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炮灰奋斗史[清] > 第8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84)

第8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84)(3/4)

目录

吴珲顿时有些为难,“可在下只认识一些书面上的星象。”

林源摇了摇头,“这个倒无妨,今天晚上你就留在庄子里,对着那台望远镜看一看,再对照一下,辨认出一些星座就好。不需要了解太深,知道一点知识就好。免得咱们去送天文望远镜,结果却发现根本不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这面子才算是丢大了。”

说着,林源起身拍了拍吴珲的肩膀,“这事就拜托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年轻人脑瓜子灵活,你今晚先去试用一下那台望远镜,又是哪些有问题,明日可以让工匠们帮着改进。”

吴珲一听,心里顿时轻松起来,向林源保证道:“放心,林大人,这件事我肯定可以帮你办妥。”

晚上吃完了晚饭,吴珲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研究所。

研究所非常大,分成好几个区域。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家用的,工厂用的,基本上都划分了大致区域,谁也不干涉谁。

吴珲是文职,可以说发明上面没有什么才能,只做一些文职工作。比如帮着联系一些材料,或者接收一些新发明之类的。

做出天文望远镜所在区域这几者都不是,天文望远镜相比较庄子里的工匠,还是皇城那个过来的工匠更加熟悉和了解。

少了一些限制,这些工匠更能够发挥应有的技术,改造起一些原来的天文望远镜来,甚至想要制作出一种高倍的镜片,直接待在了庄子里的玻璃作坊内。

这个玻璃作坊应该是第一家在宫外做出玻璃的,只是后来玻璃厂泛滥起来遍地都是,这个玻璃便不再开发低端产品,而是朝着更高的方向研究。

比如研究出高清高倍的显微镜镜片以及那望远镜镜片,或者是研究出一些硬度高的玻璃。

总之这个玻璃作坊做出来的,玻璃只供内部使用。

吴珲走进了这个相对于别的作坊来说,有些杂有些乱的玻璃作坊。

作坊内火还在烧着,有那么一两个人正吹着玻璃吹出晶莹剔透的花瓶了。

看到吴珲进来,其中一个放下铁棍,“你是谁?”

吴珲当即停住脚步,问,“我是吴珲,过来取天文望远镜的,是不是打扰你们了?要不我再等等?”

那人挥了挥手,“不用不用,我们也只是打发时间玩玩而已。就等你了,老袁,来帮个忙。”

另一个人将玻璃从火上取下来,放在一旁的架子上,回了一句,“来了。”

吴珲站在屋里等,大概不到一分钟,那两个人从里面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人高的圆柱来,圆柱下面还有三个支脚架。

抬出来后,那个姓袁的说,“这东西得放在空旷的地方才能用,那么外面就建了一个小型的台子,要不要放在那里?不过这东西得看好了,可不能淋了雨,晚上你得时刻守的。”

吴珲点了点头,“放心,我打算今晚就睡在外面看着它。”

另一个人说,“台子上非常凉快,我们经常晚上在那里过夜,上面有挂好的蚊帐,你带个席子过去就行。”说着从屋里拿了一圈席子递给吴珲。

吴珲谢过后,两人帮忙将望远镜抬到台子上,顺便将支架支好。又调整了一下准确度,就交给吴珲离开了。

吴珲将席子,在旁边的蚊帐里面铺好,随即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就着台上的灯光,观看起天上的星座。

找到一个星座后,他就对着天文望远镜看过去。

那满天的星云落在他眼中,缓慢的旋转着,令他迷醉神往。

两天之后,吴珲带着十台天文望远镜往天津去。

因为镜头属于易碎品,他是非常小心,不仅用柔软的棉布包起来,还用一些皮毛隔离。

早上出发,一路是走走停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到达天津。

天津的学院并没有建在城内,而是建在下属蓟州盘山。

盘山原本已经被寺庙占据,不过抱着李光地曾经在天津任过职,盘山分了一个山头给学院用来建造天文台,至于学院本身只能建在山下。

但是对于梅文鼎老先生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年他在天津教书的时候,只能够屈居于一个狭窄的破院子里。

如今有个占地近一顷的学院,背靠一座高山,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超过期望。

立时两年,这座学院中算是建成了,特别是山上那座天文台可以说是梅文鼎最看重的。

学院已经招收了一些学生正式授课,不过全都是学算学这一块,令梅文鼎感到可惜的是始终没有招收到对天文感兴趣。

便就催促着京城那边赶快将天文望远镜送来安装好天文台,然后带着一群学生去见识一下,看是否有对此科感兴趣的学生,哪怕是兼学也成。

吴珲来到蓟州,便直接奔向盘山脚下的那座学院。

这是学院,对于当地人来说非常有名的,毕竟学院的院长是之前鼎鼎大名的梅文鼎。

梅先生在算学和历法上的造诣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数一数二的。先前有不少人奔着他这个名头来拜师。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学生多是受到打压,很少有步入官场的,偶尔那么几个也是受到李光地以及其好友的提拔下,抑或是本身家里在官场上就有人,才不惧怕一些学派的打压。

不管京城的人如何看,天津的人对于梅文鼎还是非常崇敬的,一听说梅先生重新开学院,不少商人是出钱出力出子嗣,总之将这个学院建的是稳稳妥妥。

特别是知道梅文鼎身后的大商人是谁,是更加恨不得砸银子进来。

梅文鼎也投桃报李,帮忙跟京城那边拉了好几次关系,让这些商人更加满意。

吴珲基本上不需要问,知道他是来给学院送物品的,一些过路人就恨不得给他引路。

到了学院,不会下了马车,看着学院大门前竖着的门牌——天津学院。

学院是以天津命名,内部目前只有三科,一是算学一是历法,还有一是天文学。

前两者是目前必学的科目,而后一者,属于选修课,感兴趣的才上。

因为目前天文台上面的仪器还没有到齐,所以这个课程目前只有只是教授一些理论上的,多还是跟历法夹杂在一起教。

“你好,我是京城来送天文仪器的,还请教梅先生叫出来,盘点接收。”吴珲直接跟大门口的守门人说。

守门人是一个年轻学子,吴珲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正低头看书。听到声音才抬起头,“梅先生不在,有什么事明日再过来!”

吴珲皱起了眉,刚才问人的时候,那路人可是跟他说了,早上看到梅先生来学院还跟他打招呼。

怎么这个人却说不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