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百味汤(修)(2/2)
宗午抽了抽鼻子,有些担忧简清是不是太累导致发挥失常。
简清镇定自若,百味汤本就是靠芡汁提味,成败全在芡汁之上。不论前面煮的味道有多奇怪,只要调味思路正确,技巧得当,再加一点玄妙的悟性,普通菜汤也能变美味佳肴。
芡汁打圈滑入锅里,熄火,捞起一勺汤,半凝固的浅色汤汁在勺中微晃。
平凡熟悉的味道散开,宗午紧绷了半天的神经慢慢松开。他忽然有些想家,关中府的宗家,他已经很多年没回去过了。
简清抿了一口汤水,和过往差不多的做法,却不是一样的味道,喝起来令人熨帖,忍不住微笑。
---
扮成越影顺利出城的楚斐带着一队人借着夜色绕路,灵越江分支很浅,四周稀疏树林蔓延到远处山间,此时正方便了他们。
本以为临时集结出的营地此时看起来已经初具规模,大帐四起,沟壑挖出,显然带兵的是谨慎之辈。摸黑列队的兵卒们没有点火把,全然靠天上星光,一方面方便调兵遣将,一方面也躲避城上神射手的点名。
代替楚斐站在城上的越影在北疆时就是开硬弓的好手,一队人摸黑分散进营地,时不时还能听见对“华阳王”的咒骂。
推着火炮的炮手没在阵前,两方离得太近,导致攻坚火炮被安排在营后。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在楚斐身边响起,查探之后汇报结果。
沉思片刻,楚斐兵分两路,“火炮引线湿了就没用了,身上打湿,一队去泼引线,一队去敲晕炮手。”
兵卒们领命而去,楚斐借着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阴影,一路摸向主帐。
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
主帐位置十分好找,写着“肃”字的旌旗飘在其上,几乎是个活靶子。借着进出帐篷时掀起的门帘一角,楚斐确认里面坐着的的确是肃亲王。
他老了,楚斐想,要是十年前,他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两队兵卒任务完成的鹧鸪叫声纷纷响起,楚斐握紧刀柄,趁先前一人离开,闪身而入。
“你来了。”
肃亲王半靠在椅中,慢吞吞道。
夜色愈发黑沉,破晓将至,喊杀声未停。楚斐听到声音的那一刻飞身前扑,刀锋抵上肃亲王脖颈,回身再看,帐篷入口处却没像他想的那样有兵卒鱼贯而入。
“对你,我还不至于用这样的手段。”肃亲王的声音依旧缓慢,老人拍了拍楚斐手背,“景然嫁给你,我放心,也安你们的心,不好吗?”
交锋之中,忽然听到这样的话,楚斐只感到荒谬,冷声道,“你到底是为了安心,还是心有不甘,你自己清楚。”
“好吧,好吧。”肃亲王咳嗽两声,“人各有志,总要给条生路试试,你说是不是?”
老人咳嗽时,才让人觉出他的瘦弱来,他记忆里强健且说一不二的摄政王气息衰微,让楚斐不由得皱眉,提着衣领将肃亲王拉起,“跟我出去,让他们停战。”
“老了,该腾地方了。”肃亲王说着没头没脑的话,又咳嗽起来,许久才停下,楚斐挪开了些刀锋,还是在肃亲王几乎皮包骨的脖子上划开了细细一道血口。
肃亲王笑了一声,快速道,“最后教你一句,别放松警惕。”
不等楚斐感觉到不对,电光火石之间,不知肃亲王那干瘪的身躯里从哪里来的一股巨大力气,夺走楚斐手中长刀。鲜血飞溅,头颅飞起,发丝尽白的老人头颅在他自己毫不留情的回斩下飞出老远,顶开一点帐篷门帘方停下。
帐篷外,天光微亮。
无头尸身轰然倒地。
脚步声逐渐走近,有人含笑道,“老师,学生已安排妥当。”
---
达州城被炮火轰炸几轮,即便后面再没有炮声响起,城上和攻城的士兵们互相砍杀的兵卒们的心弦也始终绷紧。
黎明之前,星子隐去,沉沉黑夜笼罩下来,让许久不曾有战火的达州人心中满是惶惑。
一行橙黄灯火逐渐走近,麦香和一股说不出的暖香勾出熬了一夜的饥肠辘辘,雍淮按按额角,循着味道回头看去。
简清扬了扬手中木勺,笑道,“知府大人,简氏和宗家一起来送饭食,还请赏个脸?”
少女熟悉的面容让雍淮心中微松,再看一眼旁边轮换下来抱着刀靠在城墙边休息的民兵们眼巴巴望过来的眼神,一摆手,“许阳,带人维持秩序。”
“多谢大人!”少女脆生生的声音让人不由得心情好起来,有年轻的兵士按着肚子排队,探头探脑地问道,“简氏是哪里?”
探出头他才想起来脸上溅的血迹没擦,吓着小娘子就不好了,可再遮脸已经来不及,只能做好吓哭小娘子被骂的准备。
谁料,小娘子依然笑着,温柔答道,“我是凤溪城简氏酒楼的掌柜兼掌勺,你们听说的第一酒楼,和宗家在卖的剁椒酱、豆瓣酱,都是我们家的。”
说着,递过来一碗盛好的热汤和一个粗面馒头,馒头里夹着红艳艳的酱,一闻就让人精神起来。
“能吃辣的吧?”简清补充问道。
年轻兵士红了脸,接过汤和馒头,一溜烟跑了。
有人开起玩笑,“嚯,我们这一顿可要不少钱,赚了赚了。”
简清认真道,“各位辛苦守城保护城中百姓,我只有厨艺还拿得出手,不过一餐饭食,哪里比得上各位舍生忘死?”
开玩笑的人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和平久了,要不是身后有妻儿老小,谁愿意不要命冲在前面?
端着汤走远的人听见这话,口中熟悉的像是妻子或母亲熬制的汤的味道愈发令人心揪,泪水无声滑落。
“小丫头说得对,不就是比不要命吗,干他娘的!”
有人一抹嘴,狼吞虎咽吃完辣椒夹馍,还没到轮换时间,又拎着刀上了城墙。
天光渐亮,桶里的汤喝完了,简清搭着锅在城墙下现熬,赶来的百姓你给一把葱,我给一包豆腐,没一会又凑够了一锅百味汤材料。
城墙上砍杀的手臂动作已经发僵,守了一夜的兵士眼中已经显出血丝。
忽然,从江对岸响起了一声巨大锣声,拖长音调的喊声传遍四野。
“罪首伏诛,投降免罪!”
站在江对岸拎着两颗滴血头颅的人,在晨光中显出身形。
作者有话要说:儿砸是不可能被flag击倒的!
肃亲王其实最开始是真的想只是保全自己和家人的,但是女儿跋扈,下面人又各有心思,有点被逼无奈。
而且小皇帝也根本不放心他,王爷和小皇帝以前吃过苦头,王爷掌了兵权就要肃亲王从摄政王位置退下,又四处巡视布防军备,显然是不会放过他。
肃亲王借着符桂之的谋划,赢了固然好,输了也就是被清算,也不算亏。而他死了,杜景然这一个看起来始终没参与的唯一血脉可能会吃点苦头,但是他赌的是王爷和皇帝要服众,认为杜景然能活下来,所以才有要试试生路和腾地方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