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90)(1/4)
“哦,有人来买咱们的船?”魏如是有些惊讶,谁消息这么灵通?他又看向大副问:“你有没有说过咱们的船以旧换新,得还给船厂吗?”
大副拱了拱手说,“船长,属下是这样认为的,要是这人出的价比船厂那边高,未必不能够卖给他。”虽然说是以旧换新,这船价格是被折了一半,也让大副有些心疼。可谁让他们催的急,临时找不到接手的人,不像其他船队时间可以找到下家。
算一算,将船抵给船厂他们是有些亏了。
魏如是自然知道这些道理,只是船厂毕竟也是东家的,这些许小事没必要计较太深。
当然,若是真的有人愿意上门来买船,魏如是肯定愿意卖。
老宋老白他俩之前就跟他埋怨过,说船厂回收旧船的价格太低。
魏如是要不是急着想要将船换掉,也不会低价出让给船厂。
好在船厂那边也没有说,非得要用旧船抵,付现银他们更欢迎。
沉思了一会儿,魏如是回过神来,跟大副交代道:“那行,你把人请上来,我亲自跟他谈。”想要拿走这艘船,不出个比船厂高的价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大副回了一声,是很快转身离去。
过了一会儿门口又传来敲门声,魏如是抬起头,就看到大副带着两个人站在门前。
因为大副在前,他也没看清后面两人的长相。
“进来。”魏如是坐正。
大副带着林墨和小七进去。
“是你!?”魏如是惊讶出声。
林墨看着他也有些吃惊。
小七拽了拽林墨的衣服,小声问他,“大哥,他好像认识你。”
林墨安抚了一下小七,然后回过头对魏如是说,“没想到你是这个船的船长。”
魏如是笑了,“自上回一别也有两年了吧?”
林墨点了点头。
旁边的大副不明所以,“船长?”
魏如是扭头,对他含糊道:“这位是林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当初我跟随郑大管家的时候,曾经与林先生共事过。”
林墨在一旁同样含笑不语。
前些年主家找到他,曾经送他跑过一次南洋,在一艘船上跟魏如是一样做一些干苦活的工作,主要是开阔一些见识,别跟一般的迂腐书生一样坐井观天。
虽然林墨只在船上呆了半年,但是跟当时的魏如是却住在同一个船舱内,经过魏如是普及过许多海外见识,让他开阔了眼界。
后来他离开回乡,在一次拍卖会上也曾经见过魏如是,只听说他已经领了一个船队,没想到就是这个“涅磐”。
魏如是说完以后又看向林墨,“你要买船,是打算自己跑吗?”
林墨点了点头,“最近不是传出藏宝图的消息吗?想一起去凑凑热闹。”
魏如是了然,随后暗含深意道:“既然想要去凑凑热闹,那船上最起码得有一个火器库。”
林墨若有所思,他知道魏如是的消息肯定比他还要广,说这番话肯定是知道些什么。
同时他也知道有些消息是禁忌不能外传的,魏如是肯在这里提醒他已经很不错了。
看来这次寻宝肯定有危险,得配有庞大的火器设施。
林墨想到这里眉头皱起来,购买火器可是得花不少银子。
“两位,还请坐。”
等林墨跟小七依次坐下后,魏如是绽开笑容说。
“我还在想是谁消息这么灵通,能够这么快知道我要换船,没想到是你,也对,要是你的话,肯定是瞒不过你。”
一旁的大副依旧一头雾水。
魏如是跟大副说,“来,我给你正式介绍一下,这一位是京城林源林大人的远房亲戚,前些年跟我在南洋船上相识。我都忘了他就住在青岛,消息灵通也是正常。”
大副肃然起敬,林源林大人的威名,他就算再海上也是知道的。
魏如是说完之后又问向林墨:“你想要买我这艘船价格要是太低的话,我可没办法说服其他船员卖给你。”
林墨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我之前在黑市上就见过你这样的船,他们出价一千八百两,我比他们多一成如何?”
“黑市?”魏如是开口,然后又问向大副,“船厂收到这些船后又流入黑市中?”
大副摇了摇头,“这个我没有得到消息。”
魏如是点头,然后又看向林墨,“那就是一千九百八十两,这个价我要是能答应。”这艘船买来时是配给火器的,去掉火器,光船本身就值三千两。
船要卖出去,一些火器肯定要带走,裸船卖出一千九百八十两也足够了,抵给船厂也才给原价的五成一千六百两。前后可以多赚近四百两,可以答应。
随后魏如是又问,“何时可以签合约?”
林墨想了想,“有些东西还要抵给银行,贷出一些钱来,可能没有那么快有现钱来买。”
魏如是一脸平静:“就在刚才,我们打算启程去船厂换新船。”
林墨顿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硬着头皮问:“可以再缓和几天吗?”
魏如是看着他许久,随后笑了,“都是老朋友了,反正我还得在青岛再多呆上一段时间,这船我先给你留着,只要你在规定时间内将钱带来,这船还是你的。”
林墨谢过。
随后两人签下了简单的意向契约,林墨付了一百两定金。
“等会我们要去船厂,你要不要过去看一看?”
船有了去向,不管是魏如是还是林墨心情都很好,想到待会要做的事,魏如是便开口邀请道。
林墨婉拒了,“等会还要回黑市去看一看一些火器。”
魏如是一听便说,“黑市中的火器都是被淘汰掉的,就算黑市中的拍卖行所收到的火器也只是偶尔从我们这边流过去的。你要是真想购置一些好一点的火器,那就跟随我一起去,正巧换完船以后,我打算再购置一批。”
林墨一听顿时有些心动,又想到自己瘪瘪的荷包,还有仍然放在藏书阁的书籍,就算书籍抵押给银行贷到的钱好像也只够还船钱。那可是一千多两,对于他来说是一大笔巨款。
再心动,没有钱去了也是干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