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并肩坐在桃树下(1/4)
军国大事,赵政不会在这上面开玩笑。
东临学宫可以说是她带出来的衍生产物。
董慈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因为当时来的时候老馆长也说过,让始皇帝抽空关心精神文明建设。
可就像赵政说的,秦国的风气改变了,必然会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朝堂国策,尤其这是一个士人的时代。
不可富贵,不可评判,不可dú • lì私议以陈其上。
这是秦国法令对士人的要求,这也是秦国文明风华萧条的原因之一。
可现在的秦国分明不是这样了。
联名上书这件事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她当时忐忑不安,甚至都做好了自己出钱雇佣这二十万兵俘驻边修长城的打算。
但这件事赵政甚至都连问都没问她一句就很好的解决了。
赵政应了士子的请求善待战俘这件事只是导火索,在天下百姓和士人心里掀起了一层风浪,接着赵国时疫燕国大灾秦国慷慨相救激化了这层风浪,天下士人百姓为之震动,在吕不韦著书立说这当口,爆发了一股空前的学[潮盛况……
贤臣良将的出现只是偶然,也是必然。
但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都是历史中的一部分。
赵政说了很多事,听起来似乎和她没什么关系,但追本溯源或多或少都跟她沾了边。
在她沉浸在吕氏春秋的编著中,震撼于各家学派的思想碰撞时,秦国已经发生这么多变化了。
赵政的声音远远近近地听不清彻。
董慈脑袋发胀,耳朵里都是嗡鸣声,还有自己清晰鼓噪的心跳声。
其实赵政不必说这么多,她已经明白他什么意思了。
韩王投降,代表着韩国被灭,比她记忆中提早了二十多年……
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历史,而她一无所知,也无能力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