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90)(1/2)
转眼就到了弘时的婚期,园子里也非常热闹。
弘时办完婚事之后,暂时就居住在园子里。
四爷已经命令内务府为他建府,府邸就在弘昀的隔壁,现如今正准备将隔壁的人家给迁移走。
敏宁将澳洲的事情交给四爷办以后,又销声匿迹了起来。
夏天时,皇后突然病发,原以为只是小病,却没想到很快病发不省人事。
然后太医却不管用,皇后喝的药是一碗又一碗,结果却毫无用处。
最后从医院那边请来了上百位大夫一一来为皇后诊脉,诊断结果却大出人意料。
皇后不是生了病而是中了毒!
至于中的什么毒,谁都说不清。
好似一种新奇的毒物,谁都没有见过。
上百位大夫一同研制解药,然后还没等研制出来,短短时间内皇后就毒发身亡。
四爷大怒,立即命人追查出凶手。
他将这件事情跟前些年敏宁中毒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怀疑是不是有间谍又潜入了圆明园。
然而这一次却出乎他所意料,凶手很容易就查出来了,并不是所谓的间谍而是懋嫔宋氏。
谁都没有想到宋氏会突然对皇后下毒手,就连敏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不敢相信。
要知道宋氏可是皇后身边最忠心的人,从在潜邸时就是皇后手里的那把刀。
就算皇后失势了,可皇后仍然是一国之母,按说懋嫔不应该会背叛她,乃至向她下毒手才对。
敏宁以为是有人栽赃给宋氏,还帮着查探了。不仅敏宁不相信,还有后宫中的其他人也不相信。
可事实摆放在眼前,连宋氏自己都承认了,所有人现出了惊讶。
四爷问宋氏为何要毒杀皇后,宋氏脸上带上了一丝恨意,“皇后当年哄骗我服下了那粒生子丹,要不是我趁机早产,大概就得赔上这条性命。这让我怎么不恨?这些年里我一直苟延残喘,已经命不久矣,自然要让皇后给我陪葬。哈哈,有皇后陪着我下地狱已经足够了!”
四爷气恼道:“难道你就不怕这件事情牵连到四格格身上?”
宋氏脸上闪过一丝凄凉之色,“这孩子根本就不愿意认我,她不是我的女儿,是那嫔的女儿!”
一听到女儿都不管用,四爷冷冷的问。“难道你就不怕朕迁怒到你的家族?”
宋氏跪在地上,她的手臂被擒在身后,“我的家族,呵,自打我进宫以来,家里就从来没有过问过我,反而不停的向我讨要好处。既然拿了我那么多好处,一同为我陪葬也算是这些年的报酬。”
四爷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后宫还有这么一个冷血的后妃,只顾着自己畅快,竟然不顾及家族跟自己的孩子。
“赐一丈红,隔几年称暴毙而亡!”四爷背过身去说。
太监当即带着宋氏出去了。
四爷则定定的站在大殿里一言不发,他想着皇后虽然做了千般错事,却不是一个宋氏毒杀她的理由。
过了一会儿,四爷继续吩咐下去,“命人将这件事情给清理干净,只说皇后是因病去世。着礼部为皇后处理丧事。”
皇后突然病重去世,朝中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毕竟皇后这些年经常称病,像药丸药汤,更是从来都没有断过。
绝大多数官员都以为皇后这一次是犯了急症,还没得到有效的诊治就去了。
除了在心底感叹一声,并没有其他反应。
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民间也是要服丧的,好在这一次只需要服三个月。
最近十年,百姓已经习惯了皇室接二连三的丧事,就连服丧都轻车路熟。
也就是三个月内禁荤,不能够办红白事而已。
三个月一眨眼就过,朝中又来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建议四爷册立新后。
“……国不可一日无国母,来年的劝农还得国母来操持,还请万岁爷册立新后。”
四爷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殿内的大臣,开口询问,“众位爱卿觉得现如今后宫当中哪位妃子可堪当皇后?”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了一眼,这不是人眼都能看得到吗?
眼下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就是三皇子,且三皇子母妃贵为皇贵妃。这后位除了皇贵妃以外,还能够是谁?
皇帝这样一个莫非是对皇贵妃有些不满?
不少大臣在心里嘀咕起来。
大殿中的一个楞头青突然站了出来,“回万岁爷的话,臣觉得皇贵妃可担任皇后之位,皇贵妃这些年里设立学校免费教受孩童读书,又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孤儿院、养济院,立下功德无数,臣认为这皇后之位非皇贵妃莫属。”
四爷盯着那楞头青看了一会儿,然后又问向其他人,“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其中有几个属于敏宁的忠实支持者跟着站了起来,“臣附议册立皇贵妃为皇后。”
四爷当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这件事情容后再说!”说着,一转身就离开了大殿。
苏培盛只能够措手不及的喊了一声,“退朝!”
朝廷中所有人都以为皇后之位非皇贵妃莫属,有些人更是记得但是也对于皇贵妃的宠幸,虽然说这些年里渐渐失宠,可是凭借着以往的地位,以及皇贵妃所出的几个孩子,后位不应该是手到擒来,任谁都没想到的是原本非常有把握的事情,在皇帝这里发生了异变。
所有人都在猜测,莫非皇帝跟皇贵妃之间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人希望帝妃之间发生事情,毕竟银行跟火车都掌握在皇贵妃手里,还有那遍布全国的商业,那漂泊在海外的船队。
凡是有见识的人都明白皇贵妃手中掌握的势力太大,一旦帝妃之间发生的问题,引起的后果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
不少人心里泛起了忧愁,要是帝妃之间真的发生冲撞,只希望不要牵涉到朝中跟民间。
四爷回到四宜书屋,就将屋里的宫女太监全都赶了出去。
他坐在桌旁出神,他在想着他跟安佳氏何时走到这种地步。
是她开始频频插手朝政,还是她手中掌握的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帝王的统治权?
或许两点都有。
四爷不由闭上了眼睛,作为一个皇帝,一个有抱负的皇帝,绝对不会允许旁人在碰触身为帝王的权力。
四爷已经足够的遏制住内心的**,没有对安佳氏露出狰狞的牙齿,这还是看着两人的感情上。
这一年来安佳氏安分了下来,四爷才稍稍放个心。
却没想到皇后突然离世,致使朝中官员举荐安佳氏来继承皇后之位。
若只是普通的皇后,四爷当然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安佳氏是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皇后,为他管理后宫的人吗?
或许,从最开始就是个错误,当年安佳氏向他要煤炭矿窑就是一个错误。
他就不应该给她,直接斩断了她接触外界的希望,就是因为一时的不妨,再导致她在外面立下了这么大的势力。
四爷又睁开了眼睛,事情到如今这种程度,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安佳氏。
除非杀了她?
可是光想到一点,四爷就感到心痛,他宁愿自己去死,也不愿意伤害她。
正是因为心疼她,之前她做下如此大的措施,他也只是禁了她半年的足。
四爷有些烦恼,没想到继位之前要跟兄弟们来争夺这个位置,继位之后又要防止安佳氏对于这个位置的觊觎。
四爷对安佳氏得有多了解,基本上她眼睛一眨,他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别看她最近老实的不行,可四爷知道,她只是按兵不动,或许什么时候就能够突破他的拦截,手伸的更长。
四爷揉了揉有些疼痛的额头,自古以来皇帝就没有几个长寿的,先前太医给他诊治过,因为当年时疫伤了底子,致使他寿命不丰,能不能活过汗阿玛还是两说。
如今他已经将近五十,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现在他的精力已经快不够了,偶尔熬一次夜,第二天就昏昏沉沉,不像年轻那会儿,连续熬三天都不是问题。
安佳氏比他小好几岁,肯定是他走在前头。
四爷不由捶了捶额头,“母强子弱,可不是好事!”他说这话的声音极低。
也幸亏屋子里没有人,否则的话这话传出去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四爷说完这句话之后,又想起了弘暻。
弘暻虽然说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可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听安佳氏的话了。
四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怕他走后,弘暻根本治不住安佳氏,导致这偌大的国家权力落入安佳氏手里。
他甚至能够想到,安佳氏会不会有可能是第二个武则天?
随即,四爷又摇了摇头,不对,安佳氏没有武则天那么狠心,他叹息了一声,最终决定这事还是看天意。
天意注定要住安佳氏一臂之力,他也没有办法阻拦。
当年太上皇就跟他说过,安佳氏若不是女子,绝对是一个枭雄。
庆幸她不是男子,也庆幸她最终进入了皇室,不然早就让朝廷给剿灭了。
朝廷绝对不会容许民间留下这么一个不定因素,当年太上皇虽然警惕安佳氏,可是更依赖她手下层出不穷的发明。
那些层出不穷的发明,为大清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如深耕犁,比如脱粒机,再比如水泥等等。
这每一样给大清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太上皇舍不得灭掉安佳氏,毕竟这些发明都是安佳氏给带来的,甚至绝大部分都是安佳氏指点工匠弄出来的。
再后来安佳氏的势力越来越大,在太上皇和他都没注意的时候,她动作迅速的将一些不显眼的部门就被拆分出去。只剩下一部分留在京城这一边。那些被放出去的都隐藏起来,至今没有发现这些工匠被隐藏在何处。
只是从这十多年来,民间层出不穷的发明就可以看出这些工匠仍然发挥着余热。
四爷登位的最开始几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转头跟安佳氏是敌对。
在太上皇还在世的那几年,四爷可以说过得是最舒坦的几年。
太上皇没有制约过他,安佳氏也一心发展民间的势力。
政策上有太上皇跟安佳氏,为他出策,可以说那段时间,四爷是真正的感受到了君临天下。
可是太上皇一去,四爷就感觉到安佳氏变了,她若有若无的试探起他。
再后来现在开始触摸朝政,四爷但是没想到安佳氏会趁着他病了,假传圣旨。
这使得四爷有了危机感,皇权是他的警戒线除了他谁都不能碰。
安佳氏这样做简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四爷绝对不能允许她这样妄为。
所以他势必要剪除她的羽翼,可是这也能够明确的肯定,安佳氏的人绝对不止他先前调离的那些人,光是看这一次为她请命的朝臣就可以的看出,绝大部分不是属于他的人,那就是对她带着一份好感。
四爷不由感到警惕,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在朝臣中的威望足以威胁到他,一旦他发生不测,弘暻根本没办法制约她!
那么大清可能会有一位女帝临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