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1/4)
春闱得第的一甲三人,可直接授官翰林院修撰或者翰林院编修。
杨谚作为一甲状元,直接授官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而杨谦只是二甲进士,需要参加朝考之后,根据成绩优劣直接授官,或者若是没有那么多空职,就需进行候选、候补,等着有空职了再授官。
朝考位列前茅者,为翰林院庶吉士,次者为各部主事、中书和地方知县等。
朝考不比科考,内里的可操作性要稍大些。杨谦在京中五六年,他是户部左侍郎柳丛征定下的未来女婿这事儿,也不是秘密了。朝考之中,自然就比寻常进士更容易。
再者杨谦还有一个‘六元及第’的亲弟,负责朝考的官员与他们兄弟无冤无仇的,也就没人闲来无事去为难杨谦,反而还会抬一抬手,就当是与人为善。
再加上杨谦朝考发挥得也不错,他从二甲进士尾部,考到了二甲进士中流。
然而就算如此,杨谦的这个成绩,也是徘徊在留京任小职员、外放地方知县两者之间的。
但显然,柳大人是不会让杨谦外放的。若杨谦外放,他那疼爱如命的独女柳依依,留在京城那就要与杨谦分隔两地,跟着杨谦外放地方小县,就又要吃苦。
于是柳丛征从中稍微运作一番,杨谦就没有像话本子里写的那样,朝考后被外放至湘地一小县当知县,而是授官户部办事中书,从七品的官职——比杨谚低了一品。
新科进士授官之后,朝廷会根据新科进士的祖籍远近不同,在新科进士在赴任之前,准许相应长短的假期,让他们回乡探亲。
杨家真正的祖籍虽在京城,但户籍是在浙江,所以杨谦和杨谚他们还是回了杭州探亲。
……
在杨谦和杨谚回来之前,杨家早就在官府上门敲锣打鼓地报喜时,知道了杨谦和杨谚两人竟然都考中了进士,而杨谚甚至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
就跟话本子里写的那样,曾经那些看不起杨家的邻里妇人,在得知杨家一门竟出了两个进士时,真是被打肿脸了!对杨家投去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李桃花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恨不得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之前还排挤她呢,看她笑话呢,现在呢,羡慕嫉妒恨了吧!?
老爷子也没好到哪里去,享受着旁人羡慕尊敬的目光,听着那些吹捧他、恭喜他的话,一张橘皮老脸,笑得是褶子叠褶子!
一门双进士。
和一门双秀才、双举人,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尤其是其中一个进士杨谚,还是非百年不出一个的‘六元及第’状元!
消息风一样地传开,隔日便有一个又一个的乡绅富商,提着厚礼登门祝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