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2/3)
“即便推脱不了的多半是相交甚深的好友,互相之间不必介意太多,可是次数一旦多了,难免也会生出芥蒂或不满。再者旁人知晓之后,也会将大哥看轻的!”
“以前且不说,但如今家里宽裕不少了,这样的委屈,如何忍心还让大哥你受着!大哥你也是,又不是不知道我往家里挣了些银钱,一家人还讲客气做甚么?需要用银子,就直接找爷爷去要啊!”
杨绦的语气神情,看着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也不等杨谦说话,杨绦就看向老爷子,“爷爷,您得给大哥拿五两银子!来日他们再攒局、交流诗词文章时,就让大哥做一回东,把之前欠的先还一还,之后再有聚会的时候也不能漏了应当的份子钱。”
“大哥文才了得,又品性端方,端的是白璧无瑕的一个君子。可不能有让人看轻他的地方!不过是银子的事情而已,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就不是难事!”杨绦话说的很豪爽!
要问如何对待年轻人,才最容易让他们感激?答案是给他们可观的零花钱,以及充分维护他们的自尊(面子)。
杨绦的这番言行,那是既给了杨谦零花钱,又帮他在外人面前维护了自尊(面子)。
杨谦果然非常感动,“二弟,大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那就什么也别说,我们兄弟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杨绦豪爽地一摆手。
不止杨谦,杨谚在一旁看着,也深受感触:“虽然我和大哥从来不在乎身外之物,也从不沉溺于口腹之欲,一直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记在心里。但总是会有一些善妒之人,议论我们穷酸、看轻我们……”
“虽然我从来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但像如今这样有了银子,可以请同窗也吃些小糕点,人情之间有来有往,到底还是会觉得很开心。”
“有银子,谁又愿意穷酸呢?”杨绦一言概括了杨谚的心里话。
杨谚连连点头:“对,就和二哥说的一样,没人愿意被说穷酸。以前我看着同窗午歇时,都吃美味糕点,而我就只有杂粮黑窝头……虽然我并未因此自轻,依旧与他们同来同往,但心里还是有不自在的。”
杨绦拍拍杨谚的脑袋,“放心吧,虽然二哥目前或许尚且不能让你和大哥,大手大脚地花钱,但寻常的吃穿用度、人情往来,却也不会短缺了你们的。”
说完,杨绦就看向老爷子,直接提出要求:“大哥身上至少得有五两银子,每当用花用了一些后,都要及时补足,这样的话有急事时,才至少能够暂时应应急。
再还有,三弟他虽然尚小,但半大孩子之间也是有人情往来的,他身上也得时刻有至少一两银子才行。”
杨绦又稍缓语气:“不要怕银子带在身上会丢了或被抢了,银子事小、人为大,即便丢个一次两次银子,哪怕有一次在遇到急事时这银子救了急,那就是划算的了。爷爷您以为呢?”
老爷子还有什么话说?杨绦说的话句句在理,他也是再认同不过的。
“老二说得对。”老爷子认同杨绦的提议。
“以前我们家是没办法,才让你们受人轻视了,如今境况已经好转许多,便该将以前欠下的慢慢都还上,没必要因为一点茶水糕点了便宜,而落人口舌。
明明是才华品性俱佳的俊杰,可不能因为这点子事,就落下污点!”
话里最后一句,才是老爷子不能忍受的。
说着,老爷子甚至当场站起身,进到他的起居卧室,窸窸窣窣一会儿后,拿着银子出来了。
然后将银子分别递给杨谦和杨谚,“谦儿,这是你的五两银子,爷爷相信你不会乱花乱用,总之有必要时就尽管花!谚儿,你先前卖成衣图得的银子应该还剩一些,这里有半两银子,你拿着用。”
杨谚接过银子,首先向他二哥道谢:“多谢二哥!”话里由衷的感谢之意,几乎满溢出来了。
然后才向老爷子道谢:“多谢爷爷!”
这银子是谁挣回来的,又是因为谁才被给到手里,杨谚知道得很清楚。
杨谦也没推辞,跟杨谚一样开口道谢:“多谢二弟、多谢爷爷。刚好前两日同窗里一个同样考上童生的好友,邀请我哪天去找上一家清静茶馆,和其他几个同窗一起坐下来,交流一番做策问文章的心得。
这样的话,明日我就去答应下来,然后由我做东,也请他们一次。”
杨绦点头赞许:“对嘛,大哥,你以后该请客的就请,需要买笔墨纸砚的你就挑着买,没钱了给我说、给爷爷说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