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了~ (1)(1/2)
☆、第5章
没有真正去过农村的人,想象不出来一个农家院的面积能有多么的大。
虽然当初周老爷子争取这块在村北的宅基地当时费了一番周折,但是该给的面积,村委并没有少给。
周家老宅有四间坐北朝南的房间,院子东边则是两间厢房。一间做了厨房,另外一间则是堆放着一些农具和杂物等等乱七八糟的杂物间。
除了北面和东面,其他的两面就没有再盖房子。而老宅家的院门,则开在南边的位置上。
姚惠香有着农村妇女传统的美德,勤俭又持家。周家的老宅被打理得整整齐齐又充分利用了这院子里边的空间。
院落的左边被平整出来一块地,以前是姚惠香种菜的。自从去年姚惠香去世之后,这地就荒了,现在里边长满了杂草。
南墙靠西的角落有一个鸡舍,没有人喂养,早就已经空了。西墙有一个茅草棚,有一段时间姚惠香养了一只带崽的母羊,就只是为了喝新鲜的羊奶。
除了这些,院子里就是一口压水井和几棵树了。
桃溪村并不像城市里那样,吃水果走去超市或者菜市场就可以买到。这里运输及其不方便,想要吃上水果,就只能自己栽种。
胡晓雯的姥姥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柿子树,一棵青梨树。以前胡晓雯几乎每年都能吃到老宅的这些树上结出得柿子,偶尔也能吃到青梨。
除了这三棵水果树之外,还有一棵就是花椒树。
每年结出的花椒除了烹饪使用之外,花椒树味道刺激,鸡舍的旁边种上一棵花椒树能有效的防止一些蚊虫滋生。另外夏天胡晓雯来的时候,还见过姥姥用花椒叶驱蚊子,也挺管用。
胡晓雯环顾了一下院子里的四棵树,柿子树种在四间房屋的前边,青梨树则种在大门口的旁边。这三棵树都长了有十多年,树冠都高出了房顶,要是用它们作实验,一定很引人注目。
胡晓雯只能把主意打到花椒树的位置上。
这棵花椒树树龄不算大,树冠也不太高,就算有什么变化除非正好在附近也是注意不到的。相信等她做完实验好好收拾一眼,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胡晓雯现在想要尝试的就是看看那雾气,除了对被折断的桃枝能起到那样神奇迅速的作用,在花椒树这样栽种在地上的植物会起到什么样的变化。
又是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胡晓雯有了上午的经验,对于雾气的难搞有所心理准备,这次只是鼻尖微微出汗,就成功捉到一股雾气。
这雾气被她引着缓缓的向着花椒树蔓延过去,胡晓雯让雾气尽量展开,均匀的落到了花椒树的上边。
只是一瞬间,原本只是吐露出了新芽的花椒树就跟被按下了快播建一样,树叶迅速的变大,转眼间就从初春新绿变成了枝繁叶茂的景象。
新枝迅速的伸出新嫩的枝条,长出一串串小花苞。那花苞长得小巧玲珑,黄绿色的很是可爱,一个个的簇拥成一大枝,每每长在顶端或者是侧枝的顶部。
胡晓雯正屏息的等待着后续,就见那花一团团的开了,连花椒本身的味道也浓郁了起来,却就是不见它结果。
疑惑了一会儿,胡晓雯恍然想起来花应该是要授粉的,不授粉自然不会结果。
赶紧拿出手机搜索了一番,分清楚雄花雌花,胡晓雯找了一个柔毛牙刷,轻轻的完成了人工授粉。搬来椅子爬上爬下忙碌了一番,胡晓雯给她够得到得花朵完成了刷粉。
等了一会儿花椒树还是没有动静,胡晓雯只能遗憾的认为是刚才那些雾气的能量消耗完了。
不得不又从玉坠空间里揪出一股雾气,花椒树才完成了结果。只见花椒树上之前被胡晓雯刷过花粉的枝头上挂着一串串红红的花椒,浓郁的绿色衬着那鲜红,非常的喜人。
只要是她够得到刷过粉的地方大部分都结了果,而那些她没有够到的花则都脱落了枝头,在树根处铺了一地的小花瓣,薄薄的像是一层雪。
胡晓雯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使用雾气催生后的花椒树明显比原来粗壮了许多,今年的新枝已经完全变成了老枝的模样。叶子也比原来胡晓雯印象里的要更加的大,更加的厚实。而果实明显要比以前结得那些更加的饱满,味道也更加的浓郁刺激。
胡晓雯看不见地下花椒树的根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肉眼可见的根部比起原先更加的遒劲粗大。
想来就算只是经过一次雾气的催发,这棵花椒的整体改变也不会随着结果而倒退回去,整体得到了强化之后,来年再一次自然结果也回比原先的要强。
胡晓雯收获了那些花椒,把它们平摊在房檐下得平台上。
花椒果实要晾晒一段时间,等到水分蒸发,花椒果壳自然裂开,里边的黑色果心就可以和果壳分离。到时候把果壳收拢在一起,去掉多余的细枝,就是人们平常使用的花椒了。
收获的喜悦过后,胡晓雯要为收拾善后而头痛了。
毕竟这个时节,植物不是刚开花就是刚出芽,这一树的枝繁叶茂,要多妖孽有多妖孽。要是引来人们好奇,刨根究底可就糟糕了。
胡晓雯只能撸起袖子,忍着心疼,把那些树叶都给摘掉,只留下枝头上刚刚冒头的嫩叶和小芽。
而那些落了满地的花瓣和树叶,胡晓雯扫成一堆,都弄到了玉坠空间里,算是毁尸灭迹。
等到这些干完,胡晓雯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还好除了大妗子之外别的人都以为她已经回城里去了,没人上门,要不然胡晓雯累成这样还真没法解释。
虽然十分想直接挺尸在床上,但是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肚子也饿得不行。胡晓雯歇息了一会儿,蹲在压水井边上把落了不少尘土的汤锅给刷洗干净。
撕开方便面放进煮开的水里,等水滚了之后把面捞起来,胡晓雯就着火腿肠连汤带面的吃进去一大碗。
一片绿色的蔬菜也没有,胡晓雯觉得自己万分的可怜。
收拾碗筷的时候她想,以后还是继承姥姥的光荣传统,继续在院子里边种菜吧。
到了这会儿,胡晓雯已经完全想好了,要把那个果园包下来。
她完全不用担心浇灌的问题,也用不着打什么深水井。玉坠空间里边现成的水资源,可以保障桃园里的果树不会缺水。
虽然她不会种植技术,但是只要有玉坠当中的雾气在,就不会担心种不好桃树。
当然她也明白雾气不是万能的,要是像那倒霉前任一样,遇见倒寒春和连场暴雨,打落和冻死桃花,她也没办法。
不过要是有雾气保驾护航,想来那些桃树更加的强壮,抵抗力更加的强,也不至于桃花全都死光、掉光吧?
玉坠中的雾气就是她所依仗的金手指!
虽然设想的挺美好,但是当胡晓雯打开玉坠空间,想要看看那些树叶沉底没有的时候,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水面上的那些雾气原本就挺薄的,现在变的更加的稀薄了一些。
胡晓雯惊住了。
她当时围追截堵,赶了好多雾气到一起一下子捕获。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雾气减少,竟然会让空间里的雾气明显的变稀薄。
玉坠空间当中的雾气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
还好当时胡晓雯只是想着用雾气救急,并没有指望全用雾气去强化催发果园里的桃子。要不然她的打算就要全盘破产了!
尽管影响不大,胡晓雯的神情却也凝重了起来。
竭泽而渔这种事情她不想做,那么弄清楚这些雾气是怎么产生的就很重要了。
一开始,胡晓雯以为这些雾气是从水面上产生的。但是明显减少没见恢复的雾气表明,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
现在看来这雾气不是水汽,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胡晓雯带着困惑入睡了,在她睡着之后,挂在她脖子上的玉坠又缓缓的渗出雾气充塞在屋中。这些雾气慢慢的被沉睡当中的胡晓雯吸收了。
等到第二天,胡晓雯以为她要身上酸上一酸,却没想到她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不说,还很精神。
往常还想睡不够得赖床一番,今天却躺不住了。
“难道我真是天赋秉异?”胡晓雯只能起床了,她自嘲一番:“看来还真是天生的务农体质。”
随着她洗漱的动作,挂在脖子上晃动的玉坠好像更通透了一些。
说好了这天早饭要去老姨家吃,但是胡晓雯醒的太早,就打算拿手机玩会儿游戏消磨一下时间。结果路过堂屋桌子的时候,她发现桃枝变得有一点不同寻常。
透明的水瓶里,桃枝原本被折断的地方竟然长出了根须!
胡晓雯捧着水瓶很是意外。虽然说桃树是可以扦插来繁殖的,但是这根须长出来得速度却快得惊人。
桃枝看起来很精神,桃子也好好的长在上边。上边貌似没有什么大变化,泡在水里的部分却长出了根须,这样看来,应该是水的作用。
这样一看,雾气的效果是立竿见影,而水则是潜移默化。这样也好,变化一点点的发生时,才不会让人觉得太突然。
既然这桃枝已经长出了根须,胡晓雯就把那两个桃子摘了下来。她在青梨树的旁边松土,挖了一个浅坑,把那桃枝种了进去。
担心桃枝生长不好,胡晓雯把水瓶里剩下的水全都倒了进去。
现在知道雾气的不可再生,胡晓雯再也不敢大手大脚的用了。
作者有话要说:喜欢就点个收藏吧
☆、第6章
把桃枝种好,胡晓雯就锁了门直接去了台上老姨家。
因为是住在村子里最高最北的地方,胡晓雯过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遇见。
早饭吃得自家作的面条汤,不比昨天的匆忙,大妗子端上来了三盘菜,一个凉拌的,两个炒的。
这让胡晓雯心生感动,她过来的不算晚,一坐下这些就都端了上来,也不知道大妗子是从几点就开始准备。
“您太客气了。”胡晓雯不好意思的说。
“在老家条件简陋,饭菜的种类不多,就这些东西。”大妗子擦了擦手,也坐了上桌。
大舅面前摆着一只酒盅,看着胡晓雯笑:“雯妮儿,跟大舅来两杯?”
胡晓雯顿时一头黑线,这大舅真是酒中豪杰,大早上起来就喝酒。
“我不喝酒。”胡晓雯赶紧说。
大妗子白了大舅一眼,伸手去拍他:“你自己喝就算了,干嘛还拽上别人。雯妮儿,别听他胡说。”
大舅被大妗子拍了一下也不生气,笑着夹口菜:“你大舅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两杯。但是我可不多喝,顶多就那么一杯两杯。”
然后大舅就说起了他的酒品怎么怎么好,他小时候馋酒的过往,怎么被大人逗着喝酒,结果还真练出了不小的酒量……
这事儿已经不是大舅第一次说了,几乎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在胡晓雯和家人来做客的饭桌上都要重复那么一次。
胡晓雯没有任何不耐烦,一边吃一边听。
“快别说你那历史了,多光荣一样。”大妗子反倒是嫌他烦人了,“重复了都有八百遍!赶紧吃饭!”
大舅咧咧嘴:“你看你这人……”大妗子一瞪他,大舅顿时偃息旗鼓:“好好,吃饭。”
胡晓雯看着俩人,抿着嘴偷乐。
两家人的交情本来就极好,因为住得近,甚至比起表舅一家更显得亲近。所以胡晓雯昨天拜托大妗子的事情,等大舅回来一提,大舅二话不说就去给问了。
“我给问了,那果园有30亩,地并不规整,有的地上是55棵,也有的是65棵。差不多能有一千七百棵上下。”
“一千七百棵?”胡晓雯皱眉。
昨天晚上她在网上查了一下,按照最佳间距种植,一亩地可以种植一百棵不成问题。结果山地上种植面积有限,只有一半的数字。
“雯妮儿,你可想好了,真要包果园?”大舅问她。
胡晓雯郑重的说:“我想好了,我想把果园承包下来。”
大舅倒是没像大妗子那样出言反对,他点了点头:“也好,那果园好好整治一下,也是能挣钱的项目。”
在他眼里,胡晓雯是上过大学的,有出息。而且现在电视上也老演一些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节目,胡晓雯包果园,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妗子忧心忡忡:“你说句话跟吹气一样,那包果园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大舅说:“没事,雯妮儿要是真把果园包下来,我到时候给你帮忙去。”
胡晓雯赶紧说:“哪敢麻烦您啊,您家里还种着地,自己都忙不过来了。我到时候看情况吧,要是我一个人不行,我还是想着请人的。”
“那果园肯定你一个人忙不清,得请人……”说着说着大舅反应了过来,“你意思是你要自己下果园?!你要辞职?!”
大舅忍不住声音高了起来。
胡晓雯被他得大嗓门惊得一缩脖子:“是啊,我回来包果园,当然是要辞职的。”
大舅这回可是吃惊了:“那么好的工作你不要了?!”
大妗子也说:“包下果园也没有必要辞职啊,之前那个老板也是隔三差五的来。人不用拴在这里,你那工作那么好,辞了多可惜。”
胡晓雯苦笑一下,她倒真心没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的好。
不过是在省会一家中型企业的总务做职员罢了。每个月拿四千多元的工资,在这桃溪村的人眼里就已经是很好的工作了。
胡晓雯是在省城上的大学,专业学的是中文。她运气比较好,毕业的那年正好赶上一场学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就被应聘到了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做的是进出口贸易,胡晓雯进去直接就被分到了总务科。平时也就管管劳保和后勤,更多的就是打杂。
公司大了,自然就会有各种各样人和各种各样的事。胡晓雯不会办公室政治,人也没背景和靠山,在总务一待就是三年。
这内里的情况胡晓雯自然是不会对家人说,但是知道她在这家公司供职,村里人都认为她算是有出息的。
要是决定回来承包果园,胡晓雯是肯定要辞职的。她跟那个老板的情况可不一样,来回一趟费时费力,公司可不是慈善堂,可以让她这样跑来跑去的请假。
大妗子听她说了这些,不由的惋惜说:“那么好的工作,扔掉多么可惜啊。要不然……不是有什么停薪留职?雯妮儿你也办一个。”
胡晓雯更是无奈,她那公司虽然是一家中型企业,但是因为效益好,里边的职位可有的是人想要。再说了她就是一个总务的普通职员,又不是什么精英,公司怎么可能允许她停薪留职?
不过这情况,说出来也只是让大妗子更加可惜,胡晓雯只好轻描淡写的说:“这事儿我回去跟上司商量一下吧。”
大妗子这才放心,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大舅昨天可不是光打听了那果园里有多少树,还问了问其他的情况。
因为那果园是建在离村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大舅平时也不往那个方向走,对于果园建成之后的事情了解的不多。
“那果园从山泉口那边修了一条水渠,还有一个蓄水池。水池边上就是工房,平时看果园的就住在那里,一般农具也都放在那里。”
胡晓雯点了点头。现成的果园盘下来虽然价钱贵,但是有这些基础设施在,省掉了很多功夫。其实说起来,现在接手这个果园对胡晓雯来说是占了大便宜的。
光是那些基础建设,那老板当初就投进去不少,可惜只回了一半的本,这个投资算得上是彻底的失败。
大舅点了一支烟,接着说:“另外山上那果园想要继续经营,打口深水井是紧要的事情。头春虽然下了两场雨,但是看这年景,今年恐怕还是要旱。下边的田地还好说,毕竟有那么一条河沟可以引水灌溉,山上的果园就不行了。”
虽然水的问题胡晓雯有办法解决,她还是好奇的问:“打一口深水井要多少钱?”
大舅眉毛皱得很紧,他说:“那山上除了泉口别无水源,只得打一口深入到地下水层的水井。咱们这边的地下水要深入到50米以下才能出水。要是地面还好说,偏偏那是在山上,还有石头,打一口深水井,怎么也要几万块钱。”
几万块钱,再加上果园的承包费和桃树的转让费,高昂的价格不是一般农户能够承受得起的。
胡晓雯这些年也积攒了些钱,满打满算也就刚够头两年的承包费和桃树钱,多了就拿不出来了。
这些钱要是都拿出去了,后续修建桃枝,请工人的钱就捉襟见肘了。
这么一想,胡晓雯也不禁发起愁来。
上哪里弄一笔钱周转一下呢?
心里有事儿,就让胡晓雯有点心不在焉,电话那头的周青问话,她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终于,电话那头的母上大人怒了,一阵咆哮从手机的听筒钻入胡晓雯的耳朵里:“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还要在村子里边逗留?没事儿就早点回来,别老是请假,单位那边的印象不好,是要影响前程的!!”
胡晓雯吓了一跳,赶忙安抚母亲的情绪:“我在这边看好了一个项目,我觉得可以做一做,正在这边考察呢。”
“什么项目?”周青狐疑的问。
胡晓雯公司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周青还以为胡晓雯是为公司办事儿。
桃溪村说实话真的是够得上穷乡僻壤的形容,多少年了也没几个人能脱贫致富,顶多就是个冷不到,饿不着。周青实在想象不出来那个地方能有什么让那家公司看上。
胡晓雯说:“等我回去再说吧,这电话里一时半会儿的说不清楚。”
挂断电话,胡晓雯叹口气。
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来钱的办法,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满山的桃花放弃,再等一年,谁知道这果园会不会被别人承包走。
实在不行,就只能向母亲开口了,先从父母那里借五万块钱。
胡家的老两口是双职工退休,家里生活负担不重。孩子dú • lì之后老俩没少攒钱。
第二天,胡晓雯起了个大早,在桃园那里转悠了一天。
她亲自去看了看那水渠、蓄水池和工房。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这些基础设施除了周围长满了杂草,并没有什么损坏,可以继续使用。
然后胡晓雯又继续走,顺着水渠走到了尽头,看见了已经干涸的泉水口。
那泉水是从一个山洞当中出来的,如今这里看不见一点水,曾经的泉水口也长满的植物。甚至坑底还有一棵不知名的树苗,长得都有一人多高。
胡晓雯弯着腰往那山洞里看,那山洞很矮,近乎贴着地面,胡晓雯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虽然看不清里边是什么样的,但是她看不到,就说明别人也看不到,这样倒是好方便她操作了。
早在得知这个地方的泉水干涸,别无水源的时候,胡晓雯就在想该怎么办了。
胡晓雯打算在水渠里拉一条皮水管,自己在泉口这里用玉坠的水填满这里。让水顺着水渠里的管道流到蓄水池种。假装这里重新开始出水就可以避开人们的主意。
之所以这样花费一道手续,是要为了尽量避免在流动过程当中损失水。,还有避免这些水影响到水渠两边的植物。再怎么说那玉坠里的水也有着能够促发植物的功能,虽然它慢了点。
毕竟这里干涸只是一年的时间,重新出水只会让人觉得她运气好,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只是这个出水量不能太大了,够浇灌桃树就行了。而且也要装出一个断断续续的样子,以免断水出水反复上演,惹人怀疑。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少的感觉就像是玩单机一样QAQ
☆、第7章
在上山转了一天,胡晓雯是饿着肚子下来的。
晚上又吃了一顿方便面,胡晓雯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没菜吃是个大问题,等再过来的时候一定要买一些菜籽,把院子里边的菜园给种满!
胡晓雯回到家,周青见了说她明显变黑了。
胡晓雯狼吞虎咽吃着母亲做的菜肴,心里想着:虽然是春天,但是紫外线的威力也不容小视。在山上待了一整天,太阳那么大,不晒黑才怪!
“……你吃慢点,又没有人给你抢。”周青都有些看不过去了,“不过在村里待了几天就饿成这样了?”
胡晓雯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冲着周青讨好的笑:“还是妈做的饭好吃。”
好听话人人爱听,虽然马屁拍的有点明显,却让人很是受用。周青顿时嘴角翘起来,说:“我还做了鸡蛋汤,我给你盛去。”
“嗯。”胡晓雯继续埋头吃。
胡晓雯的爸爸叫做胡新民,他和周青只有胡晓雷和胡晓雯两个孩子。胡晓雯比她大哥小六岁,她一出生,胡新民就从镇子上的学校调到了县教育局工作。后来胡新民又升到了市里,在教育系统里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胡新民本身没什么家世背景,再加上他年纪不小了,坐到这个位置就算是到了头。
胡新民一直说他家姑娘给他带来了好运气,再加上胡晓雯又是个小的,对这个女儿很是疼爱。
这会儿看胡晓雯吃了很多苦的样子,不由得心疼:“让我姑娘受罪了,以后还是让你哥去吧。他有车,方便。你去还得转车,跑来跑去的,看这都瘦了。”
胡晓雯摸了下脸,可能是真瘦了点。当然也可能是黑的,人黑了就显瘦。
胡晓雷如今娶妻生子,和妻子儿子住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另外一个小区里边。
现在夫妻两个每天上班,早上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幼儿园放学早,胡新民和周青就轮流去接,一家人有的时候在这边吃了饭才回家,有的时候是一家人回家了再做饭吃。
胡新民和周青都觉得这样的退休生活挺好的。早上起来锻炼身体,上午的时候看看电视,下午的时候接接孙子,晚上出去玩一会儿。当然,要是能早点解决女儿的婚姻大事,他们能过的更舒心。
“你之前在电话里说考察项目。在桃溪村能有什么项目考察?”周青把一碗鸡蛋汤放在胡晓雯的跟前,问道。
胡晓雯吃的差不多了,她正好想跟父母说这件事。
“我想把桃溪村那个果园包下来!”
周青一听就皱起了眉毛,她想也不想就说:“胡闹!”
胡新民也不支持胡晓雯,他对这个女儿太了解了,做个职员还行。要去作果农,她懂什么?这不是开玩笑嘛!
“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包下这个果园。”胡晓雯态度坚决的说,“我有信心把这个果园经营好。”
她就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双亲的同意和支持,做好了心理准备。
双亲很反对,就算是胡晓雯对他们把自己的打算都说的清楚明白,胡新民和周青仍旧是极力的反对。
他们一方面是对于突如其来的改变担心,而自然地生出抵触心理。另外一个就是他们真的不愿意女儿舍弃在省城的工作,回去穷乡僻壤成为一个农民。
他们就是从农村走出来了,务农的辛苦都曾经经历过。就是因为不愿意再继续当农民,两个人才奋进向上,好不容易摆脱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怎么能倒退回去呢?
“你不要看电视上总演那些在村里创业致富了的,其实失败了的人更多,就是电视上不播而已!”胡新民严肃的对固执己见的女儿说:“你没有亲身体会过,就不知道下地干活的辛苦。那是真的又脏又累!衣服只穿一天就是土,手关节也会变得粗大,皮肤也会变得粗糙。你一个娇养的城市姑娘能受得了才怪!”
胡晓雯并没有被父亲吓到,她既然是下定决心了,自然是有什么苦就吃什么苦。
周青对胡晓雯更是没有信心,村里的便利条件可比不上城市里。胡晓雯从小到大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算是去外地上学,毕业之后留在省城工作。那吃饭也是吃食堂、叫外卖,简单也就会煮个方便面。回去了农村,光吃饭问题,周青都要替胡晓雯发愁。
“……总会有办法的,困难都是要被克服的嘛。不能因为害怕这些困难就退缩吧,那人还怎么进步?怎么成功?”胡晓雯被双亲念到头大,两个人轮番上阵,说了得有一个小时。
周青苦口婆心,见女儿还是不改主意,就张嘴打算继续。
胡晓雯一看她要张口说话就怕,她赶紧站起身说:“我就请了两天假期,明天还得回去上班,我先收拾东西准备走啊。”
她嘴里说完,就快速的从餐桌边上落跑了。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把东西快速的塞一塞,不给双亲再一次劝说的机会,飞快的离开了家。
周青看着关上地房门就一肚子气:“你看你生的这个好闺女!这脾气一点都不听劝,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都是随的你!!”
周青把炮口转向胡新民。胡新民一看不妙,麻利收拾完了桌子,借着刷碗躲了。
周青心情很郁闷,直到下午都没有好转。
“奶奶,我想吃桃子。”
孙子稚嫩的声音响起,周青奇怪的抬头看他:“这个季节怎么可能有桃子,要过一阵子才能有桃子吃。”
孙子从女儿敞开的房门跑了出来,两只小肉手抓着一只个头不小的桃子:“就是这个桃子,奶奶帮我洗洗。”
要不是这桃子外表上的一层桃毛,小家伙早就忍不住开啃了。
“哪里来得桃子?”周青吃了一惊,她接过桃子,站起身向着女儿的房间里边走去。
她一进屋就看见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同样大小的粉色桃子,旁边还放着一张白纸。
周青走过去拿起来一看。
上边胡晓雯写着偶然得到了三个桃子,她吃着好吃就带回来剩下的两个给他们老俩尝一尝。
周青放下纸条久久不说话。这个季节桃子难得,胡晓雯自己吃还想着爸妈,不得不让周青心生触动。
胡晓雯不知道母亲内心的纠结,这个时候她已经坐着列车快要到达省会了。
胡晓雯在省会租房子住。她和另外两个女孩一起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这样每个人的压力都不算大。
每个月的支出除了房租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花在吃饭上。胡晓雯平日里没什么特殊的爱好,也就是在电脑上追追电视剧,看看综艺节目。
胡晓雯回到租房,跟另外两个女孩打过招呼,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里。
她打量着自己房屋里的东西。除了大件的家具属于房东外,胡晓雯自己购买了五斗橱,电脑,电脑桌,电脑椅这些东西比较不好带。
再加上一年四季的东西,还有一些个人物品等等琐碎的小东西,要托运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胡晓雯的资金不富裕,从这会儿就开始精打细算起来。
她皱着眉毛盘算,回桃溪村生活,有一些东西那边买起来不方便,她最好提前在这边买好。
另外就是液化气罐和炉灶,这是吃饭最重要的设施,必不能少。
“要是空间里能放东西就好了。”
收拾了一下衣物,胡晓雯看着塞的满满当当的行李忧郁了。
之后提出辞呈,交接工作,退租房屋……一边办理这这些事情,胡晓雯还一边思考着怎么能更节省更方便的把家当搬走。
在和公司同事的告别聚餐上,胡晓雯看着饭店里边的喷水装饰终于悟了。只要不让东西沉下去就好了嘛!
能浮在水面上的,她第一反应就是船。然后又觉得如果只是放东西,没必要用船。她是意识进出的,又不需要移动,要船也是浪费。能够浮起来放东西,一个浮台足够。
胡晓雯在网上查了查,找了一家木工厂,定了一个木制平台。
又等了两天,木制平台制作好了。胡晓雯特意让厂家天黑以后再来送货,把木制平台卸在了小区停车场的角落。
这个角落灯光不明亮,又是监控设备的死角,等到厂家的人开车走了,胡晓雯趁着没人就把平台收入了玉坠空间当中。
这还是她第一次收这么大的东西,不由的有点担心。
这个木头平台有20平方米左右,进入空间当中在水面砸起了一大片水花,剧烈地晃动着。过了一会儿,木头平台稳稳地漂浮在了水面上,完全符合胡晓雯的预想。
“耶!!”胡晓雯兴奋极了,这一下她终于可以用空间携带一些东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