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9 (5)(2/2)
她梦到了李信。
她梦到一条很紧仄的巷子里,一群卫士打扮的人围着李信,要杀李信。他们吼着让李信投降,李信杀了那么多人,他身上没有一处干净平整的地方。他在嘈杂中,在众人恐慌中,手上前,五指放开。玩笑一般的态度,少年手里的兵器,就扔了出去。
然后,便是蝗虫一样的人扑过去,将少年擒拿!
闻蝉坐于床帐中,平复着急促的心跳。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梦到李信,可是她一晚上做了许多噩梦,都是关于他的。有时候他在熊熊大火中漫不经心地走;有时候他在和一群人打架,被打得头破血流;还有的时候,就像方才一样,他于军前卸甲,认输投降。
每一个梦,李信都在走向一条黑暗的没有尽头的路。
闻蝉傻乎乎地在梦里看着,她追上去,她大声跟他说话……可是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梦里看不到她自己……她不知道自己要和李信说什么,也不知道李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他、他那么厉害的人,说骂她就指着她鼻子骂,说欺负她能当场撸袖子。他这么一个人,应该不会出事吧?
闻蝉忐忑不安地想着。
她在寒夜中咬着唇,可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梦到李信,为什么要挂念一个和她没什么关系的人。
……
一连几日,闻蝉都没有见到李信。
她依然无所事事,于是去城西看江三郎。这一路走过的深巷,女孩儿每一次抬头,都没有再看到墙上或坐或站的少年。闻蝉想梦与现实相反,梦是假的,李信肯定活得好好的。说不定她稍微担心一下,他就能从不知道哪个旮旯里跳出来,吓她一跳,逗她“你是不是在担心我啊”。
李信没有再陪她走巷子。
一夜之间,会稽郡城大小巷子里常混的那些地痞们,也都消失得差不多了。郡城真正有了入冬的样子,寒气森森,气氛压抑。
有时候,都觉得有李信陪着的日子,像一场梦。
闻蝉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不知道他整天在忙什么。他想起来就过来逗她玩,他很忙的时候就好几天见不到人。
而闻蝉当然也一直希望见不到他的人。
这一次,他消失了那么久。闻蝉想,大概是又去忙什么了吧?反正和她无关,她不要多想。
她的重心,该放到江三郎身上才对啊……
傍晚授课结束,闻蝉心神不宁地起身要走,身后传来青年不急不慢的唤声,“翁主,留步。”
江、江、江照白的声音!
闻蝉僵着身子回过头,非常不敢相信地看向向她走来的宽袍青年。自她前来听课,江照白就没怎么单独和她说过话。她越是听他的课多,越是看出,江三郎一心扑在教授人识字读书大业上。江三郎丝毫没有和她谈情说爱的意思——或者说,他没有和任何人谈情的意思。
越是接触这个人,闻蝉越觉得自己无法打动这个人。
两人像不是一个世界的。
而在今天,江照白居然主动喊住了她!
闻蝉激动地等着江三郎走到她面前。虽然还在想李信消失的事,闻蝉心里却同时为江三郎而开怀着:我的梦中人终于跟我说话了啊!
江三郎走到她面前,客气问她,“翁主是否知道,贤弟这几日,为何不来寻我?我之前与他约定手谈茗饮,他明明已经答应了的。”
闻蝉茫然,有不好预感,“……你贤弟是谁?”
江照白诧异她居然不知道,“阿信啊。你们关系不是很好吗?”
闻蝉:“……”
她想:“我的梦中情郎,向我提问,问题是追我的那个郎君去哪里了。”
她又想:“阿信。叫得真亲热。我都没叫过……啊呸!我肯定不会叫得这么酸。但是你们两人的关系,未免也太好了吧!”
她还想:“我果然又想多了。江三郎从来不关心我,他要么关心他的学子,要么关心阿信……啊不,是李信!反正他眼里没有我。”
在江三郎的凝视中,闻蝉酸酸地说,“他一般会去哪里,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江三郎一愣,被女孩儿酸溜溜的语气弄得莫名其妙。他莞尔,向她拱手,“如果翁主有阿信的消息,还望告知我一声。”
闻蝉酸味冲天地哼了哼:呵呵呵你们真是相亲相爱啊。
她扭头就走,对江三郎真是失望再失望。而身后,夕阳下,身形颀长的青年望着少女窈窕的背影,叹口气,心想:我都这么费力了,闻家这位小翁主,到底有没有意识到阿信已经出事了呢?
闻蝉这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江照白是个心机深沉的人,闻蝉却一直把他当梦中情郎看。她的梦中情郎,绝不是一个总是在算计她的人。闻蝉没有因为江三郎的话多想,但是之后,在看姑姑时,她从姑父那里,发现了异常。
☆、43|
那日,闻蝉去姑姑房中,看望姑姑。她在门口时,便听到里面男子低低的说话声。但是守在门边的嬷嬷等人并没有阻拦,闻蝉于是畅通无阻地进屋。她走过屏扆后,看到姑父高大的身影跽坐于矮榻边,正俯着身,和卧于榻上的姑母说话。
屋中点着淡淡的檀香,盖因姑母前段日子信奉那新传入中原的佛教,以土地主的豪放风格捐了不少庙,也攒了不少香。近日她精神委顿,这些檀香正好点上安神。闻蝉走近些,看到姑姑浓黑散着的长发,还有白如纸的面孔,低垂青黑的眼睛,偶有手指动一下。
闻蓉在闭着眼假寐。
盖着一层毛毯,一只雪白的猫悠悠闲闲的,于毛毯上巡视自己的领土。
而李怀安正坐在榻边,于午间小憩的姑姑耳边,低声说着话。仔细听的话,会知道他不是在聊天,而是给妻子讲故事。李怀安将说书先生的本事也学了来,哄妻子午睡,“……说那林中郎君,发现了那大虎,便大吼一声……”
闻蓉问,“那打虎英雄俊吗?”
李怀安想了想,“应该挺俊吧。”
闻蓉说,“比我们二郎俊?”
李怀安:“……”他哪里知道所谓二郎的长相?不过结合一下妻子温雅秀丽的面容,再加上自己只是普通中上的脸,他觉得那小子还活着的话,得看他继承了谁的脸……
闻蝉觉得姑父平时不说话,这时候为难的样子,倒也很好玩。她忍着笑意,正要上前打招呼。屋外传来几声通报,少女侧身,看到一个着官服的小吏进了来。李怀安察觉有人,已经起了身。那小吏过来,与李怀安低语,“……那李信……”
李信?!
闻蝉几乎以为自己耳疾,听错了。李信的大名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她侧目去看姑父,迫切地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那小吏的声音却低了下去,让她怎么也听不到。李怀安听下属汇报事情时,发现小侄女正以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自己。女孩儿容貌漂亮,谁见都喜欢;她的眼睛也明亮,乌黑分明,充满期盼地看着人时,让人心生怜爱。
但是小侄女为什么要一脸渴望地看着自己?
李怀安想半天,觉得自己明白了,“小蝉,你想你阿父了对么?”
闻蝉:“……啊?”
我为什么要想我阿父?
李怀安安慰她,“等你二姊来了,就能接你回长安见你阿父了。”他自觉幽默地加一句,“你一个人回去,我可是不放心的。万一再……”
万一再遇上李信那样的匪贼怎么办?
李怀安与闻蝉同时想到了这一句。闻蝉往前一步,殷切地盼着姑父说下去。但是她姑父怕她害怕,居然只笑了一下,就不说了。跟小侄女说了自己有事,就与来找他的小吏匆匆忙忙离去,让侄女陪她姑姑多说些话。
闻蓉对丈夫的忙碌已经见惯不惯,难得她精神萎靡,还能认得身边人。此时,她正于榻上坐起,招呼魂不守舍的闻蝉坐到自己身边,嫌弃道,“你姑父见天讲些乱七八糟的故事给我听,不是天神下凡历劫,就是山有捕虎英雄。我就不爱听这种故事,还怕他自卑,得装着喜欢听。我还是喜欢跟小蝉说话,小蝉给姑姑讲讲故事吧。姑姑最喜欢听你说话啦。”
她也要说书吗?
闻蝉将被姑父身边小吏话中的“李信”吸引走的注意力,勉强拉了回来。坐于姑姑左右,问,“您想听我说什么?”
闻蓉嘴角噙笑,眸子温柔地看着她,“讲讲你和你二表哥相处的事情吧。我最喜欢听这种俊男美女相亲相爱的故事啦。”
闻蝉:“……”我去哪里变一个二表哥来,再与他相亲相爱,然后讲故事给您听啊?
闻蝉应付姑姑应付得很辛苦。她到底年少,而闻蓉只是在二郎一事上混沌,她于其他事情上颇为清醒。闻蝉这种没有情爱经验的小娘子,磕磕绊绊讲故事的话,很容易就能让闻蓉发现异常。闻蝉自己也知道,心中苦顿,都不知道去哪里编故事……
她喜欢的江三郎,一直高如云间皓雪,端端正正,清清贵贵。她从来没得过他的另眼相看,也从来不知道他喜欢她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而喜欢她的……
闻蝉想,虽然我讨厌李信烦李信,但是我好像只能用他来给姑母举例子了。毕竟像他这种明明知道我不稀罕、还没有自知之明厚着脸皮追我的儿郎,独此一份,绝无分号啊。
闻蓉听得兴致盎然,不知小侄女后背已经出了层汗。
等到李伊宁前来看母亲,闻蝉才从姑姑的“魔爪”下解脱。出门的时候,被青竹扶着手,都觉得腿软,头晕目眩。
青竹担忧地望翁主一眼。
侍女们随翁主走上廊庑,静悄悄的。过了会儿,闻蝉缓过神后,问青竹,“方才你听到我姑父他们,说的是‘李信’吗?”
青竹:“……”她听到了,但是她越来越觉得翁主和那个混混走得过近了。于是她装糊涂,“婢子没听到。”
不料舞阳翁主于不该坚决的时候,非常坚定自我,“他说的就是‘李信’,我肯定没听错!李信怎么会和我姑父扯上关系?”她走在光影时明时暗的长廊里,光斑浮照在她的身上,清莹明媚。看得廊外那从垂花门另一头走来的郎君们眼睛近乎看直。
青竹看翁主蹙着眉,半天没放下这回儿事,只好无奈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官寺不是一直通缉他吗?说不定抓住了呢。”
闻蝉脱口而出,“怎么可能?!”
青竹:“……”翁主不可置信的眼神,刺了她一脸。刺得她不忍睹卒。
闻蝉觉得李信怎么可能会官寺抓住?他都张扬得上天了,官寺也拿他没办法。怎么一会儿……闻蝉心中突突跳,“青竹,你记不记得,他走的那天,和我告别的时候,我跟他说,‘一般说这种话的人,都再也回不来了。’你记得我说过这个吧?”
青竹:“啊。”
闻蝉不安地从侍女这里找安慰,“会不会是我咒得他被抓了?”
青竹:“……啊。”
她用微妙的眼神看着自家小翁主。
小翁主念念叨叨半天,越来越不安。然后吩咐下去,“让护卫们出府去探探情况,李信平时住在哪里啊?我要去看看他……不过也不着急。我也不是要专门去看他,我是怕我咒着了他,看他有没有事,安安心而已。”
她有了主意,快速在廊庑一头转了个弯,抄近路往自己住的院子方向去了。
侍女们急忙跟上,而青竹正又忧心忡忡,又被小娘子弄得好笑:您说您不着急,您这么跟欢快小麻雀一样飞回院子去干什么?您想找人就找呗,我们又不能拦着您,您犯得着给自己找什么“诅咒”的借口吗?您要是说个话有这么灵验的话,咱们那位迷恋成仙问道的皇帝,早把您接未央宫里住着去了。
众女陪同翁主回去院中,正于斜对面走上廊庑的众郎君们错了过去。郎君们遥遥望着舞阳翁主纤娜背影,连句话都没说上,心里抱憾。自这位翁主住到李家,成天往府外跑,一会儿一个事。在李家快两个月,翁主都没跟他们说过几句话。
李家三郎李晔拉着幼弟五郎,也站在众儿郎中,陪他们一起婉叹佳人无缘。他心中则想:舞阳翁主高傲无比,我都没跟她说过几句话,你们有什么遗憾的?人家恐怕根本看不上你们啊。
闻蝉回去后,护卫们打听出了李信平时住在哪里。闻蝉便抱着“我就看看我咒人有没有咒成功”的心态,出府上了马车,去那个破落的院子寻人了。她第一次找李信,心中突突突疾跳,一路上都无法平静。但她也注定失望,那处屋院现在已经人去楼空,根本无人居住。
李信不在那里,李信在郡城中的牢狱中。
入了狱门口,一条极窄的过道光线昏暗,两边墙壁上隔段距离,便点着火烛照明。脚步声从叠,穿着官服的李郡守来了这里,身后跟随着狱令官、郡决曹、令史等一众官寺吏员。
狱令官正领着一个老头子给郡守介绍,“这位令史,检验尸身已四十余年……”
李郡守不悦道,“说重点!”
狱令官忙推出令史,那令史颤巍巍跟郡守报告,“死去的那位郎君,名唤李江,年十六。腹部有伤口约一寸……”
李郡守不耐烦听这些,只问,“脸能看清吗?后腰有胎记吗?”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在这个方面,给郡守肯定答复。这个,得郡守自己去看。李郡守想了想,也决定让令史带路,先去看看死去的少年李江。之前郡决曹已经吩咐过这少年的特殊,其他尸体令史忙碌后,都是认出身份后、草席一卷、丢出去处理。独独这个少年,将尸身处理得清洁些,静待郡守的到来。
到一间冰冷的房舍中,进去后便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寒气。其余人等等候在外,李郡守与令史进了房。令史掀开盖住尸体的白布,李郡守蹲下来,一手执烛,盯着少年苍白的睡颜,一寸寸地去看。
青眉秀目,少年长得非常干净。
容貌是很俊俏的那种,集合了李家和闻家的优良传统。如果让爱慕美颜的妻子看到,她定然非常高兴:自家的郎君长得非常俊。
但是他已经死了。
所以李怀安不能让闻蓉知道。
他又让令史给尸体翻身脱衣,去看少年的后腰。他手中的火烛举得极低,几乎要碰上少年那伤痕斑驳的后背,得令史小声提醒,才回过了神。李郡守举着烛台的手发抖,闭了目。
他看到了那处腰间胎记。
其实他只看脸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六七分猜测。再看到那胎记的时候,心中恨怒悔疚,铺天盖地一样袭向他,让他几乎崩溃。
这是二郎!
是他的亲生儿子!他自家的小子!
他走丢了十年的孩子!
那胎记,与他记忆中的方位颜色形状分毫不差。多少年午夜梦回,妻子一遍遍与他强调,他闭着眼,都能想起当年襁褓中,看到的那个胎记。他从来不强求,他认为一切都是命,他以为二郎早就死了,他从来不抱希望!
消极地找人,可有可无……一直到妻子的病情,严重到必须找到这个孩子的地步。
少年颜色苍苍,身上尽是大大小小的伤。在他离开自己的这么多年,他到底是受了多少罪,活得多么艰辛,才有走到自己跟前的这一可能。而就这样,他仍无数次与这个孩子错过,他仍然不太在意……李怀安没想过自己真的能找到他!可是他更没想过,自己找到的,是一具尸体!
沧海桑田,十年茫茫。
李郡守肩膀颤抖,垮下背去。他在一瞬间苍老,于一瞬间看到自己的无情。
“那天,他是想见我的吧……”
二郎拼了命想走近他!他这个父亲,却熟视无睹,看他挣扎,看他反身。
官寺的人赶到的那么迟,不能救了李江的性命。还让shā • rén凶手——“李信!”
李郡守目中现出仇恨之色。
他性格淡漠,他观望大局,他对会稽郡的大小混混们从来不赶尽杀绝。但是他的仁慈,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李郡守猛地站起来,掉头就走。出了屋,看到等在外面的狱令官,喝问,“李信呢?!他被关在哪里?!”
李信被关在狱中深处,单独一处牢房,手脚铐着铁链。狱卒给他的态度,颇为特殊。少年已经受了好几日大刑,狱卒却不敢当真让他死去。上头的人,还等着从李信口中,问出私盐的事情呢。奈何少年骨头极硬,给出的信息全是不着四六,关键的字一个也没问出来。
这个时候,刚刚经受过一次大刑。狱卒们都离开去用膳了,留奄奄一息的少年于铁牢中苟延残喘。
李信靠着墙,坐在稻草堆上,仰着眼,看墙头高处的小窗口。那窗口透来的亮光,正是他多日来,唯一能用来判断时日的源头。一点儿光照在潮湿的劳中,尘土在空中飞舞。耳边听到狱卒与其他犯人的争吵声、哭骂声、求饶声,于此处牢房,少年只盘腿坐着。
他身上的狱服,已经被鲜血浸透。一道道血痕,看着触目惊心。他的面孔也极为惨白,唇角带血,但是他漆黑幽静的眼睛,始终让人无法将他和其他犯人一同看待。
李信的冷淡,让好些狱卒愤怒:都到了这一步,还狂什么狂?
于是打得更狠,刑罚更重。
这个时候,李信靠墙仰头,在一片混沌中,正盯着牢房的布置。他慢吞吞地想着,自己该如何解除这个危机,从这里出去。他思量着官寺对私盐之事的在意程度,想自己能说到哪一步,又希望外头的弟兄们机灵些,希望阿南已经离开了会稽,没有让官寺抓住……
还有江三郎。江照白必然已经知道他出事,但是江照白于此并无势力,和李郡守也没有交情。江照白留在会稽,是以白身传道授业,给黎民百姓开蒙的。江三郎若想救他,大约只有知知那一条路了……
再想知知。自己这么久不出现,她快高兴疯了吧?但是那么高兴的时候,她有没有担心自己哪怕一丝半点呢?她会不会有救自己的想法呢?他不需要她救,他只想她为自己担忧一下。只担忧一下就好了,他舍不得她太过忧愁。小娘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正是他最想保护的样子。
他只希望她缓一缓,别等自己解除困境,她就急急忙忙地把自己嫁了出去。到那时候,他说不定又要shā • rén了……
李信仍然一心一意地喜欢她,一心一意地,最想要她开开心心。无有烦恼。
很重的脚步声打断了李信的思绪。
他眼皮向上一撩,看到牢狱门打开,李郡守沉着脸走了进来。抓着从外头火盆里取出来的烙铁,在少年平静无比的仰视下,李郡守手里的烙铁,当头向少年身上砸去——“竖子狂徒!”
身后跟着的众小吏胆寒无比,闻到人肉和烙铁交触后烤焦的味道,再看少年更加苍白、渗着汗的脸。众人别目,几乎不忍看。
李郡守的发泄,让李信闷哼一声吼,饱受摧残的精神无法相抗,竟疼晕了过去。而看着倒下的少年,中年男人茫茫然,心中苦涩,竟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好半晌,李郡守冷静下来,才问狱令官,“他有交代私盐的事吗?”
“说了一些,但真假难辨,”狱令官为难道,“重要的都没说出来。”
“几天了?”
“五天了。”
李郡守默然后,蹲下身,扔开手中烙铁,他低头去看昏睡过去的少年。他伸手拨开少年面上的发丝,看到他的一身血迹,也看到他普通庸俗的长相。非常英俊的眉眼,他父母却不会生,把这位小郎君的整个脸组合在一起,就是很平凡的相貌。
李郡守看着他,默想:五天了。李信竟没吐出什么来。这样重的刑,他还要保他的那伙同伴。这个少年,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啊……和他家的二郎,差不多大。
远没有他家二郎好看。
却又远比他家二郎有本事。
李郡守沉默着:他来到会稽为官,他当然从一开始,就听过、认识李信了。他还与李信打过许多次照面……而他在此之前,都从没见过他家二郎。李信是个狠角儿,这么一个人,如果不能用,如果不能用,杀了其实最好了……
既然他始终不肯说,那么就……
“杀……”李郡守话又停住了。
他想到了李江,想到了那个死去的孩子。
李信和他差不多大。都这么年少,都什么还没懂,就进入了大人的残酷人间磨砺。
李郡守放在少年面上、摸到他面上血疤的手微微发抖,他再看不下去了,站了起来别过脸。
“郡守,您说……要杀了李信吗?”狱令官看郡守说到一半就停住了,便谨慎小心地探问郡守的意思。
良久后,听到李郡守沙哑的声音,“没什么,你们继续审吧。”
他的心很淡薄,除了少数家人,他很少关照别人。正是他的冷漠,害死了二郎。他不想再杀那个与二郎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了……至少,今天不想。
再说闻蝉,没有在护卫报说的院落里见到李信。她很不甘心,又在附近找了找,仍然没有线索。再让护卫去查,护卫说附近的地痞们都不见了,又说起几天前的早上在某个巷子有过打斗。但具体的情形,就不知道了……
闻蝉很失望。
青竹摸摸翁主被冻得冰凉的小脸,问,“咱们回去吧?”
闻蝉心不甘情不愿地“嗯”了声,转身上了马车。马车悠悠缓缓地回去郡守府。闻蝉一路上不高兴,任青竹等侍女百般逗她,她都皱着眉,没有露出一点儿笑脸。闻蝉拉着青竹的手,很悲苦地丧着脸,“我觉得就是我咒坏了人,把他咒死了!”
“……”
“我做梦梦到他死了!”女孩儿哽咽,心里多日的痛苦,终于在这时候跟侍女倾泻,“梦到他身上全是血!他肯定是临死前跟我告别,他说不定还想跟我告白来着……他那么傻,都说不出口……”
“……”青竹抽抽嘴角道,“您想多了……”
李信找不到,翁主很难过。她可以当自家翁主太善良吗?她可以不多想吗?
某个时候,青竹觉得李信这次失踪了非常好……
但是闻蝉都快哭了。
闻蝉是很漂亮的小娘子,笑起来百花绽放,哭起来万木枯萎。她的一颦一笑,都容易牵动人心。此时她抽抽搭搭,肩膀发抖。少女低着脸,眼中湿漉漉的,晶莹泪水欲掉不掉。湖水流光溢彩,湖水却涟漪荡荡,渐有风起浪逐之势。青竹光看着,心都软了,恨不得把心剖出来给翁主耍着玩,只要她别真的哭了……
闻蝉正要哭,马车突得停住。她头咚得一下撞上车壁,一下子撞傻了,眼眶中的眼泪,啪得砸下来。侍女们顾不上自己,手忙脚乱安抚翁主。舞阳翁主愤怒地把众人一推,“起开!”
她气势嚣张地推门跳下马车!
之前一腔发泄不出去的愤懑情怀,正要趁机发泄。什么人,敢让她舞阳翁主撞了脑袋?把她撞傻了,谁赔得起?!她要跳下车,狠狠把对方骂一顿,就是小孩子,她都要让人吊起来打一顿才解气……
闻蝉嗔怒的一张小脸,对上拦住车的少年时,美眸瞠出,眨一眨,水雾连连。
阿南站在车前,紧张无比,不停地回头看箱巷子外头,怕被人发现。看到闻蝉下了车,他松口气,急急忙忙说自己的话,“翁主,我叫阿南,和阿信是……”
“我认识你,”闻蝉打断他的话,“你老和李信混在一起。”
阿南怔愣一下,嘴角翕动两下,想意思性地笑一下,却笑不出来。他苦涩无比地给翁主跪下,“求您救救阿信吧!”
闻蝉看不懂他这是什么意思。
阿南说的断续,颠三倒四,信息量很大,“都是我的错,是我杀了阿江,却让阿信给我定罪。阿信让我走,可是我怎么能走?我在这里躲藏,希望能救出阿信……然后遇到江三郎……江三郎人很好……我怕被官吏发现,到处混躲。江三郎昨天见到我后,就收留了我。他派小厮去我们之前住的院子守着……然后我没办法,就来求翁主您了……”
他充满希望地恳求翁主,“阿信说您是长安来的大人物,您住在郡守府上,连郡守都对您客客气气!阿信还说您和李郡守是亲戚……您能不能出手,救阿信呢?只要您跟李郡守说一声,郡守肯定就放人了!您只要救了阿信,我做牛做马都行……”
闻蝉盯着他,半天未反应过来。阿南一下子说的话太多了,她要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阿南以为高傲地翁主不肯答应,求得更为殷切。让青竹等侍女都生气了,嫌他丢脸,要他快起来。
好久,阿南混沌无望中,才听到闻蝉娇娇的声音,“我不要你做牛做马。”
阿南一下子跌入谷底,眼前发黑,绝望无比!
然后他听到了翁主的下一句——“我要李信给我做牛做马!”
少年不可置信地瞪大眼,抬起头,看到翁主美丽骄傲的容颜。她她她答应了?!她愿意出手救阿信?!
舞阳翁主撇了撇嘴,扭头上了马车,吩咐侍从,“去官寺。我去看看那个李信,被关到哪里了,死没死。”回头跟阿南嫌弃道,“他要是死了,我就随便把他丢出来喂狗啊。”
青竹在边上幽幽说,“您是又要咒他吗?”
闻蝉:“……”
乖乖闭嘴。
☆、44|
马车辚辚,很快到了官寺。先是侍女下车,接着闻蝉才下了车。她缓了缓精神,抬头看到官寺的牌匾与大门外两边的威武卫士们,移步往前走去。闻蝉倒没什么紧张的,之前不知李信去向,她才那么慌乱;现在已经知道了李信在哪,对救人来说,闻蝉觉得简单了很多。
不怕行事难,就怕连自己要怎么做都不知道。
舞阳翁主往府门走去。
她才走了两步,就被巷头刮来的一阵疾风所惊。黄昏下金乌压云,从远而近,一骑人马掀起尘土,闯入中众人视线。尘土纷扬,马声长嘶,马上骑士口里喊着话,唬得官寺门口的一众人连忙退让开。
骑士下了马。
几人急急向门外卫士递了牌传话,“让开,我等找郡守!夫人出了事!”
下马后的骑士急忙忙与卫士撕扯,忽听到身后一个惊讶的少女声音,“什么?我姑姑出了事?”
有人扭头,这才认出借住李府的舞阳翁主。翁主仪容甚佳,就站在台阶下。之前赶路着急,骑士们一心想着李郡守,竟没看到翁主。几名骑士连忙与翁主告罪,几人被小吏领进官寺去寻李郡守,另有几人在官寺门外,与闻蝉解释府上发生的事——“夫人情形危急,惊动了府上所有人。眼看情况不太好,老县君让我们来请郡守回府去看看……翁主,您也回去吗?”
来的几名骑士果真匆忙,只知道府上夫人出了事,再细致问,却说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就一知半解,更无法跟一脸不悦的翁主解释清楚。闻蝉从他们口中问不出情况,心中牵挂姑姑,当真心急如焚。
闻蝉抬头,再次看眼官寺的牌匾。
阿南说李信就在这里……但是她姑姑的情况已经危急到需要让人来请姑父回去了……
她正想着时,看到府门口鱼贯而出一众人,簇着最前方行色匆匆的李郡守。李怀安因为出来得急,官服穿得都不甚平整。他行迹很赶,出来时看到闻蝉居然在外面,有些意外。但李郡守满心挂念妻子的情况,并没有问闻蝉为什么在这里,只道,“你回府吗?”
闻蝉:“……嗯。”
回的。
她再次看了官寺一眼。
要回的。
姑姑终究比李信更重要。既然已经知道李信在这里,有时间了再说吧。当务之急,还是回去看望姑姑的情况。
李郡守顾不上与侄女寒暄,骑上了小厮牵来的马,跟上众骑士,转个方向,出了巷子,往郡守府去了。而舞阳翁主的车队也没有耽误工夫,闻蝉没怎么犹豫就上了马车,跟随上姑父的踪迹。
她只来得及掀开帘子,望了望身后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庄重沉肃的官寺剪影。一墙之隔,马车悠悠前来,又急急远去。闻蝉与李信再次错过。
这也是没办法的。
还是姑姑更重要些。
闻蓉自然更重要,但闻蓉的情况并不好。
闻蝉回到府上的时候,fēng • bō已经平静,但府上气氛仍然很压抑。碧玺今日待在府上没有随翁主出行,等翁主回来后,她就在府门口迎接,悄声递给了翁主等人一个消息,“……据说是tóu • dú自尽。”
“……!”闻蝉大惊,抓着青竹的手用力,“为什么?”
碧玺说,“大约是夫人终于发现,李二郎并不存在吧。”
闻蝉赶去了姑姑院落。她先是看到站在廊下哭泣的李伊宁,并几位神色不安的小娘子。李三郎等郎君们安慰着他们,还有几位长辈,在吩咐进进出出的医工和侍女。小辈们也围着白发苍苍的老县君,老县君这样大的年纪,晚上拄着拐杖站在风中,清清冷冷。
院中万物杀尽,冬天的寒气让人心灰意懒。
没有人拦闻蝉,闻蝉站在灯火通明的屋门口,透过半开的窗子,看到屏扆后卧房的情形。
她看到姑父遵守医嘱,将姑姑抱到了方榻上。姑姑雪白的脸、紧闭的眼,还有一头散在姑父臂弯间的乌黑长发,定格在闻蝉的视线中。
死气沉沉。了无生机。
好像又回到了她来会稽的最开始。
最开始与姑姑的碰面,就是看到姑姑死寂的样子。之后,情况时好时坏,闻蝉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