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2/4)
到元宵节钱的整个过年期间,杨绦和李绒都圆满完成了联络和开拓人脉的目标。
杨绦把纺织厂开业之日定在了二月初一,元宵一过,那就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所剩时间已不多。
他就完全投入到了纺织厂的开业准备之中,李绒也投注了许多精力在染坊之中去,以应对不久之后随着杨绦的纺织厂开办,或会陡增的业务量。
杨绦首先要确认的,就是新式织布机和纺纱机。所幸在李仙工的带领下,或许互相间都没有照面过的木匠们以流水线方式,赶工打造出了好一批机器零部件。
因为给的工钱和奖励很可观,就连过年也只过了三天,就立即复工了。终于在正月二十之前,就完成了开业前机器到位数量各二十台的目标,并且全都运去了厂房里并组装完毕。
然后是孙藏供应的原料棉花也如约送到,杨绦去抽查检验过,见确实合格,没有发霉、棉籽除得算是干净,过称之后重量也没有多大出入,就签收下来存进了仓库里。
既然机器已经到位,第一批棉花业已入库,工人招聘也早在年轻就办妥善了,杨绦临时决定,不如搞一个岗前培训。
通知了工人们,自正月二十三起进行为期七天的操作教学,如此一来,开业之后就能直接上手开工了。
岗前培训之日起就开始计算工钱,那些工人自然没有不愿意的,都高高兴兴地去了。
培训过程之中,工匠们慢慢地摸索明白,并能上手操作之后,渐渐地就意识到了新式机器的威力,惊奇之下少不得议论纷纷:
“天下竟有这样的织布机!一匹布的宽度,竟抵得上一般布匹的两匹布宽,而且还不用两个织匠配合着抛梭,只需脚踩踏板就能带动梭子来回穿梭,真是太省力了!”
“这新式织布机织上一天,怕是三个人半刻都不停地织一天,都织不了那么长的!以一敌三怕是都还不止,这还没算布匹的宽度呢!”
“到底是绦公子啊,他的两个兄弟都是进士——尤其弟弟还是百年难遇一个的‘六元及第’状元,他能改良出这样的新式织布机,想来是遗传使然,实属正常。”
“还不止呢,据说纺作那里,那新式纺纱机才叫令人惊叹!……”
……
“这新式纺纱机,一次就能纺八个纱锭,手摇起来也方便省力,一架机器怕是能抵十人之力还不止呢!”
“既然能安装八个纺锤,就能安装十个、二十个甚至是百八十个,那到时候就不止抵十人之力了,抵百人之力也未尝不可能。”
“十个、二十个还罢,八十个、一百个怕是很难了吧?手摇不动的吧?”
“倒也是。”
……
与袁氏布店的布匹生意完全不能与之相比,杨绦是将纺织厂当成一项大事业在做!他再如何重视都不为过。何况,他比这个时空的任何人,都更加明白新式织布机和纺纱机的威力。
所以他本就在监测着工人之间的言论,议论刚起,他就悄无声息地引导言论的走向。允许工人们谈论、惊奇,但没让这种惊奇拧成一股去,最终没能成什么气候,也暂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结束培训之后,杨绦在二十个织作工人里选出来两个临时管工,暂且协助管理同组的另九个工人。分纱机房和粗纱房的纺作,杨绦也依样各选了两个管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