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2/4)
李绒也不顾在场还有郑琦在,事实上,她就是看有郑琦在场,才说这话。
话一开口,李绒就直截了当地表明,她和李络的姐妹之情不太深厚,甚至还闹过些小矛盾。
如此一来,就早早向郑家表明,若是想要通过李络和她的这层姐妹关系,再通过她和杨绦的夫妻关系,同杨绦的兄弟杨谦与杨谚搭上关系,从而为在宫里的郑嫔助势,这事怕是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般好。
李绒开口,杨绦也就神情严肃地看向李络,“良言逆耳,你姐姐说的不会错,总不会害你的。”
娶了李绒为妻,那李绒的父兄姐妹的事情,他能帮也要帮的、该操心也要帮忙操心。
李络一直很怵这个姐夫杨绦,加上现在她虽和郑琦浓情蜜意,但到底对她这姐夫有过一点没说出口、也没付诸于行的心思。
杨绦这么说,李络就像暂时变成一只鹌鹑一样,低下头来:“是,我晓得的。”
因为前世今生的一些过节和怨念,李绒对李络的姐妹情确实不深厚,但她现在也还愿意存着一份善意,提点李络一句,顺便把话说给郑琦听。
李绒:“络络,那秦公子的话虽说得难听,但抛开其中恶意来看话里的道理,也是没错的。你今年都已经二十,虚岁就是二十一了,你懂事晚,以前活泼好动一些也就算了,如今你正值嫁人的年纪,总该注意些。”
李绒的话说出来时还是美化了,在这眼下,二十、二十一岁何止是正值嫁人的年纪,而是早已过了姑娘家嫁人的最好年纪!
李络又何尝不知,左邻右舍总有那长舌妇,在暗地里嘀咕她是个老姑娘了,她虽不觉得自己老、觉得她还是花期少女,但耐不住总有那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在!
“是,姐姐,我晓得的。”
杨绦看了李络,又看看坐李络旁边的郑琦,心想:绒姐现在说这话,实则是在为李络在郑琦这里催婚,但李络那一副羞恼的神情,怕是没有领会到绒姐的苦心。
李绒发这份善心,本就没图李络的报答,所以说起话来也真没斟词酌句多委婉,继续说到:
“士农工商,虽然我们家的匠户户籍不是最低贱的户籍,但论出身到底是差了一层,就连稍微殷实些、讲究些的寻常小富民户之家,都不愿意娶我们这样的匠户之女。”
更何况郑家呢?虽然往前数五年,郑家也只是一般度日的普通平民百姓,但如今郑家有一个女儿在宫里侍奉皇帝,郑家勉强也能说一声‘国戚’了。
虽然郑家依旧还在这杭州过日子,宫中的女儿也没给他们赏赐下一两半两的银子,还需要郑家到处弄钱送进宫去,日子过得只是表面风光、内里一团糟,被接到京城去过好日子的希望也是渺茫,但一样是瞧不起李络和李家的。
否则,李络和郑琦来往都这么久了,杭州城里只要认识郑琦的人就大多都见过他身边跟着的李络,怎么两人还没有个说法呢?
郑琦在一旁听着,脸上神色有些赞同,但随即又神色坚定,与李络目光相对,情意绵绵。
李绒在一旁看了,只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