地狱道。
所以人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只是佛门的说法。
道教,最讲究的则是三界五行。
三界,分别是无色界、色界、欲界。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道教讲究,世人都在三界五行中,无论做什么,都超不过这个范畴内。
西游记中的那只泼猴,打上灵霄宝殿时,就曾经叫嚣:“尼玛!孙爷爷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个能管得了俺?”
而道士之所以苦苦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却和那只泼猴没多少区别——当然不是当齐天大圣,而是三十三重天。
欲界六天,分别为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