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9 (8)(2/2)
任何想唤醒她的人,想让她回到残忍现实的人,他李怀安都会杀掉。
……
李信几日在一边读书,一边与闻蓉说话。闻蓉的精神还是那么恍惚,一会儿记得闻蝉说什么二表哥,一时疑惑李信的出现缘故。这一年来,她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无数次幻想二郎在自己身边。而当二郎真的出现时,她有些分不清二郎到底是丈夫找回来的,还是从来没离开过自己。
李信一次次耐心地提醒她,他是走丢过的,他是再次回来的。
他帮她理顺思路,让她不至于精神混沌,某一时刻受到刺激,再次觉得二郎从来没出现过。
闻蓉现在需要李信,李信便片刻不得离开她。
他除了读书的时间,都去陪闻蓉说话了。
以至于也没时间找闻蝉。
闻蝉也在苦哈哈地一边整理自己乱七八糟的感情,一边被二姊逼着写字。她姑姑那边喜爱种花,而她在这里天天撕花——“我喜欢他……我不喜欢他……我喜欢他,我不喜欢他……我不喜欢他!”
女孩儿颤巍巍地看着手指间撕得剩下一瓣的花,眼珠瞪大,“什么?!我不喜欢他?!不可能!重来!”
她又要去扯窗下摆着的那盆新送来的月季了。
青竹进来,看翁主这么破坏花花草草,红艳艳的花瓣撕了一地。青竹简直快疯,她深吸口气,问翁主,“您说的他,指的是‘李信’吧?其实您喜欢您二表哥的,大概因为您撕花时心神不宁,想到了江三郎啊等其他人,还觉得不甘心,所以最后结果成了‘不喜欢’。您肯定是喜欢的!您还是别撕花了!”
青竹现在也是脸热:她早些劝翁主不要跟李信交往过深。第二日,李信就摇身一变成了翁主的二表哥。她的话跟放屁一样……李信要是李家二郎,翁主愿意结交就结交,她真没什么意见了。
她最有意见的,是翁主闲的没事撕花玩!
既然喜欢,您就去找人呗!在这里坐着纠结什么啊!
孰料青竹自以为开解闻蝉的话,闻蝉听了后,非但没有茅塞顿开,脸色反而更凄苦了。她仰起瘦了一圈的脸,黑眸中都心酸得快落泪了,“可是我说的‘他’,并不是我二表哥。而是江三郎啊。”
青竹:“……”
所以翁主是撕花,得出了个“我不喜欢江三郎”的结论,震惊到了翁主自己?!翁主不敢相信?!
青竹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觉得闻蝉有病。
闻蝉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病。
她烦恼地叹口气,扔了手里的花,就往前趴到案上。她直挺挺地趴下去,身体碰到案角,又猛地哀嚎一声,尖叫声吓了满地捡花的青竹一跳。青竹抬头看,看闻蝉用手压着自己微微起伏的小胸-脯,泫然欲泣。
青竹这样年轻的小娘子,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翁主在叫什么。
是门外的嬷嬷进来,了然于心,走过来,同时责怪闻蝉,“翁主,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别动静这么大吗?压坏了,以后就长不大了。”
青竹看嬷嬷叫人关了窗,扶闻蝉去床帐方向,忽而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她红着脸咬着唇,和碧玺等侍女也跟过去看,心中欣慰:翁主发育比旁的小娘子晚一些,大约是幼时体质虚弱的缘故。都到十四岁多了,胸还那么小,看得伺候嬷嬷们着急得不得了。而也不知道最近受了什么刺激,好像自来了会稽,闻蝉那里就终于苏醒,开始长大了……
帷帐放下,老嬷嬷与侍女们围着闻蝉,让闻蝉褪了衣,去看她ru白微翘的胸。女孩儿颜色姣好,肤色雪白,胸那里,也小团子一样挺起了很多。之前尖头被案头撞上,痛得发了红。现在她们去看,只觉得形状圆润弧线漂亮。一众女孩们看了,都有些口干舌燥、不忍直视感。
大家族中侍女们本来就是俯视女公子的。如青竹她们,只听着嬷嬷讲翁主日常的保养习惯,也没觉得多么不好意思。而闻蝉,她的身体从小到大就是被侍女们看惯的,她红脸是红自己长大了,并不是不好意思被看。
闻蝉还苦着脸跟嬷嬷抱怨,“我觉得这里沉甸甸地,走路都难受,碰一下就疼。”
嬷嬷说,“你以前不疼?什么时候开始疼的?”
闻蝉支吾了一下。她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呢?一个月前,被李信箍住胸的时候开始的啊。但是她怎么敢跟嬷嬷说?
嬷嬷看着她挺翘的胸,欣慰笑道,“没关系,这说明翁主长大了。再过几个月,就不会痛了。等明天过了及笄礼,再过上几年,翁主就可以许人了。”
闻蝉说,“我现在也能啊!”
嬷嬷笑一下,不说什么。她说的是破.身,和闻蝉天真的嫁人概念,完全不同。大世族家的娘子们,嫁人都不会太早。一般是十五。但养得好的女郎,即使是嫁人了,被身边嬷嬷看着,也不会叫她们太早破.身。虽然没有明确说法,但世族中经过多代研究,总觉得破.身太早,对女儿家不好。
像闻蝉的姐姐闻姝。
她十五岁嫁宁王。
到十七岁时,夫妻二人才真正同了房。
同了房后,又因为宁王身体不好,两人一直没要孩子。
外界不知道怎么传宁王妃呢,恐怕说宁王妃不能生、还霸着公子不放的说法,流传于民间。但闻家的规矩就是这样,皇室也觉得有些道理。再兼宁王本身不在意,也就随外面说去了。
“小蝉,你在屋里干什么?”几个侍女正围着翁主说私.密话,互相逗笑。突听到门外一道女高声,闻蝉立刻一个哆嗦。之前她褪了外衫那么久,赤着半边肩头和侍女说了很多话也不觉得冷,而她二姊在外面吼一声,她胳膊上立刻起了鸡皮疙瘩。
慌慌张张地穿好衣,出去见闻姝了。
闻姝白她一眼,都懒得说这个妹妹见到她跟老鼠见猫似的了。闻姝今日情绪还好,问了问闻蝉的功课后,虽不满意,却也没说什么。反是她犹豫了一下,跟闻蝉说,“我听说江三郎在城西教书,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我想过去看看,你有什么话让我带的吗?”
闻蝉敏感地觉得二姊是要对江三郎去登门问罪。
问那个江三郎为什么骗她这样的小娘子喜欢的事……
江三郎啊。
江照白。
闻蝉想:我这几天天天在想这个人。可是我想的,恐怕和大家以为的不太一样。我天天在想这个人,可是我觉得我和他,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越来越不可能了。
每次心跳加速,都和江照白无关。
她也许没有弄清楚自己对李信的感觉,因为也没那么喜欢。但她更清楚地意识到,她对江三郎,同样没那么喜欢。
二姊还要替她去问罪……
闻蝉咬了下贝齿,很坚定地抬头,“我也要去城西,我也要去找江三郎。”
闻姝讶然了一下,她踟蹰着要妹妹对江三郎放下心,她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把妹妹拐走了。但看妹妹一副想开了的样子,闻姝只能心里忧愁着,面上不作什么反应。
闻姝愈发厌恶江三郎了。
她知道一些江三郎的过去,正是知道,她才觉得江三郎不会和妹妹发生什么;而即使她不知道江三郎的过去,就她与江三郎打过的几次照面,对方是良人,却不适合她那个太单纯的、整天只知道情情爱爱的妹妹。
姐妹二人出府时,天近黄昏,忽降大雪。正应了前两日李信对闻蓉说的话,这两日恐怕会有大雪。一路上马车辚辚,闻蝉坐在车上,心神恍惚。她掀开车帘一角,去看外面飘飘洒洒的雪花。她忽而想到李信好几次说,今年气候太反常了。
不知道李信在做什么……
啊,不能叫“李信”了。得叫他“二表哥”。
可是她至今还稀里糊涂,不知道他怎么就成了她二表哥。他要真是李家二郎的话,他和自己见过那么多次面,他明明知道自己讨厌他身份低,可他为什么一直不说他是李家二郎?他要是李家二郎,要是自己表哥的话,她就不会嫌他身份低了……
然闻蝉转念一想:我不会嫌他身份低。我会嫌他长得丑。
而倘若他不丑了……
我还会嫌他对我不够温柔,不够捧着我……
闻蝉想到他,眼睛就亮晶晶地看着天地间的大雪。好像真有一个少年会从天而降一样……但是她还是觉得他不像二表哥。
闻蝉心里那么觉得,口上却谁也不说。李信在她这里留的把柄、疑点,其实挺多的。大家都觉得她傻乎乎,她只是觉得这样更好、更自在一些。比如李信在的话,起码她姑姑会好很多;李信还满足了李伊宁对亲哥哥的幻想;李信还让不怎么喜欢跟郎君们打交道的李郡守多次开口;李信还……
反正他挺了不起的。
闻姝叹口气,“小蝉,你也莫多想了。江三郎应该不是那等坏心之人,他纵是有错,二姊会帮你教训他。你不要难过了。”
闻蝉回过神,“……我没有难过。”
闻姝没说话,显然不信。
闻蝉道,“我和江三郎,其实并不熟。因为我老觉得我和他犯冲,他又更喜欢别人……”比如李信,“我有点怕他克着我,还怕他品行有亏,”比如他居然能和想造反的李信聊得兴致盎然,“所以我其实不常见他的。”
闻姝听着更忧愁了:不常见,都喜欢。这要是常见,可该怎么办啊?
闻蝉:“……”
她笑嘻嘻地去拱二姊,窝入二姊怀中,“你真关心我……但你放心啦,我一点都不难过……”
闻蝉说自己不难过,闻姝不相信。但等他们到了城西,进了巷子于院中见到江三郎,闻蝉还是那个样子,宁王妃就有些将信将疑了。江三郎真真有意趣,下着大雪,他还让仆从收拾干净了院中的一方小几,坐在那里煮酒。闻姝等人过去时,远远便闻到了酒香。
她们看到青年秀雅的侧脸,看到他拿过火红的收集好的枫叶,去给那锅酒添料。
青年坐在雪中,宽袍长袖,抬头望向她们姐妹二人,不紧不慢地起身。闻蝉觉得这人真是好看,干什么都像流水一样不着急,赏心悦目。
闻姝寒着脸,与江照白互相点头致意。
双方坐下,拉杂了一些闲事。闻蝉一直坐在姊姊身后,用很明亮很澄静的眸子,看着江照白。江三郎该是很承受得住别人打量的人,但被一个小美人一眨不眨地看着,这还总共就三个人,他也不得不非常无奈地看向闻蝉,“翁主有话跟我说?”
闻蝉点头。
她看着他的专注目光,让江三郎察觉到了什么。他惯来是很聪明的人,闻蝉这种遍身通透的小娘子,对他来说就没什么秘密可言。
与平静至极的宁王妃说一声,宁王妃纡尊降贵愿为二人看着酒,江三郎就起身,取过了一旁小僮递来的伞,为闻蝉撑着,两人出了院子。
到这时候,天地阒黑,雪下得更大了。青年与少女并肩走在深巷中,彼此不说话。看到雪花飘落,如天地间悠远宁静的赞歌。而往后一看,他们走过的路,脚印很快被掩埋。
听到旁边青年的呼吸声。
闻蝉心想,也许我再也没有和他并肩的机会了。
她忽而停下步,不想走下去了。
她仰头,看那目光温润的青年。少女问他,“你知道我很喜欢你吗?”
江照白没料到她说的这么坦率直接,愣了一下。他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小娘子,握着伞柄的手紧了下,青年才说,“大概知道吧。”
他到这个时候,也没有笑一下。江照白并不怎么喜欢笑,他对闻蝉,就没什么笑脸。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我?我长得不够漂亮?性格不讨你喜欢?还是你不喜欢主动的娘子?”
江照白不知道怎么说。
看闻蝉最后问他,“或者是因为程漪?”
江照白这才惊讶地看向她,语气有些古怪,“程漪……你知道?”
闻蝉说,“原来忘了。但我二姊提了一句,我想了起来长安有这么个人物。我记得程姐姐快要做定王妃了吧?不是我二姊说,我都不知道她和你还有过一段。你这么忘不了她啊?那她为什么还要做定王妃?”
江照白笑了下,“这你该问她,我不清楚。我和她早就没什么关系了,翁主,你不必把我想得那么卑鄙。”
“可不是因为程漪,你到底为什么不喜欢我?”
江照白满心纠结。看到她瞳心干净,容貌出众,干干净净地问他为什么。而也许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了。青年的面容,温和了些。他伸出手,放在女孩儿发上,轻轻地拂去她发上落的雪。
江照白轻声——
“不是你不好。只是你对我来说……实在太小了。”
小的不谙世事。
小的需要人保护,需要人照顾。
小的天真单纯,一点儿没有受浊世玷污。
我怎么忍心,将你拉入我的世界中呢?
江照白侧身,看到天上飘下来的雪,忽然随着闻蝉的话,想到了遥远的故人——程漪。
好些故人,都喜欢把他和程漪扯到一起。
但他和程漪,却早已同心陌路了。
他仍记得她仇恨望着他的眼神。
他仍记得她的声音——“江照白你等着!”
他等着。
一晃这么久。他们早就断得很干净了。
不是一路人,何必多想?
☆、52|
漫雪扬洒,大地被染成一张浩大无比的白宣。白宣广袤,一人一伞走在其中,也只是一点黑色墨点罢了。这个人长得好,也就是好看点的墨点而已。
江照白便是这么静静地独自执伞回院子。他往身后看,只片刻功夫,身后的脚印就被雪掩的差不多了。长巷里的夜光被雪照出一团幽静的暗蓝色,而在暗蓝色、雪白色交融的巷子远方,少女一步步走远。
她不要他的伞,独自迎着风雪,要一个人去巷外的马车上。
她说她要先回去了,等回去后再让马车来接她二姊。
少女问自己的心结,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听懂。在江照白眼中,闻蝉还是那副懵懵懂懂的样子。她实在是太小了,小的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小的他总怕不小心就伤了她。
但是即使她这么小,她也在问清楚他的想法后,选择结束她的胡闹。
闻蝉的身影,在江照白回眼注视时,一点点远去。他并不知道她很害怕走这么长的一条路,他看她不回头,就以为她顶多是难过。江照白在看闻蝉时,某一瞬间,甚至觉得她远去的孑孓背影,和某个人相重了。
都那么决绝地离开他,平时多么柔弱,在最关键的时候,永远不回头。
程漪啊。
江照白垂下了眼,回过了身。他不再看闻蝉,而是往巷里面的院中走去。也许是闻蝉总在他耳边不停提“程漪”这个人,让江照白自己也想了很多。
其实他明面上离京一年,但江家退出长安世家势力的计划,却远不止一年了。皇帝昏庸,朝政上的事务,与江家的理念冲突越来越大。世家大族都是有脾气的,曾经多么忠心耿耿地辅佐大楚皇室,想要抛弃时,也退得很干净。
如今江家还留在长安的人,都是些上不上下不下的。而江家真正的顶梁柱们,全都退去了岭南。他们就如同现在会稽的李家一样,偏居一隅,过自己的安生日子,不想再和皇室牵扯上什么关系了。
还愿意来回奔波的人,出来游走的,就剩下江照白一个人了。
虽然天地广阔,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然无论他做什么,与程漪的距离,都越来越远了。
也许很多人暗地猜测过,但事实上,江照白和程漪的故事非常简单。她希望他留在长安为官,他却想为黎民苍生做点什么。两人追求的不一样,当即反目。那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因他与程漪都是低调之人,长安里知道他们两人好过的人,都没几个。更不用提知道他二人分开的事了。
江照白对程漪的感觉,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然程漪对他的感觉,大约是反目成仇吧。
他还记得他们分开的时候,她恶狠狠砸到他面前的话,“你不是唾弃权力吗?不是厌恶这里的腐烂吗?那我告诉你,我就是待在这里,我也会赢你!”
她说,“江照白,你不选我,那我也不选你!我永远不选你!”
想来那都是多遥远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居然还清晰得恍如昨日。
江三郎微微笑,想道:也许是因为我的记性特别好吧。
这个时候,他已经回到了院中,看到了红泥小火炉,也看到了坐在旁边等着他的宁王妃。江三郎迟疑一下,走过去,收伞入座。在经过方才的事情后,大概是回想到了一些他不太愿意回想的事情,江照白的心情有些糟糕。
他坐下后,并不想再和这位王妃寒暄了。他心中甚至还在想,宁王妃,定王妃……这两位未来的妯娌,难怪互相认识了。
江照白先交代了闻蝉的离去,才直接问闻姝,“王妃是想问我程漪之事?”
闻蝉那么小,只可能从闻姝这里听说程漪的事。而闻姝虽然嫁人的早,但那时候大家有过接触,她知道程漪,并不奇怪。这位姊姊,是替妹妹兴师问罪来了啊……
不料闻姝坐得笔直,冷冰冰地回答他,“不是。”
江照白愣了一下,抬头看闻姝。
闻姝和闻蝉相貌有几分相似,都是明艳型的美人。但这姊妹二人,差距非常大,绝不容易认错。闻蝉就是那被人娇养的小猫,闻姝,则凛冽如剑,连眉眼间,都带着英气。
闻姝坐得很直,看着江三郎,她说,“你之前在小蝉面前,分析江山大事,甚至流露出这个江山难救、有另起一炉的意思。你为什么要在小蝉面前说这个?你是什么意思?你想试探谁?!”
江照白讶了一下,认真地看眼这位王妃,然后沉默片刻,莞尔。
闻姝非常的关心妹妹,恨不得把妹妹每天做的事让人写成本书,供她查阅,并随时提问。她把闻蝉的侍女们侍从们问了个遍,当然知道闻蝉都做了些什么。妹妹傻乎乎的,她却不傻。江照白的心思,让她无法坐住了。
江照白问,“王妃怎么看出来我的心思的?你自己看出来的?还是公子提点的?”
闻姝答,“我夫君随口跟我说的。”
江照白明白了,原来是宁王殿下。
他笑了笑,解释给闻姝听。他初初当着闻蝉的面,与李信说那些话,确实有试探闻蝉的意思。他想通过试探闻蝉,从而试探闻家的看法。但是很可惜,闻蝉什么都不懂,根本没听出来他的言外之意。他觉得这个女孩儿太干净了,眉目间朦朦胧胧左右纠结的小样儿又傻又可爱,他便不忍心再试她了。
反正他再试,她也听不懂,还可能得罪了李信。
少年李信不在意他略微试探闻蝉,但他要是对闻蝉存了利用之心,李信肯定不会坐得那么稳。
李信同样年少,性子未定。他比较聪明,听得懂江三郎的话。但他又因为年少,很容易冲动行事。江三郎不想试验少年的利爪有多狠。
一白身青年,一高贵王妃,二人坐在院中,于深夜大雪中随意聊着这些事,一直到马车回来,王妃告辞。
而在李家,闻蝉回去后,恹恹地直接洗漱后睡了。她想着江三郎对她的拒绝,想着他说自己太小的话,她却不懂自己哪里小了。喜欢过的人也许日后再不会相见,再不会喜欢了。十四五岁大的女孩儿心中怅然,揪成一团,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她甚至还萌生了一腔后悔之意,是不是她不问清楚,她和江三郎,就还有可能呢……
这一切,都是太烦了。
睡了不知道多久,闻蝉忽从梦中惊醒。并没有做什么噩梦,而是突然的就醒过来了。她起身,坐在床帐中发了半天呆,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闻蝉起身下了床,赤足踩过温暖的氆毯,在窗外雪光的映照下,走到了窗边。
她迟疑一下,推开了窗,看到窗外的腊梅。
雪簌簌下着,却已经小了很多。窗前的这棵腊梅,开得比之前更加浓艳了。万白之中一点红,就开在闻蝉的眼前。她被冷风一吹,心中惆怅被吹散了些,欢喜地伸出手,去接外面的雪。
又探着窗,想去拂开梅树上的雪花。
万籁俱寂,万物俱眠,只她一人清醒。这般感觉,何等……
夜雪凉寒中,忽然响起少年的声音,“做噩梦了?”
闻蝉于寂静中陡然被这个声音惊着,身子一抖,探身去够树的身子,差点从窗口栽下去。幸亏她学过舞,腰肢柔软,又紧紧抓住了窗子,才没有丢脸地摔出去。
然后熟悉的恶劣笑声响起,“这你都能摔倒?知知,你胆子越来越小了啊。”
……呸!
她胆子越来越小,都被他吓小的!
时不时在她悠悠闲闲的时候冒出来吓她一跳,她得因为他折多少寿啊!
闻蝉恨恨想到,然后趴在窗上左顾右盼,没看到李信的身影啊。她又惊悚转身,看自己后面那个黑漆漆的屋子,李信不会在她睡觉时藏在她屋里吧?
少年哈哈哈笑起来,被她逗乐了。
闻蝉此时已经冷静,听到笑声传来的方向,愣了一下后,转身跑向床帐。她匆匆披了厚厚的足以将中衣遮挡住的鹤氅,穿了鞋,蹑手蹑脚地开门,跑出了屋子。她小心翼翼地不去惊动外头过夜的侍女们,跑出了屋子,往外多跑几步,然后转身仰头。
李信坐在她屋上的房檐上,正笑着看她。
他屈腿漫坐于房檐上的白雪中,散漫而潇洒。寒风猎猎,细雪飘飞,他于雪中坐了很久,发上、眉眼上、肩上,尽是一层雪。他坐在深夜高处,寂静而沉默,像王者一般,需要闻蝉仰头看他。
闻蝉仰着头看他,小声问他,“你大晚上不睡觉,坐这里干什么?”
少年漫不经心答,“心情不好,散散心。”
于是就散到她屋顶来了。
闻蝉发现,李信特别喜欢坐得高高的。他整天不是在树上,就是在墙上,再要不就是屋顶上。那里跟他家似的,他一点都不喜欢平地。当他心情好时,他心情不好时,他都喜欢坐在高处,睥睨四野。
他总坐得那么高,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闻蝉抿下嘴,又想起李信说他心情不好。
他心情不好,就坐在她屋顶房檐上了……他是多喜欢她啊,这时候都离她这么近。
女孩儿心里有丝甜,被江三郎拒绝的心,有点得到安慰了。并且她跃跃欲试,平常讨厌李信,但这个寂静无人的深夜,没人陪她说话,就李信一人清醒无比。闻蝉想让他跟自己说说话,也许说出来,她就心情好了呢?
没错,闻蝉也心情不好。
闻蝉仰着脖子跟李信说话,说了半天后,心里不高兴:李信真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她都在雪地上仰脖子养半天了,他都没有起身挪挪屁股、拉她坐上去的意思。他是不是就喜欢她仰视她啊?
闻蝉往一排屋宇看去,看到自己房子边,两道墙之间的罅隙中有一快被雪埋了的梯子。她露出欢喜之意,跑向梯子,便要通过梯子上房顶。
李信:“……”
他真有些佩服闻蝉了。
不想让她上来、想要她乖乖睡觉去,她偏偏不。
李信担忧她能不能爬上梯子,半途会不会被吓着。他起身欲去看,他不知道闻蝉现在多勇敢。因为他就在旁边,闻蝉一点都不害怕。她觉得她要是摔下去了,李信肯定能拉住她。她豪情万丈地爬梯子,爬得顺利无比。李信心惊肉跳还没跳完呢,女孩儿已经从雪下冒出头来,露出她妍丽无比的小脸来。
眸子清亮,小脸粉白,长发胡乱用簪子一扎……她上了房顶,小心翼翼地踩过瓦片,往他这里走来,还笑嘻嘻的左顾右盼,“难怪你总喜欢往上面跑!这里风景真好,感觉好厉害,整个府都能看到了……”
李信觉得闻蝉真了不起。
她豪气起来,他都有点怵她了。
就她这从来没自己爬高过的娇贵身子,平常走路走平地、不小心的话都能把她自己摔一跤,她还敢自力更生地爬这么高?不光爬这么高,踩着高高低低的瓦片,踩着蓬松的雪,她还兴高采烈地欣赏起风景了?
她以为他是看风景啊?
别摔了她!
李信头皮发麻,赶紧起身,几步上前扶住闻蝉的手。正好她脚下一滑,有个摔倒意思,被少年当机立断一把拽住手腕往上拖送了一把。闻蝉还一无所觉,低头看看自己拖到地上的大氅,湿漉漉的,脏兮兮的。她皱下眉,“明天青竹又得追问我怎么把氅子踩脏了。”
李信笑,“你真厉害。”
闻蝉扭头看他,看他的笑容,颇为出自真心。但是他真心怎么真心得这么奇怪?
闻蝉迷糊,“我哪里厉害了?”
李信说,“爬梯子不厉害吗?爬房不厉害吗?东摇西摆地走房檐不厉害吗?知知,你可以的。”
闻蝉听出了他话里的嘲讽。
她说,“可是你在这里啊。”
李信愣了下,看着她全然信任的眼睛。她相信他不会摔了她,相信得这么简单。
李信心颤了一下,面上却笑,“武功不是万能的。你非要找死,我也救不过来。”
闻蝉踢他一脚,被他笑着躲开。
少年少女并肩,共同俯瞰这片墨白相间的天地。
李信静坐不语,闻蝉嫌弃地看眼他那随意的坐姿后,自己规规矩矩地正要坐下,听李信闲闲道,“你知道吧,你要在这上面跪坐的话,摔下去我也拦不住你?”
闻蝉说,“谁说我要跪坐了?我会不知道这个吗?!”
她连忙悄悄换了坐姿,不敢像李信那么屈腿而坐,而是双腿并膝,两手抱膝而坐。
李信心情仍不好,却在这一刹那,被她慌张的换坐姿、还要维持贵女风范的样子逗乐。他得忍着,才不笑出声,不然闻蝉又恼羞成怒……她恼羞成怒没关系,别一激动要打他,真把她自个儿给摔下去了。
这房檐是斜向下的,就闻蝉那娇弱样,摔是多么的正常。
少年少女并肩而坐,经方才闹的笑话后,半天无话。
闻蝉捧着腮帮欣赏高处的风景。她也被李信威胁着爬过墙,上过楼,但以这种闲适的心情看风景,就没有了。她此时觉得高处的风光很好,其实可以坐得更高些。在这里往下看,看天间落雪,看银装素裹,看那一排排高高低低的房舍……
李信沉默不语。
闻蝉看一会儿,就觉得寂寞冷清了。
李信不跟她说话,她就忍不住想跟他说话。她侧头看旁边少年冷漠的眉眼,当他面无表情的时候,有种戾气缠身,让他显得尖锐无比,充满攻击性。当他不跟人玩笑的时候,他脸上写着“扰我者死”几个大字。
闻蝉心口一抖,有点怕他这个样子……
李信扭过脸,问,“怎么了?”
他一跟她说话,眉眼下垂,专注地看着她。那种戾气就消失了。
闻蝉强迫自己忘了他刚才的样子,“我心情不好,你心情也不好,我们正好同病相怜,可以做个伴。”
李信“嗯”了声,大约觉得她没什么问题,又扭过脸去想自己的事情了。闻蝉却不甘寂寞,推推他,“你为什么心情不好?你在想什么?有我能帮忙的吗?你别瞧不起我,我能帮的忙可多了。”
李信说,“伤口疼,弯不下腰,动一下就痛,没法睡觉;你姑母的身体不好,精神也浑浑噩噩,我得想明天跟她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让她高兴点;会稽今年的雪下得太多了,看这样子,这场雪后,大概就有雪灾之患了。大部分流民会很快涌进会稽来,对官寺造成冲击。你姑父上折子给长安,那边一直没消息。我们猜皇帝炼丹炼得估计不想看折子了,朝中大臣各方势力各为其主,会稽这边的小事,很多人不放在心上。会稽得想办法收留这些流民,开仓救济。而且之后怎么接管,怎么让流民不闹事……都是很繁琐的事情。如果想接受这些流民的话,就得开始做准备了。”
“我估计你姑父不想接受。开仓救难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只想让会稽平安,不想接受别的地方逃来的人。我和江三郎得想办法说服他,我得想出对策,让他相信即使这些流民进了城,也不会对现有社会制度造成阻碍……”
闻蝉听得目瞪口呆。
她侧头看他,有些茫茫然。
她觉得李信就是一个混混出身,他想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点……
李信说了很多,然后问她,“我就是为这些心情不好。知知,你能为我做什么?”
闻蝉咬下唇,“你伤口疼得睡不着吗?什么伤啊?我给你上好的药吧。姑母的事,我也会逗她开心啊,她非常喜欢我的。还有雪灾、雪灾……如果你们要赈灾的话,我大概能帮着舀舀粥什么的吧?”
李信笑着揉了下她的发。
然后他问闻蝉,“你在心情不好什么?”
闻蝉有点不太好意思说了。人家心情不好的那么忧国忧民,她心情不好的,那么儿女情长,说出来忒丢人了……她心中同时惶恐,记得江三郎对她的评价,说她太小了。她之前没感觉,但是现在和李信在一起,她突然有点知道她哪里小了。
李信已经走了那么远,她还站在原地……
她的人生,好像只有小儿女的心事。
她以为李信那么喜欢她,他的世界全是她,和她差不多。她现在才知道不是这样。
闻蝉忽然觉得沮丧,低下了头。
少年低头看她,温柔道,“怎么了?有人说你了?知知,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