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4)
萱阳城外,驿馆里,高芳华对常嬷嬷说:“我们的两个条件,燕侯能答应吗?”
常嬷嬷摇摇头,胸有成竹,“多半不能答应,我们就要他不答应。”
高芳华有点不安,“嬷嬷,这样行吗?皇帝赐婚,我们回去了,万一惹恼太后,我姨娘也承担不起。”
“姑娘,太后要恼也是恼燕侯,姑娘想,姑娘是太后的亲侄女,燕侯坚持从侧门抬进去,这不是打太后的脸吗?太后把姑娘给燕侯做妾,不等于燕侯就拿姑娘当小妾待,不看僧面看佛面,一点不给太后留面子,太后能高兴吗?姑娘放心,姑娘跟太后好歹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一家人还能胳膊肘朝外拐。”
这个常嬷嬷跟韩氏已经盘算好了,故意演了一出戏。
两人正说着,丫鬟回禀:“侯府的章先生来了。”
“请章先生进来。”高芳华道。
章言走进去,施礼,“在下拜见姑娘。”
“章先生,我提的两个要求,燕侯是怎样答复的?”
高芳华盼着燕侯拒绝。
章言看出国舅府的人的意图,道;“姑娘,在下请示了燕侯夫人,燕侯夫人说,荣庆伯府也是有妾的,伯府的妾都从那个门抬进去,姑娘就从那个门抬进去,这个没什么可争竞的,如果姑娘硬要无理取闹,不打算做妾,我家侯爷很遗憾,只好送姑娘返回京城。”
这一番话,把责任推到高芳华身上,高芳华瞅瞅常嬷嬷,常嬷嬷来时得韩姨娘吩咐,一定要把姑娘带回京城,此刻,便也不顾其它,“既然燕侯如此说,没有一点诚意,我家姑娘明日返回京城。”
“姑娘返回京城,路途遥远,还有需要章某效力的地方,尽管开口。”
章言客气几句,做到仁至义尽。
“没有,那就麻烦章先生回复燕侯,不能接受我的条件,我也只好离开北地。”
高芳华恨不得立刻就走,一日不想多待。
章言告辞出来,想燕侯要上表把事情来龙去脉奏明皇帝。
高芳华准备回京城,把想法对送亲的官员说,送亲的是个七品小官,吓得一头冷汗,“姑娘,这可使不得,圣旨赐婚,不是闹着玩的,姑娘三思啊!”
负责送亲的官员这下棘手了,如果回去,圣上震怒,头顶乌纱不保,还可能掉脑袋,这位千金没事,可他们这些官员倒大霉了。
送亲的官员叫苦不迭,皇帝赏赐嫁妆,临行嘱咐,这趟差事务必办好,侯府还没进就打道回府,这不是把圣旨当成儿戏。
实在没办法,这位官员想起欧阳锦,急急忙忙去找欧阳大人。
欧阳锦听了,颇为意外,对国舅府的人厌恶,这位高姑娘太任性,不知道轻重,根本不能理解太后和皇帝的真正用心,这是把他们朝廷官员置于何地,亲事办砸了,他们一干人都脱不了干系。
欧阳锦跟燕侯熟了,住在燕侯府上,没有住驿馆,驿馆空间狭窄,留给国舅府的人住,欧阳锦当即赶到驿馆,面见高芳华。
“下官听说姑娘要回转京城,可有此事?”开门见山,欧阳锦问。
高芳华见到欧阳锦客气几分,毕竟欧阳锦是御史中丞,朝廷三品官员,深得皇帝信任,不便得罪。
“欧阳大人,燕侯怠慢我国舅府的人,我提出的条件燕侯一口回绝,我也只好回京。”
高芳华被常嬷嬷一撺掇,越发理直气壮。
欧阳锦压住愤怒,“燕侯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姑娘提的条件,完全是故意为难,既然不愿意做妾,为何在京城不拒婚,牵连我等一干朝廷官员。”
高芳华被戳穿,略显尴尬,无言以对。
姜还是老的辣,常嬷嬷在一旁道;“燕侯把我家姑娘当普通妾对待,全然不顾太后的面子和国舅爷的脸面,这样的气我们姑娘可受不得。”
欧阳锦心底冷笑,这高国舅之女,着实令人反感,骄横跋扈,燕侯娶进府里,从此家无宁日。
欧阳锦道:“妾都是做小。”
多说无益,一甩袍袖,转身离开。
欧阳锦回侯府,欧阳锦上次来住在侯府,对侯府轻车熟路,马车驶入侯府大门,欧阳锦下车后,直奔徐曜书房。
小厮通报一声,“侯爷,欧阳大人求见。”
徐曜正等着他,“请欧阳大人进来。”
欧阳锦往书房里走,脚步由开始急躁,变得四平八稳,进得书房,面带笑容,抱拳,“下官拜见侯爷。”
“欧阳大人请坐。”
徐曜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欧阳锦撩袍坐下,第一句便道:“高国舅之女明日回转京城,侯爷是不是求之不得?”
欧阳锦是个极难对付之人,徐曜道:“欧阳大人此话怎讲,我徐曜能得皇上器重,赐婚,是我徐曜的荣耀,高国舅之女我是有心纳了,既然高氏女不屑为妾,不能强人所难。”
彼此心知肚明,欧阳锦是无论如何也要把此事圆过去,“侯爷如果有诚意,不妨给国舅府一个面子,答应此事,不然,于侯爷来说,却是有些麻烦。”
徐曜心底冷笑,正色道:“答应条件,把我夫人置于何地?徐曜奏本,上奏皇帝请罪。”
僵这里了,国舅府故意为难,想把亲事作罢,燕侯正中下怀,想退了亲事。
欧阳锦从书房出来,走回自己住的院落,住在侯府前院一间dú • lì的院落里,他在屋里来回踱步,跟欧阳锦一块来的朝廷副使,听说此事,急急地来到欧阳锦住处。
“大人,不能让国舅府的人回京,圣上面前,你我都吃罪不起。”
欧阳锦烦恼,国舅府哪里是说不通了,燕侯这里也说不通,一个要走,一个不留,让他们在中间难为。
副使看欧阳大人不说话,想来也没主意,叹口气道:“以燕侯之姿,高氏女做妾,也不算委屈…….”
欧阳锦突然站住,“有了。”
副使大喜,“大人想出主意了。”
二日,欧阳大人就在驿馆办了几桌酒席,回请燕侯及北地高层文武百官,来而不往非礼也,同时也请国舅府的人。
席面是在酒楼叫的,欧阳大人还有一层意思,明日回转京师,今日一聚,谢燕侯热情款待,略表寸心。
前院热闹,高芳华在后院里,听得前院丝竹管弦之声传来,身旁的几个丫鬟跑去前院看热闹,回来赞燕侯绝世姿容。
高芳华突生好奇之心,燕侯徐曜早有耳闻,她明日便回转京城,燕侯却无缘一见,终究有点遗憾,按耐不住,悄悄带着丫鬟走到前院,躲在帷幔后偷窥。
欧阳锦酒至半酣,人也兴奋,亲手抚琴,力邀燕侯徐曜舞剑助酒兴。
琴音铮铮,伴着琴声,一个一袭白袍的俊美男子,身轻如燕,宛若蛟龙,数道寒光,剑法一绝。
高芳华不识燕侯徐曜,目光一直追随舞剑的男子,一身雪白袍子,清逸超凡脱俗,气质内敛,高芳华没想到北地还有如此出色的男子,令高芳华眼前一亮。
男子舞剑毕,满堂叫好声不断,众人齐赞燕侯,高芳华惊诧,这就是她要嫁的人燕侯。
高芳华春心荡漾,痴痴地望着那个一袭白袍出色的男子,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被燕侯迷住。
离开前厅,走回后宅,呆呆地坐着,后悔草率拒婚,暗想,如果回到京城,被京城一干上流圈子姑娘耻笑,人已经到了北地,又被退了回来,等于退婚,再嫁受影响,被人取笑不说,得罪太后,父亲嫡母,她姨娘得宠,也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妾,以后婚事捏在嫡母手里,嫡母对她母女不喜,她也没好日子过。
这个男人实在出色,她一见钟情,便心里再也放不下,权衡再三,改了主意。
对常嬷嬷说:“我不回京城了,我要留在北地。”
常嬷嬷大惊失色,“姑娘刚说得好好的,怎么又反悔了,姑娘不回京城,姨娘可是在京城等着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