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国士无双(2/4)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将门子弟也不能做到终生免税。
当然了,即便要梳理比曹政务,也不急于一刻,不会再这汾水河畔便草草定下。
因为在汾水之畔除了有科学院制作的新式冶铁设备外,还有新式的灌溉设备。
曾经身在洛阳的名士盖勋看了一眼,便面露厌恶之色,问道:“此非是十常侍之一毕岚所造翻车?曾用于取河水洒路,乃奢侈淫逸之物。尔曹造此物何用于百姓?”
张瑞看了一眼翻车,大概能看出是个取水的设备。并没有因为这是十常侍发明的东西而抱有偏见。
张瑞没有表态,裴琚舒了口气。就怕世人以十常侍声名为恶,从而对这利国利民的发明抱有偏见。
于是裴琚从容的为盖勋解释道:“此物并非毕岚所造之翻车。乃是府君于三辅地区带来的一名小吏以翻车为基础改进而来的水利设施,名为龙骨水车。”
盖勋惊奇,说道:“某竟不知麾下竟有此等人物,是何人?”
裴琚便请过来一名拘谨的青年,介绍道:“此人名为马钧,字德衡。三辅右扶风人。自幼贫寒,少年游乐,未识自身才华。及入郡太原,闻鹰扬将军招募巧匠之令,乃自制龙骨水车,献于科学院,被惊为天人。某亲自调其进入科学院,拜为首席执教。”
闻言,张瑞侧目。
马钧?
三国第一大发明家!
这作风可的是太马钧了!
史书记载,马钧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毕竟马钧的穷是除了名的,自幼贫寒。很长时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能,因为口吃还被裴潜的儿子裴秀给笑话。
后来在魏国当博士,居贫!意思是穷的快活不下去了。穷则思变,就发挥自己发明家的天赋,改进了绫机,使诸夏的纺织技术自此提升四五倍,由此天下知名。
结果这家伙跟随盖勋来到太原还是作风不改,为了张瑞悬赏的百万钱,再次开始发明创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