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丘之貉(2/2)
姜有卢却没在意,他点了点头,嘱咐李芸环:“多带些人,路上仔细些。”
李芸环笑着应下了,便要带她们走,安灵寺在城北的灵山,到那大概要花半日的时间,京中贵人前去烧香,都是要在那住一日的,没人想赶夜路。
姜幸心里总有些七上八下的,方氏的态度和李芸环的反常都让她隐隐感觉到不安,等到坐上了马车,姜幸急忙问紫绢:“最近府上可是来过什么人?”
她近日都在心系十三年的手帕,还烦心突然中断的线索,没怎么在意府上的事,不过紫绢心细,许多事她都会为姜幸一一留意。
没想到紫绢却是摇了摇头:“府上并未来客。”
随后她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她像恍然想起什么一般,抬头看着姜幸道:“不过,十二那天,夫人好像出府来着。”
姜幸心中一动:“你知道她去哪了吗?”
紫绢点了点头:“去了毅南侯府,夫人的母亲晋王妃不是出自毅南侯府吗,十二那天,正是毅南侯府世子孩儿的洗三礼,奴婢和元娘说起过这件事。”
紫绢一说,姜幸瞬间想起来了,她确实问过一嘴,只是当时并未在意。
毅南侯府谢家是晋王的外家,两府同气连枝,关系一直都很好,李芸环嫁到姜府来后,姜家和毅南侯府便也时常走动,谢家的几个公子、娘子还经常来姜府借住,亲如一家。
可是姜幸不喜欢谢家人,每当一想起他们,她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张挂着阴狠的笑、眼神带着侵略意味的脸。
毅南侯府家风甚严,在安阳也属于顶尖的那种世家大族了,京中时常流传着“谢家男,崇华客,谢家女,百家求”的歌谣,就是说谢家男儿个个文武全才,是崇华殿议事的常客,谢家女知书达礼,是大族们心中认定的好儿媳。
但那都只是明面上的,她所知的那个谢家四郎,最是道貌岸然人面兽心,背地里尽做些腌臜不堪的勾当,绝不似他外表那般光风霁月!
姜府能有的喜事,除了大嫂景氏有孕,最有可能的便是她的婚事了,那个谢四郎一直觊觎她的美貌,想要将她占为己有,可姜幸以为,谢家不一定会看上她的身份,娶回来做正妻,若是纳她为妾,姜府也不会答应。
现在看来,却没有那么简单了。
不管谢家看不看得上她,她一点都不想嫁到谢家去!
恍惚间,她突然想起了什么。
之前季琅玉佩上刻着的那个“柔”字,姜幸第一时间就猜测他刻的是谢莞柔,并从他当时的神情中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起初姜幸还不明白,季琅既不信佛也不爱赏花这种闲情雅致的事,为什么要来安灵寺玩耍,现在再一想,他极有可能是追着谢莞柔来的,那么谢家的人今日也会出现在安灵寺。
两府的人一齐出现在这里,姜幸没办法相信只是巧合。
若真是与她的亲事有关,只是寻常议亲的话,最多是请媒人先去说和,两府长辈再见一面,后面就是下聘走礼了,哪会像现在这样选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见面?
姜幸越想脸色越白,安灵寺在灵山之上,若是谢家真在动歪脑筋,她又能求谁呢?
“这好像是姜府的马车!”
姜幸正想着,马车外面却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景二天天跟我念叨那个什么折腰舞,如痴如醉,我记得姜府那个大娘子就是跳过这舞的吧,小叔,你感不感兴趣?”
这声音一听就很顽劣,丝毫不顾及别人,姜幸的马车在最后面,里面听得清清楚楚的,连紫绢和红绸都气红了脸。
姜幸将马车小窗的帘子一掀,探出去半拉脑袋,果然看到后面跟着两个打马的人。
两人她都认得,一个是许久未见的季琅,一个是青楼常客季衡宇——传说中那个京城三霸之一。
季衡宇比季琅要大四五岁,却要喊他一声“小叔”,两个人差着辈,却感情甚笃,甚至可以说,季琅今日这纨绔样,都是被这个侄儿教出来的。
她一探头,一双明亮的眼睛望过来,立马就吸引了那两人的注意力。
季衡宇眼中似有惊艳之色,却只是一闪而过,他就看到自己小叔愣了愣,然后骑着马走了过去。
隔着姜府几脸懵懂的护卫,季琅眉头一皱,上来便问她:“你怎么也来了?”
好像特别不愿意见到她一样。
姜幸目光急切,没在意他眼里的嫌弃,忙开口问他:“小侯爷今天来此可是因为谢四娘?”
“哈哈哈,”姜幸刚问出口,季琅脸色一变,还没等他说什么,却听到后面几声狂放的笑声,季衡宇揉着肚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小叔你看看,你这点心思,连个小丫头都知道了,还敢拿来取笑你!”
说一下武敬侯府季家
老侯爷有三个儿子(大家以为),老大老二都死了,季琅是老三,老侯爷老来得子(大家以为),所以季琅年纪虽小辈挺大。
这个季衡宇是二房的儿子,管季琅叫一声“小叔”,已经二十四岁,有媳妇,和景彦是同一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