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3)
就算是僭越,那也是她的孩子,外人能对家事置喙?
所以梁萦出了宫城之后,大多数是别人给她让道。
樊氏听说长公主的车驾到了公主府上,又是紧张又是高兴,紧张的是她在长公主在长乐宫的时候,咬牙切齿的在心里不知道说了多少长公主的坏话,这会生怕有人给传出去。她终于是想起当年自己差点被个庶孽绊倒的事了。
若是长公主知道,就算长公主不出手,长乐宫那位太后也能让她有苦难说。半年前的大朝会,外命妇也入宫朝贺,皇太后对她这个亲家母没有半点表示,甚至曹家的那几位侯夫人和太夫人,神情似笑非笑,让她坐立难安。
幸好自己的孙子终于被太后放出来了。昌阳长公主带孩子一入宫就是大半年,樊氏只有日日对着阴平侯哭泣。
可惜阴平侯是没有和公主妻子对着干的勇气,以前倒是有人这么做过,但都被天子给褫夺了爵位发还原籍,这样一来谁还敢对帝女指手画脚?况且就算他有那个胆,长公主人也在禁中,紫宫分为宫和禁中,大臣可入宫上朝处置政事,但禁中却是进不去的。那是天家私地,就算是丞相伍嘉也不能进去,更何况是梁武呢。
所以樊氏哭是白哭了,幸好她终于等到了孙子被放出禁中的一日。毕竟小儿七岁男女分席,知男女之别,七岁之前还好说,七岁之后还留在禁中就有些不太像话了。她满心欢喜派人去打听,结果打听回来的人回禀不是世子回来了,而是侯女。
樊氏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而后又是捂脸哭起来。身边的人见状知道要去找阴平侯梁武,可是梁武今日入宫参加朝会去了。
“太夫人,君侯今日入宫了。”侍女在樊氏身边小声提醒,果然侍女这一句出来,樊氏立刻就听了苦情,只是方才有些用力,双眼红红的。
“太夫人,世子不可能再在禁中呆上多久,太夫人很快就能见到世子了。”旁边的人劝说道。
这一句才让樊氏心里好受了些。
梁萦回到长公主府,浑身上下都轻松了不少。在宫里头的那根本就没有一个好对付的,母亲和外祖母就不说了,天子阿舅的那些后宫,尤其是高位的,说甚么只是嫔御,不必放在心里,要是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一个大写的傻字。
天子后宫和外头那些能够随意处置的妾侍不同,每一个等级都是比照天子的朝堂。
夫人之列位比丞相,除非是真的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不然还是打起精神来为好。
比较起来,刘偃那些熊孩子都算是可爱了。梁萦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景色,觉得浑身都懒洋洋的。想起出来之前昌阳长公主说过的要她过几日去一位才女府上拜访,她觉得再怎么样也不比那些夫人麻烦了。
“侯女。”昌阳长公主还有母亲要侍奉,最近曹太后有些小病痛,做女儿的要去尽孝,放心不下女儿一个人回来,就将身边的女官派了过来。
女官姓徐,昌阳长公主下降阴平侯的时候,就陪嫁了过来。在昌阳长公主身边都有好几年了,“一切都已经办妥。”
徐女官双手拢在袖中,将双手举高拜下。
梁萦还礼之后道,“甚好,劳烦阿徐了。”
去人家府上拜见不是个容易事,要挑好日子时辰,还要挑选好见面礼,贵族之间更是如此,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势力,甚至得罪人。毕竟礼大于天。
“此言妾不敢当。”徐女官连忙道。
梁萦和徐女官说了几句话之后,她准备几日后就去那位袁大家门上拜访。袁大家家里是著作史书的史官,史官从先秦以来,基本是父传子子传孙,家族世世代代这样。汉室创立以来,在这上面倒是和先秦是一模一样。
这样的家里出个才女就没有值得奇怪的了,此时的风气和先秦也差不了太多,女子可读书骑马。当年秦朝焚烧书籍,待到天下大局已定,朝廷派人搜寻残留在民间的典籍,有尚书不可寻,还是一个老儒生的女儿靠着自己的记忆将早年记得的那些尚书给复述给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