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3/4)
准提道人当然想传教,但是那太慢了。
“本座有此打算。”
清漪道:“那还请圣人早一步去天庭报备,并请三清共议,再请你用西方宝物租界东方一块地域,宝物要值最少百年租金。东方海纳百川,并不排斥异教,但也要依法传教。”
准提道人不禁笑不出来了,说:“本座还是第一回听说这样的传教之法。”
清漪道:“这是你的荣幸,朕亲自给你解说天条之异教传教条款。圣人要在东方传教,还是早日去天庭报备,研读传教天条,不然造成误会,西方教被误定为xié • jiào,那可不好。”
准提道人道:“天帝陛下虽是女流,倒是好威风呀。”
清漪道:“据闻圣人曾发下四十八宏愿,就有宏愿‘无妇女,众生皆从七宝水池莲花中生’。对天发下的宏愿可不是玩笑的。那么圣人此次前来东方,是要诛尽东方所有女修吗?是否包括朕?”
准提道人再笑不出来,这个问题他回答不出是还是不是。
“世间多少恶事来自yín • yù,但教今后无妇女,世间太平也。”
“那没男子也是一样,你乃一教之主,应‘割肉喂鹰,舍生成仁’。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试着杀尽西方男子,然后自杀,西方世间再无yín • yù,再无恶事,得太平也。西方敢为天下先,成洪荒唯一最为极乐之地,我东方男修若是向往极乐世界,自愿涌去西方,西方教便是大兴了。”
准提道人脸皮都差点抽絮,沉声道:“我教并非杀女子,‘凡有闻我佛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声,寿终之后,不复为女。’”此为他另一条宏愿。
清漪像是恍然大悟,又说:“但据朕闻圣人又有一条宏愿‘你教中人闻你佛号,寿命无央数劫’,那么何来‘寿终’之说?若是女子闻你佛号,那该是得享永生,还是寿终化为男身?”
清漪好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准提道人气息有一瞬乱了,连玉清和上清都差点端不住,连忙垂目装高深。
这是来打脸的吧?准提道人因两位圣人在场,敌众我寡,不能发作。
玉清、上清回想西方教立准提、接引成圣时听到他们的四十八宏愿,多有前后自打嘴巴,什么跟什么呀。
准提道人说:“各人各有命数,有女人长生,有女人寿终化为男身。”
“女人若长生,那不是不能实现‘世间无妇女’的宏愿了吗?朕虽不及三清圣人之悟性,但也是万年便斩一尸,连朕此等悟性都不明圣人教义到底为何,那东方万千修士怕也是领悟不了圣人的高妙教义的。”
准提道人道:“我西方宗旨在于建极乐世界,又有奥妙无穷功法,愿传于东方,普渡众生,他们岂会不欢喜?”
清漪也就不和他耍嘴皮子了。准提道人提出要去昆仑山的藏经阁借阅《金刚经》《心经》的书卷。
清漪不禁好笑,那类经书,是dú • lì成楼的,设下三清圣人和大荒山的禁制,非三教修士和大荒山一脉的人闯得进去也看不到经卷。
清漪道:“朕这些经文妙法,非我洪荒盘古、女娲正宗,不是不可传,但不可轻传。需得虔诚取经人徒步从西方万里东来,拜上昆仑山,奉上西方宝物。”
准提道人:“你好歹是天帝,何至执着外物?”
“因为朕不是佛门中人,看不透三千红尘。”
准提道人沉下气来,说:“玉清道友,看来今日此行,本座不能如愿。这就告辞了。”
玉清原是敬重准提道人法力高深,此时看仁君天帝似乎对他很是排斥,现在总不能胳膊往外拐,只好令童子送客。
准提道人去后,上清才问清漪:“我从未见你如此排斥他人。”
玉清也道:“西方二圣,原是混鲲祖师门下,尽得真传,法力不在我三清之下。天帝怕是得罪他了。”
清漪道:“二哥倒说了句良心话。”
玉清淡淡一笑,又问:“不知天帝驾临,是有何要事?”这就像是玉清学历比清漪高、钱也多,可是天帝到底是三界之主,她要见三清邀他们上天庭就好。三清去不去虽也奈何不得,但也不用亲自直接赶来昆仑。
清漪取出乾坤镜,将女娲宫中纣王题诗播放出来,玉清元始也不禁目瞪口呆。
清漪道:“此事有些蹊跷。这是引我干涉人间王朝气数吗?”
玉清道:“我仙门中人还是不要泄露天机为好。”
清漪道:“我也能忍一时之气,待帝辛魂归地府,自罚他入畜牲道。但阐、截两教决不可参与此次变数。如今两教门人众多,一旦自相残杀,只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若只我三清圣人,自可在体制内相争。但在此机缘时西方教进东方传教,只有破坏三清原本的根基,反客为主。西方二圣法力无边,不可不妨。”
上清凉凉道:“如今二哥门下十二金仙各在道场广纳门徒,此时要不参与人间王朝气数之变怕不容易吧。”
玉清道:“我玉清仙门哪及上清万仙来朝?无论是凡人还是湿生卵化之辈皆是上清门人,商汤闻仲太师不也是截教门人吗?”
见二人又争起来,清漪这个“外人”反而当起和事佬,说:“夫君和二哥何必争吵,总之两教三四代弟子不少。但事涉王朝气数,必有杀戮,那本修成仙道的门人一死,三花俱散,身死道消重入轮回,于他们自己和两教教门可都是动摇根基的大事。”
玉清、上清这才平复下心绪来,玉清道:“那依天帝之见,该如何是好?”
反正给蝴蝶了命犯杀劫和封神榜,清漪道:“不如趁机召开一个玄门昆仑论道大会,三清主持,玄门二代弟子和所有有缘仙道的三教弟子出席,又让门中其他弟子云游四海,化整为零,西方教将对三教根基束手无策。殷商不过还有二十八年气数,三清主持论道三十年,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出,可保三清根基不动摇。”
玉清道:“我三教弟子聚集昆仑山,若是别教真有传教心思,岂不是与人方便吗?”
清漪笑道:“别的我是不知,但是教门大兴还仗人才。三教仙道有缘弟子集结在昆仑,其他门人云游,对方难以一网打尽。而人间便是还剩下些个有缘凡人,区区二十八年,任是它功法绝伦、服下灵丹妙药,也是成就有限。就说西方教,我瞧准提圣人门下一个上得台面的弟子也无,立四十八宏愿成圣,但是前后不通,教中更是经文严重缺乏,想来窥探我所著之经文。就这样的条件,二十八年怎么动摇三教在人间的根基?只要人才不失,论道会一结束,所有门人重聚,人间还是三教兴盛。”
清漪谈到此处,也不禁对西方教二圣有些崇敬,这样恶劣的条件,最后还能让西方教大兴,可见其计谋之深。
上清还是有与西方教相似的地方,如“众生平等”,而事实上玉清就是极看出身的圣人,此时一想对西方教也有些鄙视。
玉清道:“天帝之见,也是为我三教着想,我岂能不领情?”
三教(主要是阐、截两教)开办一个“封闭式进修博士后班”,是以天帝、三清为名恩典下发光荣的“录取通知书”的,此举也是洪荒未有。
这师资力量不可谓不雄厚,据说读了这个班后,仙人必然精进修为,凡人白日飞升,妖修化去妖气净化为仙。
此事传出三界,所有得到“录取”的修士无不激动,引以为荣,就跟现代学子要上常春藤似的。
而没有得到“录取”的修士无不为弄个旁听生的入场券而操碎了心。还有那种本就是好友的修士,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那些没有的人偷偷回家悲春伤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