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 109 章(1/4)
在杨绦前世所在平行时空中,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明清时,在男同性恋方面可算得上‘开放’。
正史之中虽无记载,但地方性历史书籍中却有蛛丝马迹。说是像京城、江浙和福建等地,男风男色盛行,甚至还有一种男同性恋之间的婚姻习俗(关系)——即结契兄弟。
两个男子结契之后,就可像夫妻一样同行出街、同吃同睡。直到双方都与女子成亲,各自成家、传宗接代,这种关系才会结束。
当然,也不乏双方都成亲之后,契兄弟之间依旧亲密来往的。
杨绦以前刚知道这点的时候,真是好惊讶!而且这辈子来到这个时空后,也见过一些这种关系。
毕竟他家之前是租住在百戏伎艺聚集的积善坊那一块儿,下九流‘贱民’住的地方,戏角歌伶等各样人都有。
秦梧听了郑公子的‘契兄弟’之类的话,分辩道:
“姓郑的!你欺人太甚!我秦家不说豪富,但也殷实无忧,用得着与…去结契换聘礼吗!”
事实上,时下契兄弟这种关系,多发生在一方家境贫困的情形下,盛行于下九流‘贱民’之间。
除少数两情相悦的情形外,大多是贫困人家将自己姿色上好的孩子送入另一户人家,以图收取“聘礼”。而作为契弟的一方,以后的生计及娶妻成家等费用,皆由契兄一方负担。
秦梧越想,胸中怒气越是怒滚!
“你!!!姓郑的,你说话太刻薄!我与孙兄是多年挚友,却被你说成那种关系,你实在欺人太甚!”
没错,这种契兄弟关系,除了在福建即闽地一带、是一种正常的婚姻习俗之外,在京城和江浙等地,其实是带有一种不正当的、淫邪的意味在其中的,常与卖.淫联系在一起。
朝廷明令官吏嫖.娼狎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此自然就要另找一些名目了。结契兄弟、契儿、契父等,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正当关系。
郑公子建议孙潜和秦梧结成契兄弟,可不是好心,话里是带了恶意的。
秦梧气得直眼底充血,红着眼差点冲上去和郑公子厮打起来!
秦梧称孙潜为‘孙兄’,又一眼就能看出他和孙潜两人之间,是他处于弱势地位。
那么,‘契弟’是谁就已显而易见――多半是秦梧了。
孙潜揽住秦梧的肩膀,安抚道:“梧弟,消消气,世人都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我们的关系也不是他所说那样不堪。”
郑公子重重地嗤笑一声,“呵。可别动辄就说‘世人都知道‘这样的话了,我不想被包括在你们说的‘世人’之中!再者,世人也不都是瞎子、聋子、傻子。”
郑公子:“杭州谁人不知,盐商孙大富商年过而立,却还没娶妻,是因为与‘挚友’秦梧感情深厚、夜夜抵足而眠、眼里容不下妻妾。”
郑公子说的还真是实打实的实话,半句虚言也无——反正外面就是这么传的。
看八卦热闹的围观路人纷纷点头,指指点点,与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秦梧被气得直喘粗气,从脖子到脸上都红透了,被气的!
“你!你!……”
但是呢,孙潜就要淡然一些,只是一直安抚着秦梧。“梧弟,你先别气了,气坏身子可不好……”
在官绅富商之中,若有人结一位或几位契兄弟,就几乎相当于逛青楼点了几个妓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