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豆与油菜(1/4)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稚嫩清亮的童音在萝卜地里想起,山娃娃们一边拍手,一边蹦蹦跳跳,兴奋的不成样子,仿佛“过大年、穿新衣、放鞭炮”的场景立马浮现在眼前。
对此,甜妹儿垂半月眼,单手背着,小大人般摇头晃脑,软软糯糯叹一句:“二姐,三姐,这才十月哩!”
胡萝卜喜凉不喜热,通常十月末十一月收获,萝卜才是大大的,可扒拉扒拉一下时间,现在离过年早得很!
“甜妹儿快!咱们去碧水村,瞅大队干部去!”
思丫头与晓丫头选择屏蔽她的话,一个个慌慌忙忙催促着。
午饭后,趁着难得的休息空闲,爱凑热闹的山娃娃们把大口大口刨饭,再将大斗碗一放,一溜达穿过田地小路,齐刷刷往隔壁村里,围观雄赳赳气昂昂的收粮大队。
山娃娃们没有‘午饭后不能剧烈运动’的思想,跟一群猴儿一样,一个塞一个跑得快,因甜妹儿的慢动作,晓丫头与思丫头俩姐妹花都被他们甩在屁股后头。
晓丫头急的跳脚,小脸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恨不得蹲下背着妹妹飞速跑,却被甜妹儿坚决拒绝。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甜妹儿!”“甜妹儿!”
等姐妹花赶到碧水村东边,三个村能跑能跳的屁娃们几乎都来这里,或偷偷摸摸或光明正大或嘻嘻闹闹,围观着一堆一堆粮食,从碧水村仓库里抬出。
甚至有一些少年与大人们老人们,也鬼鬼祟祟围观着,时不时发出各种各样的惊叹声。
每当有娃娃一靠近箩筐,或麻袋,就会被收粮队的人骂上一句‘兔崽子,要不要吃竹笋炒肉?’,然后脸一红,钻进人群堆里跑远。
隔不到三分钟,熟悉的小脑袋又在人群某处,小心翼翼伸出来,东瞅瞅西瞧瞧。
被后边一使坏的娃娃,狠狠蹬一脚屁股,蹦跶个狗吃粑粑,人群里一阵阵哄笑。就连大队与公社的收粮队,同样也咧嘴大笑,摇头大声骂一句‘瓜娃子’。
至于,此山娃娃会不会有阴影?
村里娃娃们中,活泼捣蛋鬼的都这么长大,脸皮厚得跟城墙差不多。被打被抽被骂,那是常态,通常保持不了十分钟,脸上又嘻嘻哈哈放晴。此所谓猫狗都嫌的年纪。
而像思丫头这类听话乖娃娃,通常都扯着妹妹们,机智找到自己十分满意的视野位置,混在人群角落里,瞅别人笑话。
连碧山镇的大队长都有笑,而此时,战战兢兢的王队长,脸上却很难挤出笑容,尤其是看到一担担、一筐筐、一袋袋粮食蔬菜,从仓库里拖出。
板着上整整齐齐放着一年幸苦收获的粮食,红薯、苞谷、小麦、洋芋、青菜、野菜、花生、花椒辣椒……样样都有,粮食的香味儿,飘散在碧水村空气里。
山娃娃们努力吞咽口水,他们‘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粮食。
油光发亮的老黄牛,感受沉甸甸的重量,不满打个喷嚏,原地‘踢踏、踢踏’两下,惹得赶车上对着它屁股,狠狠抽一鞭。
甜妹儿嗅嗅小鼻子,将车板上的粮食,与空间里的粮食对比,然后满意点点头,他们家一定不会饿肚子。
而对于大队长来说,这些粮食远远低于他的预期,眉头紧皱,几乎能夹死飞娥。
他预料不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一天比一天难看,心里有气儿,收得粮食也就一天比一天狠些。
“王队长,你们粮食消耗有点快啊!”大队长将亩产粮食量,与仓库粮食量,一对比,心里十分不满。
碧水村的粮食,比碧山村多不到一层。
看来之前是他冤枉碧山村,听说监督员队伍来,碧山村都没杀猪杀鸭杀鸡,果然他们是穷的。按照最丰收最高的比例来收取,确实有点不厚道,白家小菜园类的小头,他就暂时忽略吧。
张队长并不知道,大队长一直惦记着村民们自留地种植苗苗、白家菜园、白家公社关系的事儿,心里头快纠结成麻花,此刻才是真正算啦。
对于之前的慌抱,王队长后悔莫及,努力挤出一个很难看的笑容,和声和气道:“大队长,村里食堂人人都要吃饭,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