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 100 章(2/4)
……
之后杨绦照旧请相熟的行商,顺道把信件带去京城。
因为信件到京城的日子,约莫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杨绦还买了一些杭州特产和布匹等作为年礼,随信件一道寄去了京城。
一转眼,日子就进入了腊月,不过因为杨绦已经雇了人入局代替他应役,他现在每月一整月的时间都归他自由支配了。
不过杨绦依旧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忙,只是没有老爷子他们的约束,他能放开手脚去忙了。
杨绦去城里苦力扎堆的地方,叫了十来个看上去很老实的苦力,把以前请李仙工打造的、堆放在专门租来的屋里的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都搬运去了城南小山包的厂房里。
因为那些机器没有组装起来,搬运时看起来都是木材——或包了铁的木材,或许能看得出是某个大物件上的零件,但仅凭那些‘木头’,却是看不出来机器的具体结构和外观的。
就连以前组装起来的两架机器,也都是拆开来之后,才被搬运到城南小山包上去。
随后李仙工就去厂房里,把那些零件木头给组装起来,最后得到了十台新式织布机、十台新式纺纱机。
这距离杨绦计划的,年后开业时至少各二十架的数字,还差了各十架。
不过没关系,李仙工已经率领一些还算信得过的木匠,在热火朝天地赶造了。
现在木匠们手里已经打造出的零件,大约已经能组装出各五架了,在年后开业之前应该能达到目标。
说起来,木匠们打造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流程和方法,和时下木匠们传统的一个人打造一整件,是大不相同的。
在杨绦的干涉下,这一次是多个木匠分工合作,流水线作业。
杨绦为了降低和延迟机器打造方法外泄的风险和时间,只有他和李仙工两人手上有完整的图纸,给其他工匠的都只是画着局部零件的图纸。
给木匠们的图纸上标注了具体尺寸,杨绦又额外花钱给他们买了一样的标尺——使度量衡一致,再让他们照着图纸和尺寸,打造出零件。
而最后的组装工作,以及给一些零件包铁皮的工作,就由最为可信的李仙负责。
如此一来,每个木匠负责打造的局部零件,大多都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机器结构外泄的可能。
只要银钱到位了,让那些木匠们一直只打造某一个或几个零件,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除非是本来就心怀叵测之人,否则寻常的木匠是不会去深究:为何只让打造一个零件?这个零件用于何处?……等这类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