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了~ (9)(2/3)
☆、第57章
胡晓雯要在村子里边盖农家乐,村委很重视也很支持。这次老村长亲自出马,给胡晓雯找联系了两个精通老房子的土木工匠。
这俩师傅一个姓马,一个姓葛。岁数都不小了,六十多比起赵贵还要大。
要说这俩师傅当初也曾经风光过。十几岁的时候这俩人跟着一个师傅干活,学技术。临水县以及周边临县的旧式建筑很多都是出自他们的手。
结果好景不长,流行开了用预制空心板盖房子之后,人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房梁架不好会塌了。而用砖和水泥砌墙,也比用石头技巧的垒出严丝合缝的墙面容易多了。盖房子还快!
现代房屋施工队一拉起来,这俩人的生意就开始惨淡。
为了不被彻底挤出市场,这师兄弟俩也只好转而盖起这种相对而言没啥技术含量的房子。
哎~老祖宗那手艺多精巧啊,可惜将来没得用了。
这回赵贵把他们两个都找过来,说是要盖传统的青石大屋,顿时把这哥俩的埋藏多年的念想给勾搭了起来。
好不容易能有个发挥余热的地方,就是不给钱也要去啊!
黄哲改过的图纸胡晓雯已经觉得不错了,结果这俩师傅一看,又挑出来好多不足的地方。
“雨天的排水道你要留出来吧。”马师傅在图纸上画了两道,“没有这水道,一下大雨,你就等着内涝吧!”
汗!这个问题确实没有想到!
“冬天你们怎么取暖?”葛师傅斜睨了她一眼,“暖道没有留出来,难不成你们是想要学清宫戏里的娘娘们点炭盆?”
巨汗!这个事情也一时疏忽了!
随后这俩师傅就跟比赛一样,在采光、空间合理运用等等各方面,把这个图纸给批了一个遍。
胡晓雯最后听得都麻木了。算了,这种事情就交给专家吧。她这个外行还是看看吧。
“那个,只要房屋外貌就保持这个样子就行。小细节什么的您二位商量着办,我没意见。”胡晓雯没脾气的说,“只要盖成二层就行,虽然是传统样式,但是毕竟我们是要开农家乐的。”一层好看是好看了,空间就不足了。
葛师傅和马师傅对视一眼,矜持而从容的对胡晓雯点头:“放心吧,小胡老板。我们兄弟两个有五十年的从业经验。盖老房子二十年,新房子三十年,深知两种房屋各自的优劣之处。保证给你盖一个既有古韵风格,又有现代便捷舒适特点的套院!”
“好的,那就拜托二位了。”胡晓雯颔首。
留两个老师傅在这里讨论,胡晓雯就打算离开去处理别的事情了。结果她刚走出门,就听见里边传来了越来越热烈的“讨论”声。
“这处要加上抄手游廊,没有抄手游廊怎么算是标配?!”
“我看这块不错,修个挂落,燕檐添上!”
“门是对开四对活扇,还是固定两对?”
里边的声音高到外边听的清清楚楚,胡晓雯的脚步顿住了。
“暖道当然是要走暗线啦!要不然多难看!”
“……谁现在还用柴火烧,烧煤啊笨蛋!”
“你才笨蛋!烧什么煤?!脏死了!要我说电气的最好,修沼气的!”
胡晓雯要给这俩老爷子跪了。她抹抹脸上的汗,步伐蹒跚虚弱,几乎是爬着出去的。
现在她也只能对两个完全嗨了的老头说一声,你们开心就好……
事情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朝着完全无法预料到得方向去发展了。
几天后,葛师傅和马师傅经历了一番激烈地“讨论”之后,拿出了最终的图纸。
不得不说,画的比一二代图纸完善又好看。正面图、俯视图、剖面图外加细节图好几大张。
胡晓雯一看,果然是兼具了古建筑的古韵风格,又有着现代的便捷舒适。
葛师傅和马师傅已经很久没有遇见过这样可以让他们尽情发挥的案子了。还是这样古今结合,把他们这些年的经验总结完美应用的案例。
俩人紧紧的盯着胡晓雯,内心得意又有点忐忑。就怕这个小老板会觉得不满意。因为这个造价下来,着实不少啊!
不过还好,青石和木料的使用是不出所料的,并没有超出胡晓雯的心理预期。
她仔细的看着图,葛师傅凑过来给她解说。
“整个图形是传统的三进四合院改进的……”葛师傅咳了一下,当初胡晓雯她们画的那个他也看过了,那不叫四合院那叫四不像!“具体来说,就是分前后中三个院落。其中前院六间房,后院七间房。中院呢,有正房三间,耳房两间——就是直接连接正房的两个套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配房两间——靠着前院墙和东西厢房夹角这两个最小的房间就是。”
胡晓雯数了数这些房间,一个平面大大小小的房间总共有二十来个房间。
这么些房间乍一看很多,但是农家乐不光是要提供就餐,还有住宿服务,这么一算这些房间也就不多了。
马师傅说:“我建议你们用中院的正三间打通成一个大厅做餐厅,两边的耳房大的那一间可以分成两个小点的雅间,小的那间做厨房。”
胡晓雯想了一下,摇头说:“不了,还是大的那一个耳房做厨房。”
霍红霞担当主厨,田桂英副手,厨房一定要准备的大大的,里边还要放全各种厨房用具,小了可不行啊。
马师傅只是提建议,见胡晓雯这么决定就继续说:“那旁边这间小点的房间呢?做雅间?”
胡晓雯说:“是的。另外二楼的正房三间还是打通,耳房位置就分隔成雅间。”这样有四个雅间的位置,想来应该就够了。
葛师傅挺意外:“我还以为你二层要划成住宿区呢?”
桃溪村最近是发展起来了,但是客流远远比不上成熟的旅游区,客流量不大的话,只有正房一楼做餐厅就足够了。
胡晓雯却另有打算,只要她的桃花鱼计划成功,必然会引来很多的客人。一层的营业面积根本就不够,两层才正合适。
胡晓雯是老板,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葛师傅和马师傅虽然担心,却不能交浅言深。
“这两个配房可以修成两个卫生间,正好一边一个。”马师傅拉过来另外一张细节图,上边是卫生间的几个小隔断。
“挺不错。”胡晓雯点了点头,人有三急,这个民生大事不能马虎,坑位必须不能紧张。
“另外,三进四合院的一般面积是占地九百平,你们这个地面实际计算是一千二百二十五。虽然多出来三百多平,但是这个房间数我们没有多加。”葛师傅看着胡晓雯挑眉,他解释说:“我把所有的房间都扩了一下,把这多出来的三百平米给折进去了。”
马师傅说:“一般的四合院房间差不多是10平到20平米不等。这个数字对于开农家乐就有点太小了。”他拉出来另外一个图纸说:“我们扩了房间之后,前院房间是平米,厢房是平米,正房和后院房间是……”
相当于所有的房间的都大了一号。
“这样前院的房间可以设置成标间,不过要使用公共卫生间和淋浴设施。厢房两边的房间就是有dú • lì卫生间的。而后院的房间最大,可以弄成一个有会客区或者是办公区的房间。”
“三种住房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这些年两个师傅的工队也不是没有盖过旅馆,对这些很熟悉,直接就替胡晓雯想到了。
胡晓雯点了点头,脑子里快速的转动着。
她其实想着把前院设计成青年旅社那个样子的,一层的房间都放上下铺,可以单独出租床位。而二层的就可以弄成一般标间,分两张单人床和一张大床的。
讨论了差不多半天时间,胡晓雯觉得没什么可以再挑剔的地方,最后确定了施工图纸。
两位师傅高兴,兴冲冲的跑回去把各自的队伍拉了过来,开始清理地基上的旧建筑。
胡晓雯打从敲定了方案之后,就开始担心。
买下这两家倒是不贵,只花了一万四。但是她们的资金就只有十几万,一万四占的比重就大了。
这边施工队都开始干活了,把余下的钱都给了也不够人工费和材料费。
霍红霞无奈的戳了戳她皱着的眉心,恨铁不成钢的说:“你怎么就能这么死脑筋?平常不是挺聪明的嘛?你就非要等到它完工才开业?不会先找个农家院把摊子支起来,先挣钱,慢慢往里填不就行了?!反正工期也要好几个月。”
对哦!
胡晓雯恍然大悟,不顾霍红霞的嫌弃,扑过去亲了她两口。
“是我钻牛角尖了,哈哈哈哈!”
这其实不就是她一开始的方案吗?找一家人家租下来,有主厨,有管理,她负责提供鱼类,别的就不用再操心。自然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支付桃花小筑的建设费用。
看着胡晓雯笑得开心,霍红霞无奈的摇头:“好啦,这边的事情交给我跟桂英嫂子就可以了。你去忙你的果园吧。”
胡晓雯笑了一下:“木料砍伐好了,还需要晾晒,不过可以先用我之前晒好的顶一段时间。另外我还要去把青石拉回来。”
☆、第58章
胡晓雯把租房子筹备用具等等事情都交给田桂英和霍红霞,自己则离开了一天。
又过了一个星期,葛师傅和马师傅这边已经清理干净了地面,整理出来了地基位置,几辆大车拉来了好多的青石砖。
她出去就是把她手里的那些青石找了一家石材厂给切割了。
她先提前跟人打好招呼,然后天还不亮的时候就赶到那家厂子不远的地方把青石卸到那里,然后叫个车拉到石材厂。
连切割带运输花了一万多,霍红霞非要给胡晓雯报销,说不给她报销这账她就没法管了。不能让胡晓雯又弄石料又负责切割费用和运费的,那也太乱套了。
胡晓雯败给霍红霞的职业精神,只能把花费的钱都给报了帐。
幸亏人家那边给开了票据。
青石和木料到位,这边的工地就交给了霍红霞看着。胡晓雯就回去自己的桃园办自己的事情了。
田桂英那边已经找好了院落,是在村南的一户人家。
这家人的子女都再外边工作,发展的也挺好。如今家里边的老人跑去那边给子女看孩子,这院落也就空下来了。
这是个用预制水泥板盖的普通砖房,贴着白瓷砖,铝合金门窗,地面是水泥的,干净整洁。用来开初期的农家乐足够了。
田桂英找了两个帮手,是跟她熟悉地,为人比较可靠的两个婶子。五十来岁手脚麻利又勤快,待人和气有耐心。
霍红霞也亲自上手去干活,把这院子打扫干净,去买了炊具添了冰柜冰箱。其他的一些高档厨具,霍红霞没有买,想着现在这些开张就够了,等以后再慢慢的增加。
买了几十张桌子,放进屋里去二十张,剩下的胡晓雯ui她们说人多的时候可以摆在院子里。
田桂英跑到镇子上买了猪肉和鸡蛋、鸡肉,又在村子里边收了一些菜,胡晓雯送来一大水箱的鱼。
东西准备齐全,把菜单用纸打印出来往墙上一贴,这个农家乐就低调安静地开门营业了。
田桂英不用去招揽生意,黄哲待人入住的时候就给这些游客介绍农家乐的位置。
民宿仍然是十五元包吃,要是觉得吃不习惯农家饭,可以不交这个钱,只是单纯住宿,去农家乐就餐即可。
黄哲除了带人入住的时候这么介绍,还在他的微博上宣传了一下。
往常趁着周末过来游玩的人,有当天往返的,也有来露营的。在村里一直找不到正经的饭店吃饭,这个农家乐餐厅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很多关注黄哲微博的人都留言点赞。
属于胡晓雯她们的农家乐一开始营业,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就餐了。
田桂英做饭手艺还可以,霍红霞更是出众,饭菜美味,还能吃到鲜美的野生鱼。
最让人惊喜和意外的就是桃花鱼汤了!
这鱼每天胡晓雯供给的也不多,只是少少的五条。被霍红霞做了汤,小小的一碗汤,只有两块手指宽的鱼肉,就这还限量,一人一碗,多了不给。
来的每个人都无视它十五元一碗的价格,必点一碗汤。
只是营业第一周,就招待了七十个人,平均每人消费三十元。刨去成本竟然挣了一千多,让田桂英和霍红霞很是高兴。
要知道现在还没到旺季呢。
又一年的夏收开始了,胡晓雯晚上不用玉坠拖起来,主动的就跑去吸收那些成熟的作物上凝结而成飘扬的绿色光点。
进入六月份,也有一部分野草结出小小种子。但是那些太过分散,形成的生气也只是零星的几点。
胡晓雯就没有去管,放任它们散到山间,形成浓淡或稀薄的雾气飘荡。
接连几天晚上出击,把生气一扫而空。
学校里放了两天假,村子里边开始收割。胡晓雯撸起袖子就去帮忙了,这一回她比去年夏收的时候更加的卖力。
看得表舅妈目瞪口呆,一会儿喊她悠着点,一会儿让她歇一会儿。
胡晓雯正是精力正足的时候,要是不让她来这里发发力气,她内心的心虚感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
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席卷了所有农作物的生气,貌似对粮食没啥影响,玉坠空间里边浓厚如实质的雾气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胡晓雯做不到无动于衷,就想着要做些什么,至少帮忙收个地。
撸完一亩地,表舅按住她得肩膀死活不让她干了,就怕她累出什么毛病来。
胡晓雯坐在田埂上,捧着表弟周长喜送过来的水碗,在表弟看偶像一样的崇拜目光里,若无其事的一口气喝光。
周长喜嘴角直抽抽,特想膜拜的大喊一声:女侠,收我为徒吧!
他家表姐一定是练过的。这体力耐力,就是汉子也比不上,完全就是一个妖孽啊!
周长喜不会玩微博,要不然早就发个话题#我家表姐真是一条汉子#上去了。
胡晓雯完全无视了周长喜的小眼神,气定神闲的坐在那里。
要是去年她还会惶恐会被人捉走切片,今年已经完全不怕了。
落云山重新被云雾覆盖,有这些含着生气的雾霭,这里的老百姓身体素质也会慢慢的变得比以前更好。
她不过就是突出了一点,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她越是藏着掖着,就越是引人注目。反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表现出来,见多了之后,人们反而不会再奇怪。
胡晓雯转头看着旁边,周长喜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旁边另外一家也种了稻米的人家正弯着腰辛苦的割着稻根。
“人工收割太辛苦了。”周长喜感叹了一声,胡晓雯转过头看他。他说:“咱们这片地方河滩上的田地太少,收割机来一次连油钱都挣不回来。”
胡晓雯沉默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种稻米,也有其他人家种的别的粮食作物,不能连接成一整片联合收割,就让收割机队的人都觉得麻烦不愿意来。
有那个时间不如把收割机开到开阔的平原去挣钱呢。
胡晓雯抿了下嘴唇,望了一眼稻田,想着等明年挣了钱,给村里添一台收割机好了。就当是回报这些辛苦伺候田地的村民。虽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种粮食,反倒给胡晓雯提供了多少收获。
夏收结束后,胡晓雯就打算开展她的大计划,让玉坠空间里边的桃花鱼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玉坠空间里银杏树上得白果已经完全成熟,被她用意识扫过,全都摘了下来。楸树的果实也完全成熟一串串的挂在枝头上。
这两百棵树的果实成熟,也给空间怎么加了不少的灵雾,跟这一次夏收收集到的足够她把水道拓宽到足够宽。
干涸的泉水口再一次出水也许不怎么稀奇,要是加上桃花鱼井喷一样的出现呢?
胡晓雯光是想象那场景就觉得肯定会引起轰动。
桃花鱼在溪水里绝迹很多年,最近重新出现也就这两年的事情,也不过寥寥的几十条,形不成规模和种群发展。
胡晓雯之前想要打养殖的主意,种群规模上不去,就没有足够的鱼苗来源。所以,她打算先让大批量的桃花鱼出现,再来养殖就没有人觉得她鱼苗来得蹊跷了。
这一次她要加宽泉水的水道,正好可以当做契机。泉水口重新出水,从溪流当中游出大量的桃花鱼,多么自然的事情啊!
别的人并不知道泉水口里的水道是向下的,只能和胡晓雯当初想的一样,认为这泉水大概是从其他的地方过来的水流,桃花鱼这些年就生活在那个地方。
胡晓雯设想了很多,也只能这样才做到勉强合理。
唯一的破绽就是泉水水道是通往地下河的,不过除非是专门的相关专业的人来看,才能看的出来。
到最后就算是人们知道这泉水是地下河水,也不能联想到胡晓雯身上。这跟她有啥关系?她不过是一个无辜的园主。
胡晓雯为什么不担心客源,就是因为她知道这桃花鱼一出现,自然会引得人们前来品尝。
在这一周里,田桂英和霍红霞招待客人,胡晓雯就忙着去清理水道。
这一次虽然能够扳动大块的石头,但是灵雾的数量却不够清理掉所有的石块。
胡晓雯决定只清除一半,剩下的等到桃子丰收之后,灵雾充裕的时候再干。
她从地下河那一头逐渐往泉水口清理,只剩下出口的一段石头,就等一个合适的日子。
这个日子,胡晓雯选在了周日。
☆、第59章
村东头,河滩转弯的一片空地上,有两家人正在那里露营。
这两家人的女主人是很要好的闺蜜,此时俩人正坐在河边上,看着孩子们玩水。
其中一个人烫着一头时尚卷发,另外一个女主人则是俏丽的荷叶头。
别看两人都已经是当妈的,两个人仍然很喜欢打扮自己,聊一些紧追潮流的话题。
俩人正聊着护肤品,话题一转那个卷发女人说:“还别说,这个地方的水质真好!”
荷叶头女人惊奇的看她:“怎么好了?你喝了?”
虽然是来野营的,但是他们自己开车带了一大桶桶装水。这溪水又不是泉水,谁知道里边有没有什么病菌,他们可不敢直接喝。
卷发女人用手背蹭了蹭自己的脸颊:“我忘记带护肤霜了,用洗面奶洗完之后就那么直接干着,什么也没有擦。结果我的脸也不像平常那样出油了,脸上也不觉得的干得不舒服了。”
荷叶头嗔怪的说:“你怎么不早说啊!没带护肤霜不会用我的吗?”
“我是前天晚上睡觉的前洗完脸才发现的,你们都睡了,就没叫你。”
“那你一直都什么没擦?”
“是啊,我在家有的时候洗完脸,一时忘记擦,一会儿那脸上就觉得干的绷得不舒服。结果昨天早上起来,那脸上不紧绷不说,还没怎么出油。我就觉得挺奇的,就一直没有跟你借护肤霜。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你摸摸我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