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让干饭人欲罢不能的节目(新书求一切)(2/3)
整部纪录片里对于张艺的评价,几乎没什么铺垫,直接给的就是大师级的水平。
若是旁人,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评价,肯定有人说,这里面有内幕。
但张艺的陶瓷修复水平,那是切切实实的有目共睹。
整部纪录片里,第一集的所有镜头,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围绕着他的。
懂得拍片的人自然知道。
整部纪录片里除了空镜,还有一些对于文物特写,其实都挺重要,然后刨除了这些东西之外,还能够有一半以上的镜头,这几乎已经算是他一个人的主场了。
此际。
随着张艺对于文物的修复,国宝级配音老师李宏那标志性的浑厚嗓音,也似娓娓道来。
“修复文物是对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特殊体验,当然,这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一种体验。”
李老师不愧是配音界的大牛。
由他开口的解说词,天生就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再加上张艺出神入化的手艺,以及他那深邃的眼眸,壮硕的身体。
这简直是最完美的搭配。
相比于故修第一季,在第2季上,徐伟显然下了很大的功夫。
包括花大价钱去请李老师。
然后对镜头的把握什么的,也都是恰到好处的状态。
虽说这一集的导演是赵霁,但若是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话,凭她一个人也拍不出这么好的片子。
整个节目的安排很合理,却又不太合理。
相较于第一季,比较零散的去讲解一些文物知识,然后在其中穿插生硬的文物修复技术。
在第2季上。
徐伟显然规避了这种令人尴尬的麻烦,而是转由张艺的视角,以文物修复大师与文物之间的对话,来彰显其中的价值。
这么做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带动观众的兴趣,同时,李老师和张艺的配合也算是恰到好处。
尤其是那句:“我们通过电视,从鲜为人知的传统技艺了解到历史,可以说是在跟先人进行“对话”,而文物修复师们自己也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得一定的人生道理,并从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人生价值。”
“他们是很平凡,但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却依旧释放着伟大的价值。”
很显然,这部纪录片相比于上一部来说,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从片子立意,人物的选取,解说词的精炼和解说人的专业,那都是极其有水平的东西。
而且在修复文物的过程当中。
大家伙也能看到,在进行文物修复的时候,修复师很枯燥也很累。
就光是刚开篇的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张艺就修复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才算是初步完成了修复。
但解说词上同样在说:尽管张艺大师手法精炼,水平高,但限于如今修复材料的影响,整个瓶子的修复只能坚持5~10年时间。
因而,文物修复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