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拿起剑,去战斗(2/4)
李苍玉的心里却在琢磨,虽然史书记载,李光弼的确是一个极为刚正不阿之人,但他真的刚正到了犯傻的程度吗?
虽然自己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对于大唐目前这官场的风气,李苍玉是有所了解的。别的姑且不论,光说大唐的首席宰相李林甫,他的存在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李林甫何许人?
大唐的普通臣工和子民或许知道,他已经当了十几年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世权臣。但政治就是禁脔,真正能够了解当今朝堂内幕和李林甫真实为人的,又有几人?
好在,李林甫死后的那些史官和历史学者,不用担心禁脔的问题,并且旁观者清。他们的记载和研究,能让后世的读史之人,对李林甫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晰的了解。
李苍玉就从书本上,对李林甫有了许多的了解。在他看来,李林甫就像是一只法力无边的万年蜘蛛精,他织出的超级大网几乎控制了大唐的每一个官员。
朝堂之上,只要不是李林甫的人,基本别想谋得高位;只要是对他产生了威胁的人,轻则贬官流放重则家破人亡,甚至连皇族也不能例外。哪怕皇帝李隆基发出了求贤令在普天之下遴选人才,在李林甫的暗中操控之下,最终也只得来一个“野无遗贤”的荒唐结果。
天下武,谁也别想逃脱李林甫的掌控,谁也别想动摇李林甫的地位,更加别想挑衅李林甫的权威。如今,骄悍如安禄山坐拥大唐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并且深得皇帝恩宠,那也只能乖乖趴在李林甫的脚下,丝毫不敢造次。杨国忠凭借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裙关系得以发家,也一样的投靠了李林甫乖乖的做起了小马仔。
经过李林甫多年的调教,大唐的官员都已经变得很识相,很老实了。
但是边将出身正气凛然的李光弼好像偏不信邪,他非要在长安搞出一点动静来瞧瞧。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李光弼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偏偏,他还一耳光甩到了羽林大将军王承业的脸上。
不难推测,没有李林甫的首肯,王承业不可能捞得到“羽林大将军”这样的肥缺。他就是李林甫麾下的另一个马仔。
如此一来,逻辑就通顺了。
李苍玉因此判定,李光弼已经是人红是非多。他这个“金吾卫大将军”,怕是干不了几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