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4/4)
祭拜过之后,又请了工人去修缮了奶奶杨文氏的坟茔,还找了石匠开始给她老人家雕石碑,之后再由杨绦主持立碑。到时候老爷子他们估计已经人在京城了,来不及给她人家立碑。
杨谦和杨谚的祭祖很快完成。紧接着,就是要大摆酒席、宴请客人。
杨绦再次一力揽下此事:“大哥,三弟,你们自去和同窗师友交际!之前收下的每一笔礼我都记上了,这宴请宾客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吧!
至于你们出去拜访时的礼物,可以在收下的那些礼物里面去找一找,能用的就拿去用了,实在缺了什么就找爷爷拿钱去买。”
最近五六年的时间,杨谦都在京城,对杨绦了解不够。
但杨谚除了进京去赶考春闱的这三四个月之外,都是呆在杨绦身边的,最是清楚他二哥的能力。
“那好,二哥,你到时把要写的请柬名录给我,我写了请柬给你。”
杨谚听他二哥这么说,二话不说就照办,自顾自去和他的同窗师友交际了,一点不操心和那些乡绅富豪、大小官员的交际。
宴客前要下的请柬,杨绦那鸡脚抓的毛笔字写了是见不得人的,还得杨谦或杨谚来写。
杨绦闻言点头:“请柬名录我早就已经列好了,待会儿就给你。”
“就是之前送过礼的人家,李家姥爷家和舅舅家、李姨父家等相熟的人家。还有杭州知府及以下品阶的大小官员,你们以后也算是同朝为官,不必管他们来与不来,我们礼数尽到了,也就是了。”
“还有大哥和三弟,你们的那些同窗师友,这就要由你们自己决定好请谁,再写好请柬送去。到时再给我说一声,我好作安排。”
杨谚依言行事,杨谦也没提出异议。
五月十二那天,杨家包下杭州最大的酒楼,摆宴三十九桌,庆祝杨谦和杨谚考中进士。
杨绦把这一场宴客,安排得近乎是尽善尽美了。
从早上由杨谦和杨谚站在酒楼前迎客,到客人到之后的茶点招待,再到客人落座的桌次顺序,又到宴席上的酒菜,再到开席后敬酒招待,及至宴席散后的送客道别,都没有任何纰漏,可谓是宾主尽欢!
祭祖,宴客,这两件事情结束了。
杨谦和杨谚此次回乡要办的事情,也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的事情,就是分家和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